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开关,其包括底座和匹配装设于底座上的盖体;开关还包括穿设于盖体上的至少一对拨块、穿设于底座一侧的铜排以及设置于底座内部的动触片;底座的内部设有与动触片相匹配的至少一对触点;铜排的一端伸出底座的外侧,另一端穿进底座内侧并与动触片连接;拨块一端位于盖体内侧并通过弹簧顶紧于底座的内壁,使拨块在滑动后能自动复位;拨块另一端伸出盖体的外侧并通过另一弹簧再配以滚珠压紧接触动触片,使动触片适时与触点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且操作简单、方便,不仅开关操作力小、弹跳灵敏,而且机构灵活、换挡方便,适于推广与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开关,其包括底座和匹配装设于底座上的盖体;开关还包括穿设于盖体上的至少一对拨块、穿设于底座一侧的铜排以及设置于底座内部的动触片;底座的内部设有与动触片相匹配的至少一对触点;铜排的一端伸出底座的外侧,另一端穿进底座内侧并与动触片连接;拨块一端位于盖体内侧并通过弹簧顶紧于底座的内壁,使拨块在滑动后能自动复位;拨块另一端伸出盖体的外侧并通过另一弹簧再配以滚珠压紧接触动触片,使动触片适时与触点接触。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且操作简单、方便,不仅开关操作力小、弹跳灵敏,而且机构灵活、换挡方便,适于推广与应用。【专利说明】微型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开关。
技术介绍
微型开关是一种将物理力转化为使电开关打开或关闭以便使内部触点打开或关闭的驱动力的紧凑型开关。这种微型开关被广泛用作产生表示在特定位置的机械装置的操作的电信号的源。此外,它允许触点被快速打开或关闭,因此它也能够用于控制供给至电力设备中使用的电力负载装置的电流。鉴于此,在中国专利200910206617.8中公开了一种微型开关,其具有很高的切断直流电的能力。在微型开关中,包括固定触点,活动触点,其具有接触固定触点的闭合位置或与固定触点分开的打开位置,活动触点杆,其用于支撑活动触点,推杆,其用于在被按压时对活动触点杆加压,以及片簧,其用于为活动触点杆提供驱动力以转换正在接触或分开的触点的位置,永磁体,其安装在邻近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位置处,以便在使活动触点与固走触点分开时延伸在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的弧,从而使弧能够快速消失。该微型开关虽然操作简单,但整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各个部件装配连接也相对繁琐,机构不够灵活且可靠性不够好,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在另一中国专利201020648608.2中提到一种微型开关,M铜片向下略弯曲的中心位置有凸条,以该凸条为支点,支点可在中心位置移动。盒子由绝缘体和F铜片构成,M铜片的中心凸条部分装配到盒子内侧的凹槽部分。装配到开关盖下的柄可停在中心位置,同时装配在盒子里面的F铜片接触面也可以根据柄的移动使M铜片腹部受压,接触。M铜片的前端剪切成刀尖形状,刀尖接点与F铜片接触,使F铜片与M铜片导通。虽然,该微型开关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各个结构连接不够可靠,操作起来易出现没有操作到位的情况,故障率较高,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可靠。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微型开关结构相对复杂,操作不够简单、方便,机构不够灵活且故障率高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机构灵活,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微型开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述的微型开关,包括底座和匹配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所述开关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至少一对拨块、穿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铜排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动触片;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动触片相匹配的至少一对触点;所述铜排的一端伸出所述底座的外侧,另一端穿进所述底座内侧并与所述动触片连接;所述拨块一端位于所述盖体内侧并通过弹簧顶紧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使所述拨块在滑动后能自动复位;所述拨块另一端伸出所述盖体的外侧并通过另一弹簧再配以滚珠压紧接触所述动触片,使所述动触片适时与所述触点接触。所述微型开关,其中:所述拨块为大致呈L型的一体结构,其包括第一柱形壳体和第二柱形壳体;所述第一柱形壳体水平位于所述盖体的内侧,内部匹配嵌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顶紧所述第一柱形壳体的内底部,另一端顶紧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内侧壁;所述第二柱形壳体竖直凸伸出所述盖体的外侧,端部沿轴向设有径向截面呈十字形的插孔,内部匹配嵌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顶紧在所述第二柱形壳体的内底部,另一端还装设有所述滚珠。所述微型开关,其中:所述动触片为大致呈弯曲状的片体结构,其两端上下摆动可适时与所述触点匹配接触。所述微型开关,其中:所述盖体的顶部并排设置有至少一对通孔,两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通孔大致呈矩形孔结构且与所述第二柱形壳体相匹配。所述微型开关,其中:所述底座大致呈方形槽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有益效果:本技术微型开关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外形小巧、空间利用率高,装配连接牢固,制造成本低;其中,当对拨块施加外力时可移动,从而使滚珠也随之滚动,滚珠在滚动的过程中适时挤压动触片,使动触片偏移,从而实现档位转换功能;当撤销外力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拨块在会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整个开关不仅操作力小、弹跳灵敏,而且机构灵活,操作简单、方便,换挡方便,同时,使用安全、可靠,故障率低,适于推广与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微型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微型开关的另一整体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微型开关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微型开关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涉及到的方位词“上”、“下”以及“内”、“外”、“顶”、“底”与附图4中的朝向一致。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微型开关,包括底座1、盖体2、拨块3、铜排4和动触片5。底座I位于整个微型开关的底部,其大致呈方形槽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11,底部内侧一端匹配设有第一触点12,另一端匹配设有第二触点13,其中,该第一触点12和第二触点13设置的距离与动触片5相适应。盖体2也大致呈方形壳体结构,其匹配合扣于底座I的顶端并与底座I 一起形成了微型开关的内部容腔,其中,该盖体2的顶部中央并排设置有至少一对通孔21,两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22,其中,该通孔21大致呈矩形孔结构,每组相对侧壁上的卡槽22彼此呈对称设置。拨块3匹配装设于盖体2上,其为至少一对大致呈L型的一体结构,即每个拨块3均由两段柱形壳体结构呈90°连接而成,包括第一柱形壳体31和第二柱形壳体32 ;其中,该第一柱形壳体31水平位于盖体2的内侧,内部匹配嵌设有第一弹簧33,该第一弹簧33的一端顶紧第一柱形壳体31的内底部,另一端顶紧于底座I的一端内侧壁,使拨块3在滑动后能自动复位;该第二柱形壳体32竖直凸伸出盖体2的外侧且端部沿轴向还设有径向截面呈十字形的插孔321,在该第二柱形壳体32内匹配嵌设有第二弹簧34,该第二弹簧34的一端顶紧在第二柱形壳体32的内底部,另一端还装设有滚珠35,该滚珠35在第二天弹簧34的作用下压紧接触动触片5,使动触片5适时与底座I的第一触点12和第二触点13接触。动触片4未大致呈弯曲状的片体结构,其两端可上下摆动,即一端可适时与底座I的第一触点12匹配接触连接,另一端可适时与底座I的第二触点12匹配接触连接。铜排5匹配装设于底座I 一侧,其大致呈长条形结构且为并排设置于底座I 一侧的至少四个,其中,每个铜排5的一端凸伸出底座I外侧,另一端穿设于底座I内侧且与动触片5卡接。其中本实施例中微型开关的过载能力为60A ;档位切换时操作力为3±0.5N ;全行程时的操作力为5±1N ;接触电阻的初始值≤50mΩ ;绝缘电阻≥100ΜΩ (500VDC)。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且装配连接方便,其中,整个结构不仅外形小巧,而且开关操 作弹跳灵敏,机构灵活,换挡方便,适于推广与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开关,包括底座和匹配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至少一对拨块、穿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铜排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动触片;?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动触片相匹配的至少一对触点;?所述铜排的一端伸出所述底座的外侧,另一端穿进所述底座内侧并与所述动触片连接;?所述拨块一端位于所述盖体内侧并通过弹簧顶紧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使所述拨块在滑动后能自动复位;所述拨块另一端伸出所述盖体的外侧并通过另一弹簧再配以滚珠压紧接触所述动触片,使所述动触片适时与所述触点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涵之,马运凡,史国辉,李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