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506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样品袋,该样品袋包含有第一封口条、第二封口条、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利用上述部件可以方便的将袋口闭合或开启,样品袋具备易于取样、保存方便且方便携带的优点。在第二封口条和第一封口条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拉耳,拉耳的一部分粘接固定在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之间,拉耳的可以和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一起加工相互紧贴固定,可以一步加工完成,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操作复杂、携带不便的问题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样品袋,该样品袋包含有第一封口条、第二封口条、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利用上述部件可以方便的将袋口闭合或开启,样品袋具备易于取样、保存方便且方便携带的优点。在第二封口条和第一封口条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拉耳,拉耳的一部分粘接固定在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之间,拉耳的可以和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一起加工相互紧贴固定,可以一步加工完成,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的操作复杂、携带不便的问题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样品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样品袋。
技术介绍
对固态或者流质待测物质进行检测的一般流程是:现场取样,装袋后在实验室或检测室提取部分待测物浸泡在溶液中,待化学物质充分析出后,量取析出液进行检测。上述技术中对取样袋的要求比较高,取样袋须具备易于取样、保存方便且方便携带的优点。然而现有的样品袋普遍存在操作复杂、携带不便等缺点而且生产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样品袋,该样品袋具备易于取样、保存方便且方便携带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样品袋,包含有袋体和袋口,其特征是,所述的袋口为虚线封口 ;袋体包含有第一塑料薄膜和第二塑料薄膜,在袋体外侧且靠近袋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封口条,第一封口条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塑料薄膜紧贴固定;在第一封口条和第一塑料薄膜之间的设置有第一金属丝,第一金属丝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封口条相对应;在第二塑料薄膜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封口条相对应的第二封口条和与第一金属丝相对应的第二金属丝,第二封口条与第二塑料薄膜紧贴固定,第二金属丝设置在第二封口条与第二塑料薄膜之间;第一封口条、第一金属丝和第二封口条、第二金属丝分别从袋体的左右两侧边各延伸出一段距离,第一封口条和第二封口条的外延部分相互紧贴固定,第一封口条和第二封口条的外延部分之间包含有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的外延部分;在第二封口条和第一封口条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拉耳,拉耳的一部分粘接固定在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之间。拉耳可以和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一起加工相互紧贴固定,可以一步加工完成,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样品袋的第一塑料薄膜和第二塑料薄膜的左右两侧和底侧是紧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样品袋包含有过滤布,过滤布置于袋体内将样品袋的内部空间分成置物空间、取样空间。将待测物放置在置物空间并灌入提取液,待流出析出液后可以在取样空间提取析出液。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布的周边和第一塑料薄膜与第二塑料薄膜的周边相互紧贴固定,并留一边作为袋口,过滤布两侧的空间为样品袋的置物空间和取样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布的左右两侧边与第一塑料薄膜和第二塑料薄膜的一侧边相互紧贴固定;过滤布的周边和第一塑料薄膜与第二塑料薄膜的周边相互紧贴,并留一边作为袋口,过滤布两侧的空间为样品袋的置物空间、取样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是铅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封口条、第一金属丝、第二封口条、第二金属丝可以方便的将袋口密封或开启,样品袋具备易于取样、保存方便且方便携带的优点。(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第二封口条和第一封口条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拉耳,拉耳的一部分粘接固定在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之间。拉耳可以和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一起加工相互紧贴固定,可以一步加工完成,降低了生产成本。(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过滤布将袋内空间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空间。将待测物放置在置物空间并灌入提取液,待流出析出液后可以在取样空间提取析出液,这样可以直接取出析出液,具有方便快捷、检测安全可靠、样品污染小、检测成本低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说明图(袋口打开);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说明图(物体装袋后);图3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开口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开口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1:一种样品袋,包含有袋体和袋口,如图1、5所示,所述的袋口为虚线封口4 ;袋体包含有第一塑料薄膜2和第二塑料薄膜3,所述样品袋的第一塑料薄膜2和第二塑料薄膜3的左右两侧和底侧是紧贴固定连接。在袋体外侧且靠近袋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封口条21,第一封口条21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塑料薄膜2紧贴固定;在第一封口条21和第一塑料薄膜2之间的设置有第一金属丝22,第一金属丝22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封口条21相对应;在第二塑料薄膜3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封口条21相对应的第二封口条31和与第一金属丝22相对应的第二金属丝32,第二封口条31与第二塑料薄膜3紧贴固定,第二金属丝32设置在第二封口条31与第二塑料薄膜3之间;第一封口条21、第一金属丝22和第二封口条31、第二金属丝32分别从袋体的左右两侧边各延伸出一段距离,第一封口条21和第二封口条31的外延部分相互紧贴固定,第一封口条21和第二封口条31的外延部分之间包含有第一金属丝22和第二金属丝32的外延部分;在第二封口条31和第一封口条21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拉耳6,拉耳6的一部分粘接固定在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之间。所述的第一金属丝22和第二金属丝32是铅丝。如图4所示,所述的样品袋包含有过滤布7,过滤布7置于袋体内将样品袋的内部空间分成置物空间5、取样空间I。所述的过滤布7的周边和第一塑料薄膜2与第二塑料薄膜3的周边相互紧贴固定,并留一边作为袋口,过滤布7两侧的空间为样品袋的置物空间5和取样空间I。如图1、2、4所示,将样品袋沿虚线封口 4撕裂开,用拉耳6将样品袋的袋口拉开,将待测物放入置物空间5后将样品袋的袋口合拢;把封口条向下翻转3到5次后,将第一封口条21和第二封口条31的外延部分向袋体合拢。将第一封口条21和第二封口条31的外延部分向袋体两侧展开,将封口条向上翻转直到露出袋口,用拉耳6将袋口拉开,在置物空间5灌入提取液,待流出析出液后可以在取样空间I提取析出液。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唯一不同是:一种样品袋,如图1、2、3所示,所述的过滤布7的左右两侧边与第一塑料薄膜2和第二塑料薄膜3的一侧边相互紧贴固定;过滤布7的周边和第一塑料薄膜2与第二塑料薄膜3的周边相互紧贴固定,并留一边作为袋口,过滤布7两侧的空间为样品袋的置物空间5、取样空间I。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其余部分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样品袋,包含有袋体和袋口,其特征是,所述的袋口为虚线封口(4);袋体包含有第一塑料薄膜(2)和第二塑料薄膜(3),在袋体外侧且靠近袋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封口条(21),第一封口条(21)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塑料薄膜(2)紧贴固定;在第一封口条(21)和第一塑料薄膜(2)之间的设置有第一金属丝(22),第一金属丝(22)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封口条(21)相对应;在第二塑料薄膜(3)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封口条(21)相对应的第二封口条(31)和与第一金属丝(22 )相对应的第二金属丝(32 ),第二封口条(31)与第二塑料薄膜(3)紧贴固定,第二金属丝(32)设置在第二封口条(31)与第二塑料薄膜(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样品袋,包含有袋体和袋口,其特征是,所述的袋口为虚线封口(4);袋体包含有第一塑料薄膜(2)和第二塑料薄膜(3),在袋体外侧且靠近袋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封口条(21),第一封口条(21)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塑料薄膜(2)紧贴固定;在第一封口条(21)和第一塑料薄膜(2)之间的设置有第一金属丝(22),第一金属丝(22)横向设置并且与第一封口条(21)相对应;在第二塑料薄膜(3)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封口条(21)相对应的第二封口条(31)和与第一金属丝(22)相对应的第二金属丝(32),第二封口条(31)与第二塑料薄膜(3)紧贴固定,第二金属丝(32)设置在第二封口条(31)与第二塑料薄膜(3)之间;第一封口条(21)、第一金属丝(22)和第二封口条(31)、第二金属丝(32)分别从袋体的左右两侧边各延伸出一段距离,第一封口条(21)和第二封口条(31)的外延部分相互紧贴固定,第一封口条(21)和第二封口条(31)的外延部分之间包含有第一金属丝(22)和第二金属丝(32)的外延部分;在第二封口条(31)和第一封口条(21)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拉耳(6),拉耳(6)的一部分粘接固定在封口条和塑料薄膜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