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驰专利>正文

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442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电位器、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当对转速的稳定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开环调节转速,若对转速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克服负载变动、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采用闭环电路进行调节,本控制器的控制精确高,并且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稳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电位器、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本技术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当对转速的稳定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开环调节转速,若对转速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克服负载变动、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采用闭环电路进行调节,本控制器的控制精确高,并且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稳定。【专利说明】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速度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主要类型有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三种。工业用的直流电机很多都需要对其运转速度进行控制,一般采用的控制器为CNC可编程步进电机控制器可与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组成一个完善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控制三台步进电机分时运行本控制器采用计算机式的编程语言,拥有输入、输出、计数等多种指令。具有编程灵活、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的自动化领域。工业用的大多数感应电机控制器存在着控制不够精确,以及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电位器、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机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当对转速的稳定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开环调节转速,若对转速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克服负载变动、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采用闭环电路进行调节,本控制器的控制精确高,并且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稳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DZ、电位器RP、桥式整流电路BR、变压器T、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Z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桥式整流电路BR的负极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Z的触发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Z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桥式整流电路BR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BR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十电阻RlO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电机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电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当对转速的稳定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开环调节转速,若对转速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克服负载变动、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采用闭环电路。【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电位器、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电位器、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机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驰
申请(专利权)人:邹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