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389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它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上卡座和下卡座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下卡座的另一侧与上卡座一侧铰接,上卡座和下卡座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电缆设置在上卡座和下卡座之间,通过纵向切刀实现纵向开缆,通过环向切刀实现环向开缆,这样就完成了开缆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刀片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存在使用不便、易伤到手的问题,即实现了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和环向切皮又保护操作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它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上卡座和下卡座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下卡座的另一侧与上卡座一侧铰接,上卡座和下卡座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电缆设置在上卡座和下卡座之间,通过纵向切刀实现纵向开缆,通过环向切刀实现环向开缆,这样就完成了开缆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刀片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存在使用不便、易伤到手的问题,即实现了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和环向切皮又保护操作者。【专利说明】—种多功能开缆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施工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既能实现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又能实现对电缆的环向切皮的多功能开缆刀。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在进行电缆连接的时候,要剥去电缆外侧的绝缘层,现在均是通过刀片剥去电缆的绝缘层,没有专门的工具,在实际使用时,不但使用很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误伤到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既能实现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又能实现对电缆的环向切皮且能保护操作者的多功能开缆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所述的上卡座和下卡座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 下卡座的另一侧与上卡座一侧铰接,上卡座和下卡座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所述的上把手的下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的下把手的下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的纵向切刀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上卡座的中部。所述的环向切刀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下卡座的中部。所述的环向切刀的刀刃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的上把手与上卡座一体成型。所述的下把手与下卡座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上卡座的中部设置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电缆设置在上卡座和下卡座之间,通过纵向切刀实现纵向开缆,通过环向切刀实现环向开缆,这样就完成了开缆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刀片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存在使用不便、易伤到手的问题,即实现了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和环向切皮又保护操作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开缆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开缆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开缆刀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卡座2、上把手3、下卡座4、下把手5、纵向切刀6、环向切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包括上卡座I以及与上卡座I连接的下卡座3,所述的上卡座I和下卡座3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I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2,下卡座3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4,下卡座3的另一侧与上卡座I 一侧铰接,上卡座I和下卡座3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I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5,下卡座3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6。本技术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上卡座的中部设置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电缆设置在上卡座和下卡座之间,通过纵向切刀实现纵向开缆,通过环向切刀实现环向开缆,这样就完成了开缆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刀片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存在使用不便、易伤到手的问题,即实现了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和环向切皮又保护操作者。实施例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包括上卡座I以及与上卡座I连接的下卡座3,所述的上卡座I和下卡座3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I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2,下卡座3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4,下卡座3的另一侧与上卡座I 一侧铰接,上卡座I和下卡座3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I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5,下卡座3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6。所述的上把手2的下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的下把手4的下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的纵向切刀5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上卡座I的中部。所述的环向切刀6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下卡座的中部。所述的环向切刀6的刀刃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的上把手2与上卡座I 一体成型。所述的下把手4与下卡座3—体成型。本技术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上卡座的中部设置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电缆设置在上卡座和下卡座之间,通过纵向切刀实现纵向开缆,通过环向切刀实现环向开缆,这样就完成了开缆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刀片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存在使用不便、易伤到手的问题,即实现了对电缆的纵向切皮和环向切皮又保护操作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卡座和下卡座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下卡座的另一侧与上卡座一侧铰接,上卡座和下卡座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把手的下部设置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把手的下部设置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切刀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上卡座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向切刀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下卡座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向切刀的刀刃为圆弧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把手与上卡座一体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把手与下卡座一体成型。【文档编号】H01R43/28GK203398512SQ201320358285【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1日 【专利技术者】刘清平, 李继新, 赵锋, 胡鹏, 张欢欢, 朱云鹏, 茹笑天, 李悠悠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开缆刀,包括上卡座以及与上卡座连接的下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卡座和下卡座均为圆弧状结构,上卡座的两侧设置有上把手,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下把手,下卡座的另一侧与上卡座一侧铰接,上卡座和下卡座组成可转动的圆形结构,上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切刀,下卡座的中部设置有环向切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平李继新赵锋胡鹏张欢欢朱云鹏茹笑天李悠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