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齿轮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768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工齿轮箱的方法,可动模具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关闭位置时在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之间形成模制齿轮箱的空腔。具有凸出部的第一和第三滑动芯可滑动地被可动芯支承。在关闭模具之前,在第一滑动芯的凸出部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壳安装表面,在第三滑动芯的凸出部上形成第三壳安装表面。在每个壳安装表面上安装一轴承壳,将模具关闭,在压力下将熔融树脂注入第一和第三滑动芯凸出部与空腔内壁之间的空间中以形成齿轮箱。(*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齿轮箱具有两个彼此相对倾斜的支承圆筒。灌木铲除机包括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驱动轴和一个相对于该驱动轴倾斜的旋转轴。该旋转轴通过齿轮箱中的圆锥齿轮与连接轴连接,该齿轮箱被连接到可安装驱动轴的延长圆筒上。连接轴连接到驱动轴上。这样,扭距就从发动机通过驱动轴、连接轴和圆锥齿轮传送到旋转轴。由于驱动轴和旋转轴彼此相对倾斜,它们被插入并支承在齿轮箱的两个支承圆筒中,这两个支承圆筒之间的倾斜角与驱动轴和旋转轴之间的倾斜角相同。连接轴可转动地由安装在一个支承圆筒内壁上的单轴承或组合轴承支承。旋转轴可转动地由安装在另一个支承圆筒内壁上的两个轴承支承,这样就在轴向方向彼此分开。在这种结构安排中,如果两个支承旋转轴的轴承在压入支承圆筒的时候没有精确对准相互位置,就很难将旋转轴压入轴承。而且,如果安装在一个支承圆筒中的单轴承的轴与安装在另一个支承圆筒中的两个轴承的轴之间的倾斜角不准确,安装到连接轴上的圆锥齿轮和旋转轴就不能够完全啮合。这就很难平滑地将扭距从连接轴传递到旋转轴。而且,圆锥齿轮会产生卡嗒声。这样,就需要高精度地安装轴承。为了高精度地安装轴承,就需要通过高精度地车削来精加工支承圆筒的内表面。但是高精度地加工圆筒形物件的内表面是很麻烦和费时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该齿轮箱具有小的倾斜角误差。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齿轮箱包括第一支承圆筒和相对于第一支承圆筒倾斜的第二支承圆筒,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一个固定模具和一个可动模具,可动模具可以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关闭位置时在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包括模制第一支承圆筒的第一部分和模制第二支承圆筒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倾斜着从第一部分伸出;支承第一滑动芯、第二滑动芯和第三滑动芯,第一滑动芯具有用于形成第一支承圆筒内周的凸出部,第二滑动芯具有销,第三滑动芯具有用于形成第二支承圆筒内周的凸出部,以便第三滑动芯可相对于可动模具滑动,从而当可动模具移动到关闭位置时,第一滑动芯的凸出部从一端完全插入空腔的第一部分,第二滑动芯的销从另一端完全插入第一部分,以抵住第一滑动芯的凸出部的端部,并且,第三滑动芯的凸出部完全插入空腔的第二部分,由此就在空腔的内壁和第一与第三滑动芯的凸出部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将可动模具移动到开启位置;在第一滑动芯的远端和近端附近的凸出部外周上分别形成校准位置的圆筒形第一和第二壳安装表面,第二壳安装表面的直径比第一壳安装表面的直径大;在第三滑动芯的凸出部外周上形成圆筒形第三壳安装表面;在第一到第三壳安装表面上安装一个金属圆筒形轴承壳,该轴承壳一端具有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另一端具有径向向外伸展的离心凸缘,从而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就位于各凸出部的远端附近;将可动模具移动到关闭位置;和在压力作用下将熔融的树脂注入空间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使用模具组件的竖直正剖视图;图2是图1中模具组件的局部剖开仰视图,将固定模具去除;图3是固定和可动模具之间所形成空腔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在空腔中形成的齿轮箱的剖视图;和图5是使用图1中模具组件加工的齿轮箱的剖视图。现在参照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图1-4显示了一个模具组件,在该模具中模制齿轮箱。在此模具组件中所模制出来的齿轮箱如图5所示。齿轮箱1包括第一支承圆筒2和从第一支承圆筒2倾斜伸出的第二支承圆筒3。在第一支承圆筒2中有第一和第二轴承壳4,5,沿轴向彼此分开。在第二支承圆筒3中有第三轴承壳6。轴承壳4,5和6由金属制成,嵌在支承圆筒2和3的内壁中。第一轴承壳4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4a,另一端具有径向向外伸展的离心凸缘4b。第二轴承壳5的直径比第一轴承壳4的直径大,并且在其一端具有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5a。在另一端,轴承壳5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径向向外伸展的离心凸缘5b,在内表面内形成沟槽5c。第三轴承壳6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6a,在另一端,轴承壳6的外表面上具有径向向外伸展的离心凸缘6b,在内表面内形成沟槽6c。在旋转轴10的上面安装轴承7和8,将旋转轴10压入齿轮箱4中,这样轴承7,8就分别被压入第一和第二轴承壳4和5中。在沟槽5c中安装弹簧圈9来固定轴承8的位置。安装在轴11上的组合轴承12被压入第三轴承壳6,这样安装在轴11上的圆锥齿轮14就与安装在旋转轴10上的圆锥齿轮15啮合。在沟槽6c中安装弹簧圈13来固定轴承12的位置。这样扭距就从轴11通过圆锥齿轮14,15传递到旋转轴10。在轴11上安装弹簧圈16来确保轴不从轴承12中出来。驱动轴通过将其前端啮合到连接轴11后端面上的方孔17中连接到连接轴11上。现在参照图1和2,模制齿轮箱的模具组件包括一个固定模具20和一个可动模具21,可动模具可相对于固定模具在模具开启位置和模具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模具关闭位置时,在固定模具20和可动模具21之间形成空腔22,在该空腔中模制如图5所示的齿轮箱1。固定模具20和可动模具21还形成第一到第三导孔23-25。空腔2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如图5所示的齿轮箱的第一支承圆筒2在第一部分模制,第二支承圆筒3在第二部分模制。在空腔22的第一部分的两端有第一和第二导孔23和24使其同轴。在空腔第二部分的轴向方向有导孔25。第一滑动芯26可以滑动地安装在导孔23中。第一滑动芯具有凸出部27,该凸出部用于形成第一支承圆筒2的内周。如图3所示,在第一滑动芯的远端和近端附近的凸出部27外周上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壳安装表面28和29。第一和第二轴承壳4和5分别安装在表面28和29上。第二滑动芯30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导孔24中。第二滑动芯有一对销31,该销插入将第二导孔24与空腔22连接的销孔中,这样当滑动芯30完全插入导孔24时,销的端部就抵住安装在凸出部27的表面28上的第一轴承壳4的凸缘4a。第三滑动芯32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孔25中,第三滑动芯具有凸出部33,该凸出部形成齿轮箱1的第二支承圆筒3的内周。在第三滑动芯的凸出部33外周上形成第三壳安装表面34。第三轴承壳6分别安装在表面34上。第一到第三滑动芯26、30和32水平可移动地由可动模具21支承,上面分别形成销孔35,36,37,销孔相对于可动模具21移动的方向倾斜伸展。一端固定到固定模具20上的指形销38,39,40分别插入销孔35,36,37。销孔35,36,37这样安排使得当可动模具21在模具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第二和第三滑动芯26、30和32向着或离开空腔22滑动,在模具关闭的位置,第一滑动芯26的凸出部27和第三滑动芯32的凸出部33完全插入空腔22,第二滑动芯30的销31插入空腔,并且抵住安装在凸出部27的第一壳安装表面28上的第一轴承壳4的凸缘4a,如图3所示。在操作中,要形成如图5所示的齿轮箱,可动模具21移动到模具开启的位置,第一和第二轴承壳4和5安装在第一滑动芯26的凸出部27上的第一和第二壳安装表面27和28上,第三轴承壳6安装在第三滑动芯32的凸出部33上的壳安装表面34上。然后,可动模具21移动到模具关闭位置。在如图3所示的模具关闭位置中,第一滑动芯26的凸出部27和第三滑动芯32的凸出部33完全插入空腔22,第二滑动芯30的销31插入空腔,并且抵住安装在凸出部27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齿轮箱的方法,该齿轮箱包括第一支承圆筒和相对于第一支承圆筒倾斜的第二支承圆筒,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一个固定模具和一个可动模具,所述可动模具可以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关闭位置时在所述固定模具和所述可动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包括模制所述第一支承圆筒的第一部分和模制所述第二支承圆筒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倾斜着从所述第一部分伸出; 支承第一滑动芯、第二滑动芯和第三滑动芯,所述第一滑动芯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支承圆筒内周的凸出部,所述第二滑动芯具有销,所述第三滑动芯具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支承圆筒内周的凸出部,以便所述第三滑动芯可相对于所述可动模具滑动,从而当所述可动模具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滑动芯的所述凸出部从一端完全插入所述空腔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滑动芯的所述销从另一端完全插入所述第一部分,以抵住所述第一滑动芯的所述凸出部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三滑动芯的所述凸出部完全插入所述空腔的所述第二部分,由此就在所述空腔的内壁和所述第一与第三滑动芯的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一个空间; 将所述可动模具移动到所述开启位置; 在所述第一滑动芯的远端和近端附近的所述凸出部外周上分别形成校准位置的圆筒形第一和第二壳安装表面,所述第二壳安装表面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壳安装表面的直径大; 在所述第三滑动芯的所述凸出部外周上形成圆筒形第三壳安装表面; 在所述第一到第三壳安装表面上安装一个金属圆筒形轴承壳,该轴承壳一端具有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另一端具有径向向外伸展的离心凸缘,从而所述径向向内伸展的凸缘就位于各凸出部的远端附近; 将所述可动模具移动到关闭位置;和 在压力作用下将熔融的树脂注入所述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菱田匡
申请(专利权)人:维爱维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