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544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茶多酚10份~40份、乳酸菌素5份~15份、乙氧基喹啉5份~2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份~5份,没食子酸丙酯1份~5份,增效剂5份~20份,乳化剂10份~20份及载体15份~40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子融合、均质乳化及喷雾干燥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抗氧化剂确保了各组分的混合均匀性,抗氧化性能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茶多酚10份~40份、乳酸菌素5份~15份、乙氧基喹啉5份~2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份~5份,没食子酸丙酯1份~5份,增效剂5份~20份,乳化剂10份~20份及载体15份~40份。另外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子融合、均质乳化及喷雾干燥等步骤。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抗氧化剂确保了各组分的混合均匀性,抗氧化性能突出。【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添加剂的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进步,饲料抗氧化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合成抗氧化剂如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EMQ(乙氧基喹啉),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TBHQ(丁基对苯二酚)和PG (没食子酸丙酯)等,这类抗氧化剂主要是为了减缓饲料中维生素、各类脂类物质等营养成分被氧化,以保证饲料的新鲜程度和提高饲料报酬,然而合成抗氧化剂易分解、功效低、有刺激性、毒性和致癌作用。例如,在饲料抗氧化剂原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乙氧基喹啉,若添加量过多,会引起“黄膘肉”,造成肉品质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生物源抗氧化剂是从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出的一类抗氧化剂,目前已从单独用于油脂和含油饲料的抗氧化,发展到作为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起到保护动物细胞组织、保护血管循环系统、抗癌及延缓衰老等生理作用。目前,在研究的生物源抗氧化剂主要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多酚(如茶多酚,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能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增强畜禽抗病力,改善畜产品质量的功效)、活性多糖(如海藻多糖)、维生素类(如VE、VC及其衍生物)、酶、植物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由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发酵而来,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缓解氧化应激引起的动物组织损伤、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繁殖性能)。生物源抗氧化剂在饲料上的应用表现为提高饲料的保存效果,通过体内抗氧化,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以及改善肉质等方面,将取代化学合成抗氧化剂。传统大多数饲料抗氧化剂采用简单的粉碎(微粉碎或超微粉碎)、混合方式生产,这种生产的劣势:粉碎产生的物料颗粒大小不一,混合时各组分必然产生较大的分离,不能均匀分布,最终产品实际组分比例与配方比例有较大偏差,各组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同批次甚至同一批次的产品抗氧化效果变异较大。目前已公布的关于饲料抗氧化剂的专利技术一般是EMQ(乙氧基喹啉)用载体(玉米芯、硅藻土、白炭黑或白陶土等)吸附后,再与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TBHQ(丁基对苯二酚)和PG (没食子酸丙酯)等原料混合搅拌而成。专利号为20121009193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抗氧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制备:乙氧基喹啉2?66%,二丁基羟基甲苯2?50%,柠檬酸I?40%,白炭黑I?33%,碳酸钙10?80%。制备步骤为:(I)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然后将乙氧基喹啉喷洒到白炭黑、碳酸钙的混合物上,边喷洒边搅拌;(2)将喷洒搅拌后的混合物与其他剩余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可。该专利技术制得的复合抗氧化剂虽然具有安全性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但各组分不能很好地均匀分布,产品批次之间抗氧化效果不稳定。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和设计了,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通过选用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复配,可以有效发挥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互补效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抗氧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各组分的混合均匀性,确保复合抗氧化剂的长久抗氧化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茶多酚10份~40份、乳酸菌素5份~15份、乙氧基喹啉5份~2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份~5份,没食子酸丙酯1份~5份,增效剂5份~20份,乳化剂10份~20份及载体15份~40份。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茶多酚30份、所述乳酸菌素15份、所述乙氧基喹啉5份,所述丁基羟基茴香醚3份, 所述没食子酸丙酯1份,所述增效剂16份,所述乳化剂10份及所述载体20份。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增效剂为磷酸、酒石酸、柠檬酸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或聚山梨酸酯的一种。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载体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的一种。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各组分粒度为10 μ m~100 μ m。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子融合:按所述的重量份数的茶多酚、乳酸菌素及丁基羟基茴香醚溶于浓度为95%的乙氧基喹啉的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乙醚、甲醇、已烷或三氯甲烷,进行充分搅拌混匀,再与增效剂及表面活性剂进行融合处理,得融合液;步骤二、均质乳化:将所述融合液移至高剪切乳化机中,添加所述重量份数的乳化齐?,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里进行乳化,在液相状况下把物料均质化处理,形成乳化液,处理后的乳化液呈均匀、稳定、完全溶解的状态;步骤三、喷雾干燥:通过稳压泵将乳化液喷洒在所述载体上,使其充分吸附,形成粉体,即得复合抗氧化剂。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步骤一所述融合时间为IOmin~60min。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步骤二所述乳化时间15min~50min,乳化液温度35°C~80。。。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通过生物源抗氧化剂与合成抗氧化剂复配,利用各原料间协同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其抗氧化剂能力。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占-^ \\\.1、防止饲料中脂肪类或各种油类的酸败,保持饲料良好的风味,延长保存期。2、防止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的氧化变质,保存饲料营养价值,有利于动物健康成长。3、有效地防止其维生素A和色素的氧化破坏,增加其着色效果和利用率。4、含有特殊的螯合成份,能有效地阻断饲料中的微量元素金属离子对饲料氧化的催化作用,对极易氧化的高铜高锌饲料也有可靠的保护作用。5、消除动物体内多余的自由基、调节免疫功能和改善畜产品质量。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复合抗氧化剂对预混料中维生素A的保护效果;图2本复合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效果;图3本复合抗氧化剂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图4本复合抗氧化剂对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图5本复合抗氧化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图6本复合抗氧化剂对仔猪血清中MDA的影响;图7本复合抗氧化剂对仔猪血清中SOD的影响;图8本复合抗氧化剂对仔猪血清中GSH-Px的影响;图9本复合抗氧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图10本复合抗氧化剂对肉鸡血清中MDA的影响;图11本复合抗氧化剂对肉鸡血清中SOD的影响;图12本复合抗氧化剂对肉鸡血清中GSH-Px的影响;图13本复合抗氧化剂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图14本复合抗氧化剂对鸡蛋中MDA的影响;图15本复合抗氧化剂对鸡蛋中胆固醇的影响。【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物饲料用复合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茶多酚10份~40份、乳酸菌素5份~15份、乙氧基喹啉5份~2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份~5份,没食子酸丙酯1份~5份,增效剂5份~20份,乳化剂10份~20份及载体15份~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百发张声信贾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麦仑漳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