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801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架体、第一钩架、第二钩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一侧与第一基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分别设置与架体上端,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和第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二钩架连接。所述整布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无论工人在挂叠布匹时先将布匹挂上第一钩架还是第二钩架,挂完即可选择就近的弹性复位装置将布匹收好打包,与只设置有一侧的弹性复位装置比,更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纺织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架体、第一钩架、第二钩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一侧与第一基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分别设置与架体上端,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和第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二钩架连接。所述整布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无论工人在挂叠布匹时先将布匹挂上第一钩架还是第二钩架,挂完即可选择就近的弹性复位装置将布匹收好打包,与只设置有一侧的弹性复位装置比,更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整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整布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成品的布匹往往不是整齐叠放好的,需要后整理成捆状,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便是人工手动地整理布匹,折叠而成,但由于布匹密度较大,非常重,因此工人在折叠过程中会耗损较多的力气,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也较低,费时又费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发了一种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架体、第一钩架、第二钩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一侧与第一基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分别设置与架体上端,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连接,先将杂乱的布匹沿着宽度方向挂在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之间,再利用弹性复位装置使第一钩架发生扭转,使得第一钩架上的布匹同时掉落至下方的容器中,再打包,便是整齐的捆状布匹了,但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整布装置仍存在缺点,由于只有一侧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无论工人先将布匹挂上第一钩架还是第二钩架,最后均只能回到第一钩架侧踩住弹性复位装置,非常不方便,工人跑来跑去既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又省力,操作方便的新型整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架体、第一钩架、第二钩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一侧与第一基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分别设置与架体上端,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和第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二钩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牵引部、第一牵引线、第一受力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牵引部一端安装于第一基座,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另一端与第一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一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一受力块与第一钩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二牵引部、第二牵引线、第二受力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牵引部一端安装于第二基座,另一端与第二牵引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另一端与第二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二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二受力块与第二钩架连接。所述第一受力块和第二受力块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整布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无论工人在挂叠布匹时先将布匹挂上第一钩架还是第二钩架,挂完即可选择就近的弹性复位装置将布匹收好打包,与只设置有一侧的弹性复位装置比,更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牵引部、第一牵引线、第一受力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牵引部一端安装于第一基座,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另一端与第一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一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一受力块与第一钩架连接,结构简单且科学合理,可重复操作,使用寿命长。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二牵引部、第二牵引线、第二受力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牵引部一端安装于第二基座,另一端与第二牵引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另一端与第二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二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二受力块与第二钩架连接,结构简单且科学合理,可重复操作,使用寿命长。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第一受力块和第二受力块具有相同的结构,材料准备过程较短,成本较低,加工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整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整布装置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基座,2、第二基座,3、架体,4、第一钩架,5、第二钩架,6、第一牵引部,7、第一牵引线,8、第一受力块,9、第一复位弹簧,10、第二牵引部,11、第二牵引线,12、第二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架体3、第一钩架4、第二钩架5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3 —侧与第一基座I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2连接,所述第一钩架4和第二钩架5分别设置与架体3上端,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和第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4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二钩架5连接。其中,更详细地说,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牵引部6、第一牵引线7、第一受力块8和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第一牵引部6 —端安装于第一基座1,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线7 —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7另一端与第一受力块8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 一端与架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一受力块8连接,所述第一受力块8与第一钩架4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二牵引部10、第二牵引线11、第二受力块和第二复位弹簧12,所述第二牵引部10—端安装于第二基座2,另一端与第二牵引线11 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11另一端与第二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 —端与架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二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二受力块与第二钩架5连接。所述第一受力块8和第二受力块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图中未示出第二受力块。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和第二复位弹簧12均为原长为20里面的弹簧。所述架体3的高度为2米,宽I米。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架体、第一钩架、第二钩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一侧与第一基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分别设置与架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和第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二钩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牵引部、第一牵引线、第一受力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牵引部一端安装于第一基座,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另一端与第一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也与第一受力块连接,所述第一受力块与第一钩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二牵引部、第二牵引线、第二受力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牵引部一端安装于第二基座,另一端与第二牵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整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架体、第一钩架、第二钩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架体一侧与第一基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钩架和第二钩架分别设置与架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和第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一钩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与第二钩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东方丝绸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