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包括光照检测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光照检测部分包括光照动态检测装置,装置由防护玻璃罩、凸透镜、颜色传感器、底座及塑料外壳组成;驱动控制部分包括稳压电源、晶振、单片机、显示屏、驱动电路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补光灯。光照动态检测装置动态检测环境光照,并将信息送入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输入的信息量化出环境光照的RGB分量,根据植物生长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需求,通过软件计算,构建三路不同的PWM信号,控制输出三路不同的电压,经驱动电路驱动,自动调节三种不同颜色补光灯的照明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动态检测并改变环境光照情况,使光照符合植物生长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包括光照检测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光照检测部分包括光照动态检测装置,装置由防护玻璃罩、凸透镜、颜色传感器、底座及塑料外壳组成;驱动控制部分包括稳压电源、晶振、单片机、显示屏、驱动电路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补光灯。光照动态检测装置动态检测环境光照,并将信息送入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输入的信息量化出环境光照的RGB分量,根据植物生长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需求,通过软件计算,构建三路不同的PWM信号,控制输出三路不同的电压,经驱动电路驱动,自动调节三种不同颜色补光灯的照明情况。本技术设计思路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动态检测并改变环境光照情况,使光照符合植物生长需求。【专利说明】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光灯的调控系统设计,尤其涉及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设计,属于智能控制领域的范畴。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迅速,温室大棚在反季节瓜果、花卉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温室大棚普遍存在严重光照不足的问题,由于光照不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了抑制,有机物的合成过程受阻,农作物产量难以有效提高。研究表明,植物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特定时刻对植物施以不同波长、不同强度的光进行补光照射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基于上述理论,人们专利技术了植物补光灯,但目前大多数植物补光灯都是长明式或者依靠人工控制的,且对于不同光照强度及光色的需求主要依靠特定灯具实现,难以达到因时因地、自适应、有效地控制光照,容易出现光照过强或者光照不足的情况。以上情况,不仅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而且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以使植物的光照强度处于最佳范围,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节约能源。其特点是设计思路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动态检测并改变环境光照情况。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包括光照检测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光照检测部分整体包括光照动态检测装置,装置由防护玻璃罩、凸透镜、颜色传感器、底座以及塑料外壳组成;驱动控制部分包括稳压电源、晶振、单片机、显示屏、驱动电路、红色植物补光灯、绿色植物补光灯以及蓝色植物补光灯;光照检测部分与驱动控制部分相连,相互间进行信息指令传输;所述的防护玻璃罩位于光照动态检测装置最上方,通过螺纹嵌合固定在装置上,可拆卸;所述的凸透镜位于防护玻璃罩及颜色传感器之间,可将外界光线聚焦至颜色传感器;所述的颜色传感器位于凸透镜下方,安置在装置底座上;所述的光照动态检测装置整体置于外部检测环境中,与单片机相连,其通过内部感应机制准确反映外界光照情况;所述的单片机为系统主处理器,单片机与晶振、驱动电路以及显示屏相连,驱动电路之后连接有植物补光灯。进一步的,所述的颜色传感器采用的是TAOS公司推出的型号为TCS230的传感器芯片,它具有高集成特性,即把硅光电二极管、电流频率转换器以及红绿蓝(RGB)三种滤光器集成在一个单一的CMOS电路上,且能够实现每个彩色信道10位以上的转换精度输出。进一步的,所述的颜色传感器与凸透镜两者之间相隔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采用的是AVR单片机系列中的ATMEGA8单片机,该单片机采用了先进的RICS精简指令集结构,具有足够快的运行速度,可达lMIPS/MHz,是普通CISC单片机的10倍。进一步的,所述的晶振采用的是12MHz石英晶振,具有足够快的响应能力。进一步的,所述的红色植物补光灯、绿色植物补光灯以及蓝色植物补光灯均是采用LED,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它不同于白炽灯钨丝发光以及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具有光效高、无辐射与低功耗的特点。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屏采用的是液晶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高精度颜色传感器,可对环境光照情况进行精确分析;2.采用高速单片机,运算速度快;3.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LED作为补光灯,由单片机分别控制输出强度,得到的复色光可满足植物对不同光色及强度的光的补光需求;4.采用液晶显示,由单片机控制,直接显示输出环境整体光成色及红、绿、蓝三原色光光照强度等信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照动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I为防护玻璃罩;2为凸透镜;3为颜色传感器;4为底座;5为塑料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光照检测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光照检测部分整体包括光照动态检测装置,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驱动控制部分包括稳压电源、晶振、单片机、显示屏、驱动电路、红色植物补光灯、绿色植物补光灯以及蓝色植物补光灯;所述的光照动态检测装置整体置于外部检测环境中,与单片机相连,其通过内部感应机制准确反映外界光照情况;所述的单片机为系统主处理器,其接收光照动态检测装置返回的光照信息,通过逻辑分析判断获知外界光照红、绿、蓝三原色光的组成及其强度分布,单片机之后连接有晶振、驱动电路以及显示屏,驱动电路分别驱动三种不同颜色的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照明。上述光照动态检测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有防护玻璃罩1、凸透镜2、颜色传感器3、底座4以及塑料外壳5。所述的防护玻璃罩I位于装置最上方,通过螺纹嵌合安装在装置上,用于防护凸透镜2及装置内光路免受外部损坏,可拆卸;所述的凸透镜2位于防护玻璃罩I及颜色传感器3之间,外界的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2聚焦至颜色传感器3 ;所述的颜色传感器3安装在装置底座4上,通过感知输入光线的R、G、B分量值获知环境光照情况,并将信息输入单片机供其处理。所述的光照动态检测装置内置有颜色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的是TAOS公司推出可编程彩色光到频率的转换器,即TCS230传感器芯片,它把可配置的硅光电二极管与电流频率转换器集成在一个单一的CMOS电路上,同时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红绿蓝(RGB)三种滤光器,其输出的是数字量,并且能够实现每个彩色信道10位以上的转换精度,其光照检测工作原理如下:根据三原色理论可知,各种颜色的光都可以通过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绿、蓝)光混合而成。因此,如果测得构成环境光照的三原色光的强度值,即直观表现为RGB分量值的大小,就能够分析环境的光照情况,包括光照强度和整体光成色。当所述的颜色传感器识别光照情况时,根据与单片机之间的指令传输,依次选通三种颜色的滤波器,分别只允许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通过,不同强度的光使传感器输出唯一的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因此通过对脉冲信号的计数便可获知环境光照三原色光的强度信息,即直观表现为R、G、B量值的大小,进而也便获得了环境整体光成色及光强信息。单片机接收来自光照动态检测装置的光照信息,即环境光照的RGB分量脉冲信号,通过对不同频率脉冲信号的分析可判定环境光照红、绿、蓝三原色光光强,直观表现为RGB分量值大小,根据植物对光的不同需求及三种颜色补光灯的电压与光强的关系,通过软件计算,构建三路不同的PWM脉冲信号,从而控制输出三路不同的输出电压,经过驱动电路驱动,分别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补光灯的新型调控系统设计,包括光照检测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光照检测部分整体包括光照动态检测装置,装置由防护玻璃罩、凸透镜、颜色传感器、底座以及塑料外壳组成;驱动控制部分包括稳压电源、晶振、单片机、显示屏、驱动电路、红色植物补光灯、绿色植物补光灯以及蓝色植物补光灯;光照检测部分与驱动控制部分相连,相互间进行信息指令传输;所述的防护玻璃罩位于光照动态检测装置最上方,通过螺纹嵌合固定在装置上,可拆卸;所述的凸透镜位于防护玻璃罩及颜色传感器之间,可将外界光线聚焦至颜色传感器;所述的颜色传感器位于凸透镜下方,安置在装置底座上;所述的光照动态检测装置整体置于外部检测环境中,与单片机相连,其通过内部感应机制准确反映外界光照情况;所述的单片机为系统主处理器,单片机之后连接有晶振、驱动电路以及显示屏,驱动电路之后连接有植物补光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印,朱明凌,陈柱,许斌,陈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