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成形装置的喷嘴接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814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装置包括:一机架;一可相对机架移动的注入装置;使注入装置推进和后退的驱动装置;把驱动装置的转动力转换成推力并传递给注入装置的转换装置;转换装置与机架之间的喷嘴接触力累积装置;和位于注入装置与转换装置之间的一缓冲件。喷嘴接触力的变动可由缓冲件加以调节,从而防止模具装置破裂,或防止树脂从注入喷嘴与模具装置之间的间隙发生泄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入成形装置的喷嘴接触装置。现有注入成形机包括一注入装置和一模具装置。该注入装置构作成用一注入喷嘴把在一加热缸中加热、熔化的树脂注入该模具装置的模腔中。熔化树脂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装置,从该模具装置中取出模制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注入成形机的原理图,图2为现有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特性图。在图2中,横轴表示变形量x,纵轴表示喷嘴接触力f。在图1中,标号10表示一注入装置,标号11表示一加热缸,标号13表示加热缸11前端(图1中左端)的一注入喷嘴。加热缸11中有一个未示出的丝杆,该丝杆由一驱动部12转动而可前进和后退。该丝杆在加热缸11中向后(图1中向右)伸展,丝杆的后端(图1中右端)与驱动部12连接。丝杆的前端有一丝杆头。此外,丝杆的计量部的圆周面上有一螺旋,该螺旋形成一凹槽。在上述结构的注入装置10中,在计量阶段中,驱动部12受驱动而使丝杆后退(图1中向右),而丝杆以前进的方向转动。因此,一未示出的料斗中的粉末状树脂流入加热缸11中而沿该凹槽推进(图1中向左)。此时,树脂被一未示出的加热器加热后累积在丝杆头前边。此外,在注入阶段中,驱动部12推进丝杆,从而把累积在丝杆头前边的树脂从注入喷嘴13注入模具装置14的一未示出模腔中。模具装置14由一固定模15和一活动模16构成。活动模16用一未示出的模具夹紧装置推进和后退,从而使活动模16与固定模15接触和使活动模16与固定模15分开。从而关闭、夹紧和打开模具。然后,在树脂注满模腔后,冷却水在模具装置14中的一未示出的冷却管道中流动,从而冷却树脂。树脂固化后,打开模具装置14,取出模制品。在注入成形机中,在把树脂注入模腔中时树脂会从注入喷嘴13与固定模15之间的间隙中漏出,除非注入喷嘴13以一定压力或喷嘴接触力与固定模15接触。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一喷嘴接触装置。在开始注入前喷嘴接触装置推进注入装置10,使得注入喷嘴13以一定喷嘴接触力紧压固定模15。从而完成喷嘴接触操作。为了进行喷嘴接触操作,一支撑件22和一用作驱动装置的电动机25固定在该注入成形机的一机架21上,该支撑件22上支撑有一可转动的球状丝杆23;一球状螺母24与该球状丝杆23啮合。此外,该球状丝杆与电动机25的输出轴25a连接,该球状螺母24经一弹簧26与注入装置10连接。一传感器28与弹簧26相对。传感器28传感由于弹簧26的变形而造成的弹簧26的一部分的位移(下文称为"变形位置"),从而检测变形量。在这种情况下,当电动机25驱动球状丝杆23转动时,球状螺母24从一后退位置向前运动,从而推进注入装置10。因此,注入装置10到达喷嘴接触位置后注入喷嘴13与固定模15接触。然后,当电动机25在注入喷嘴13与固定模15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时,球状螺母24克服弹簧26的推力而前进,从而弹簧的收缩量等于球状螺母24的推进距离。此时,注入喷嘴13在固定模15上的压力与弹簧26的变形量对应。如用x表示弹簧26的变形量,用f表示注入喷嘴13作用在固定模15上的压力或喷嘴接触力,则变形量x与喷嘴接触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因此,可通过用传感器28检测弹簧26的变形位置来检测喷嘴接触力f。当变形量x到达预定值x1、从而喷嘴接触力f等于目标喷嘴接触力f1时,电动机25停止转动。在现有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装置中,注入装置10经弹簧26与球状螺母24连接。因此,如果注入装置10由于例如模具装置14的关闭或打开或树脂的注入而受到外部冲击力,弹簧26会伸长或收缩,从而变形量x发生变动。因此,即使球状螺母24的定位精确,传感器28也会错误检测由外力造成的弹簧26的伸缩而出现的变形量x。此时,无法精确检测喷嘴接触力,结果无法生成等于目标喷嘴接触力f1的正确喷嘴接触力f。例如,弹簧26收缩时,喷嘴接触力f变得过大,从而造成模具装置14破裂。弹簧26伸长时,喷嘴接触力变得过小,造成树脂从注入喷嘴13与固定模15之间的间隙泄漏。由于弹簧26和传感器28与注入装置10连接,因此弹簧26和传感器28装在注入装置10的一未示出壳体中,从而不利于该注入成形机的维修和操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注入成形机的现有喷嘴接触装置中的上述问题,提供注入成形机的一种喷嘴接触装置,它能精确检测喷嘴接触力、生成正确喷嘴接触力、而且便于注入成形机的维修和操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装置包括一机架;一具有一注入喷嘴的注入装置,该注入装置可相对该机架移动;使该注入装置推进和后退的驱动装置;把该驱动装置生成的转动力转换成推力并把该推力传递给注入装置的转换装置;位于转换装置与机架之间用来累积喷嘴接触力的累积装置;以及位于注入装置与转换装置之间的一缓冲件。在这种情况下,由过载造成的喷嘴接触力的变动可由缓冲件的作用加以调节。因此,当调节缓冲件以减小由过载造成的喷嘴接触力的变动时,不会生成过大的喷嘴接触力,从而防止模具装置破裂。此外,在注入过程中由树脂压力造成作用在注入喷嘴上的反作用力增加的情况下,当调节缓冲件使喷嘴接触力变大时,就可防止树脂从注入喷嘴与模具装置之间的间隙发生泄漏。此外,由于累积装置可位于注入装置壳体外部,因此便于注入成形机的维修和操纵。此外,缓冲件可根据注入装置运动过程中的状态调节,从而调节喷嘴接触力的变动。在本专利技术注入成形机的另一喷嘴接触装置中,累积装置包括生成用于改变喷嘴接触力的一推力的推力装置和限制该推力装置的行程的限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推力装置因注入装置受到外力而伸缩,伸缩量也受到限制,从而外力被缓冲件吸收。因此,减小了用来检测喷嘴接触力的传感器发生错误检测的可能性,从而可精确检测喷嘴接触力。从而可生成正确的喷嘴接触力。在本专利技术注入成形机的又一喷嘴接触装置中,还包括用来检测喷嘴接触力的喷嘴接触力检测装置以及在喷嘴接触力达到目标值时使驱动装置停止运行的驱动停止装置。结合附图可很容易看出本专利技术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装置的结构和特征,附图中图1为现有注入成形机的原理图;图2为现有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特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注入成形机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特性图。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注入成形机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特性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变形量x,纵轴表示喷嘴接触力f。在图3中,标号10表示一可相对注入成形机的一机架21移动的注入装置;标号11表示一加热缸(缸件);标号13表示加热缸11前端(图3中左端)的一注入喷嘴;标号25表示一用于推进和缩回(图3中向左和向右)注入装置10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加热缸11中有一未示出的丝杆(注入件),该丝杆可转动,并可通过一驱动部12而前进和后退。该丝杆在加热缸11中向后(图3中向右)伸展,丝杆的后端(图3中右端)与驱动部12连接。丝杆的前端有一丝杆头。此外,丝杆的计量部的圆周面上有一螺旋,该螺旋形成一凹槽。在上述结构的注入装置10中,在计量阶段中,驱动部12受驱动以使丝杆后退(图3中向右),而丝杆以前进方向转动。因此,一未示出的料斗中的粉末状树脂流入加热缸11中而沿该凹槽推进(图3中向左)。此时,树脂被一未示出的加热器加热后累积在丝杆头前边。此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入成形机的喷嘴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一机架; (b)一具有一注入喷嘴的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可相对所述机架移动; (c)使所述注入装置推进和后退的驱动装置; (d)把所述驱动装置生成的转动力转换成推力并把该推力传递给所述注入装置的转换装置; (e)位于所述转换装置与所述机架之间用来累积喷嘴接触力的累积装置;以及 (f)位于所述注入装置与所述转换装置之间的一缓冲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本敦史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