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918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无负压稳压补偿罐、水泵进水汇总管、水泵泵组、设备出水汇总管和蓄水水箱,所述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水泵进水汇总管通过水泵泵组与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所述市政进水管包括两路或两路以上,所述市政进水管一路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进水端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蓄水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水箱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通过在市政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水箱,当市政进水不稳定或停水时保证用户用水不间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供水
,尤其涉及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本技术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无负压稳压补偿罐、水泵进水汇总管、水泵泵组、设备出水汇总管和蓄水水箱,所述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水泵进水汇总管通过水泵泵组与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所述市政进水管包括两路或两路以上,所述市政进水管一路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进水端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蓄水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水箱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相连。本技术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通过在市政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水箱,当市政进水不稳定或停水时保证用户用水不间断。【专利说明】 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供水
,尤其涉及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无负压供水设备属于二次供水领域,是目前最先进、最节能、最稳定的供水设备。二次供水设备的发展经历了水塔供水、高位水池供水、气压给水、变频恒压供水、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几个阶段。传统的无负压供水设备与市政给水管直接连接,在市政原有压カ的基础上叠加増压。其主要包括无负压稳压补偿罐、水泵进水汇总管、水泵泵组、设备出水汇总管、控制箱、稳压罐和阀门,市政进水管直接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连接,有压的市政水经过水泵进水汇总管由水泵泵组加压后再经设备出水汇总管供给用户管网,从而满足各个楼层用户的用水需要;控制箱通过电源线及信号线与设备相关部件连接智能控制各个楼层的用水情况;通过稳压罐稳定用户用水压カ;阀门为各个部件连接的供水开关。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市政进水不稳定或停水时,无法保证用户的不间断用水,极大影响了用户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g在解决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市政进水不稳定或停水时,无法保证用户的不间断用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无负压稳压补偿罐、水泵进水汇总管、水泵泵组、设备出水汇总管和蓄水水箱,所述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水泵进水汇总管通过水泵泵组与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所述市政进水管包括两路或两路以上,所述市政进水管一路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进水端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蓄水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水箱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相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还包括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与设备出水汇总管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分别与水泵进水汇总管及设备出水汇总管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微波过流装置,所述第一微波过流装置的进水端与市政进水管连接,出水端与所述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进水端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蓄水水箱为不锈钢水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还包括第二微波过流装置,所述第二微波过流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蓄水水箱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端与所述水泵进水汇总管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分别与第一微波过流装置、负压稳压补偿罐、水泵泵组及第二微波过流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通过在市政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水箱,当市政进水不稳定或停水时保证用户用水不间断,并每天定时从水箱中取水,防止水箱中的水长时间不用而变质,确保水箱中的水质安全;另外,在市政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微波过流装置,通过微波过流装置对市政水中的无杂物进行过滤杀菌,同时还可降解残余余氯,解决了传统无负压供水设备对市政水输送过程中产生细菌破坏水质的问题,保证水质和用水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水泵进水汇总管3、水泵泵组4、设备出水汇总管5、控制箱6、稳压装置7、阀门8和蓄水水箱9,其中,将市政进水管分为两路或以上,市政进水管一路与蓄水水箱9的进水端连接,另一路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的进水端连接,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3连接,水泵进水汇总管3通过水泵泵组4与设备出水汇总管5连接,设备出水汇总管5与用户管网连接;控制箱6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负压稳压补偿罐2及水泵泵组4连接,稳压装置7与设备出水汇总管5连接,阀门8分别与水泵进水汇总管3及设备出水汇总管5连接;蓄水水箱9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3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蓄水水箱9为不锈钢水箱。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有压的市政水经过市政进水管一路流入蓄水水箱9中进行蓄水,在市政进水稳定时,通过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直接从市政进水管取水,经过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进入水泵进水汇总管3,由控制箱6智能控制水泵泵组4对市政水进行加压后再经设备出水汇总管5进入用户管网进行供水;当市政进水不稳定或停水时,通过控制箱6控制蓄水水箱10从中取蓄用水,取出蓄水的进入水泵进水汇总管3,由控制箱6智能控制水泵泵组4对蓄用水进行加压后再经设备出水汇总管5进入用户管网进行供水;并通过控制箱6智能控制各个楼层的用水情况,通过稳压罐7稳定用户用水压力,使各个楼层的水量大小均衡,从而满足各个楼层用户的用水需要;通过阀门7可控制进水或出水开关;同时,为了防止蓄水水箱9里的水长时间不用变质,通过控制箱6每天从蓄水水箱9中定时取水,确保蓄水水箱中的水质安全。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第一微波过流装置1、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水泵进水汇总管3、水泵泵组4、设备出水汇总管5、控制箱6、稳压装置7、阀门8、蓄水水箱9和第二微波过流装置10,其中,将市政进水管分为两路或以上,市政进水管一路与蓄水水箱9的进水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一微波过流装置I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微波过流装置I的进水端与市政进水管连接,出水端与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的进水端连接,无负压稳压补偿罐2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3连接,水泵进水汇总管3通过水泵泵组4与设备出水汇总管5连接,设备出水汇总管5与用户管网连接;控制箱6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分别与第一微波过流装置1、负压稳压补偿罐2、水泵泵组4及第ニ微波过流装置10连接,稳压装置7与设备出水汇总管5连接,阀门8分别与水泵进水汇总管3及设备出水汇总管5连接;第二微波过流装置10的进水端与蓄水水箱9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3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蓄水水箱9为不锈钢水箱。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水式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无负压稳压补偿罐、水泵进水汇总管、水泵泵组及设备出水汇总管,所述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水泵进水汇总管通过水泵泵组与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设备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水箱,所述市政进水管包括两路或两路以上,所述市政进水管一路与无负压稳压补偿罐的进水端连接,另一路与所述蓄水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水箱的出水端与水泵进水汇总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军李洪君陈少鹏张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广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