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375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和与之配合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设有安装部和弹性部,第一端子因安装部和弹性部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的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和与之配合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设有安装部和弹性部,第一端子因安装部和弹性部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专利说明】 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本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的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直接应用于PCB板之间的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有上下相扣的基座和绝缘本体,以及镶嵌在基座和绝缘本体内部的金属端子;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的金属端子因为电气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容易从基座或者绝缘本体中脱落出来,造成板对板连接器的损坏;另外,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的金属端子因为结构的缺陷,在板对板连接器遇到撞击、跌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端子和基座或绝缘本体的连接松动,从而造成脱落而损坏,也容易在跌落、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出现金属端子与金属端子的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金属端子互相间接触稳固、端子不易从绝缘本体或基座中脱落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和与之配合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由连接部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及连接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安装部向下延伸出第一镍层部,第一镍层部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焊接部,抵靠部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第二端子包括U形的扣插部、连接于扣插部一端的第二镍层部及连接于扣插部另一端的接触部,第二镍层部远离于扣插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出有第二焊接部。其中,所述第二镍层部与第二焊接部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有凸卡,所述凸卡与第二镍层部形成第一卡槽。其中,第二镍层部远离于接触部的一个端面凸出有一楔形的凸块其中,所述扣插部与接触部连接处为斜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扣插部与接触部连接处设置有撑台。其中,第一镍层部的纵向宽度分别大于安装部的纵向宽度和第一焊接部的纵向宽度;第一镍层部与所述第一焊接部形成卡位。其中,所述第一镍层部和第二镍层部的镍层厚度均为0.15 μ m-0.5 μ m。其中,接触部的自由端向上延伸有T形卡台,T形卡台与接触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端子因安装部和弹性部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端子的立体图;图2是第二端子的立体图图3是第二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4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配合时的正视图;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端子;11_连接部;lla_增固部;llb_第一凸点;12_安装部;12a_第二凸点;13-第一焊接部;13a-第一镍层部;13b-卡位;14-抵靠部;14a_弹性部;2-第二端子;21_扣插部;21a_撑台;22_接触部;22a_凸柱;23_第二镍层部;23a-第三凸点;23b-凸块;24-第二焊接部;24a-凸卡;24b_第一卡槽;25-T形卡台;25a-第二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本技术以图4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如图至I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I和与之配合的第二端子2,第一端子I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11、由连接部11 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14及连接部11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12,安装部12向下延伸出第一镍层部13a,第一镍层部13a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焊接部13 ;设置第一镍层部13a,能有效的改善在板对板连接器的焊接过程中趴锡等不良现象产生,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因缺陷生产返工而增加的人力和物料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镍层部13a的纵向宽度分别大于安装部12的纵向宽度和第一焊接部13的纵向宽度;大面积的第一镍层部13a可增加防止趴锡的效果。进一步的,抵靠部14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14a,第一端子I因安装部12和弹性部14a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2与第一端子I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进一步的,第一镍层部13a与所述第一焊接部13形成卡位13b ;此设计有利于增加第一端子I与板对板连接器基座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增加板对板连接器的耐跌落性。进一步的,第二端子2包括U形的扣插部21、连接于扣插部21 —端的第二镍层部23及连接于扣插部21另一端的接触部22,第二镍层部23远离于扣插部21的一端弯折延伸出有第二焊接部24 ;所述第二镍层部23与第二焊接部24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有凸卡24a,所述凸卡24a与第二镍层部23形成第一卡槽24b ;第一卡槽24b用于增强第二端子2与绝缘本体之间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的连接处还设有增固部11a,增固部Ila与安装部12连接处为斜向上倾斜设置,增固部Ila与安装部1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点12a ;第二凸点12a在第二端子2插接在第一端子I内时与第二端子I抵触;接触部22远离第二镍层部23的端面竖直凸出有平行的两凸柱22a ;两个凸柱22a在第二端子2插接在第一端子I内时与第一端子I抵触,两个凸柱22a和第二凸点12a形成独特的三触点结构设计,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接触力,与以往的设计相比,提高了去除助焊剂和异物的效果;此外,还可防止异物的夹入,大大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进一步的,第二镍层部23远离于接触部22的一个端面凸出有一楔形的凸块23b ;在第二端子2拔出第一端子I时起到简易锁定的作用,从而防止第一端子I和第二端子2的不正常分离,增强了接触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的连接处还设有增固部11a,所述增固部Ila两侧分别凸出有圆弧形的第一凸点Ilb ;第一凸点Ilb可增大第一端子I在板对板连接器基座中的保持力。进一步的,所述扣插部21与接触部22连接处为斜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扣插部21与接触部22连接处设置有撑台21a ;如图4所述,撑台21a可在第一端子I与第二端子2配合时增强两者之间保持力,防止第二端子2从第一端子I中脱落,增强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镍层部23的下端分别向两侧凸出有第三凸点23a ;接触部22的自由端向上延伸有T形卡台25,T形卡台25与接触部22之间形成第二卡槽25a ;第二卡槽25a卡设于绝缘本体内,大大的增加了第二端子2与绝缘本体的保持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镍层部13a和第二镍层部23的镍层厚度均为0.15 μ m-0.5 μ m,实验得出,镍层能有效的改善在板对板连接器的焊接过程中趴锡等不良现象产生,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1)和与之配合的第二端子(2),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1)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11)、由连接部(11)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14)及连接部(11)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12),安装部(12)向下延伸出第一镍层部(13a),第一镍层部(13a)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焊接部(13),抵靠部(14)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14a);第二端子(2)包括U形的扣插部(21)、连接于扣插部(21)一端的第二镍层部(23)及连接于扣插部(21)另一端的接触部(22),第二镍层部(23)远离于扣插部(21)的一端弯折延伸出有第二焊接部(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盘坤刘国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为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