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停止纺丝装置中的粗纱供应的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283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5:26
一种设备(10),用于在牵伸区(A)的输出侧的纱线(11)断裂之后停止纺丝或捻接装置中的粗纱供应,该设备(10)包括至少一对前辊(3、4)和一对后辊(1、2),由此在正常运行时,粗纱(13)通过一对喂入辊自输入侧递送,并且在牵伸区(A)中形成为所述纱线(11),并且由此在纱线(11)断裂之后停止递送粗纱,停止设备(10)包括具有感知销8的机械感知杆(7),该感知销(8)反复地与所述纱线(11)接触,并且所述感知杆(7)枢转地安装在枢转轴(X)上,其中,所述感知杆(7)具有与所述感知杆(7)相对的释放杆(9),该释放杆(9)具有与弹簧加载的夹持设备(12)接合的纵向释放部分(9a),从而在装置正常运行时,所述夹持设备(12)打开,而在纱线(11)断裂之后,所述夹持设备(12)通过所述感知杆(7)和所述释放杆(9)绕所述枢转轴(X)的联合枢转运行而闭合,以将所述牵伸区(A)的输入侧处的粗纱(13)牢固地夹持在所述后辊(1、2)之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停止纺丝装置中的粗纱供应的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纱线断裂之后停止纺丝或捻接装置中的粗纱供应的设备。这些停止设备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出现纱线断裂之后,防止连续地递送被供应到这种捻接装置的牵伸区的粗纱。停止设备用于将粗纱停止在纺丝装置的牵伸区的后辊之前,从而防止牵伸区的元件损坏并且避免在辊周围形成粗纱材料纤维图。这种纱线的断裂是纺丝机械中的主要问题。不仅中断了连续的纺丝操作,而还降低了纺丝的总效率。在纱线的这种断裂之后,纺丝装置的操作人员不仅需要重新设置粗纱的正确连接,将纺成纱设置在牵伸区的递送端上,通常还需要移除损耗的粗纱材料,在纱线断裂之后,这些粗纱材料已进一步递送到牵伸区的辊中。为了降低由于这种纱线断裂而引起的损坏和效率损失,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若干种类型的设备。
技术介绍
例如,已经在干法纺丝设备中应用了气动停止设备,吸附嘴布置在纱线附近,从而在牵伸区前端出来的并且未形成到纱线中的任何纤维被该吸附嘴收集。因此,这种具有吸附嘴的气动设备防止了纤维或材料绕在牵伸区的递送辊周围。这种类型的气动停止设备的一个缺陷在于:废料的量大大增加,这是由于粗纱的递送未被停止,但材料仅被导向废物容器中。为了重新引入这种废料,纤维必须再次经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准备程序。在干法纺丝工艺中,这种气动设备的另一缺陷在于能耗的增加。气动设备必须随时在纺丝装置的所有纺丝位置上运行。在湿法纺丝领域(举例来说,亚麻纺纱)中,到目前为止,在现有技术中应用了另一种类型的停止设备:首先,其具有机械设备,该机械设备包括多个不同的杆,这些杆布置在牵伸区的入口附近并且用于在进入牵伸区之前直接停止粗纱。这种机械设备的构造更复杂,并且需要纺丝装置的改造。用于停止粗纱的其他机械系统在纱线断裂之后导致喂入辊停止运行。例如,粗纱停止系统是公知的,其通过停止喂入压辊而不停止平行辊来运行。这些系统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封锁喂入辊中的仅一个来运作。然而,这些系统并不十分可靠,并且极难维护。该系统还具有下述缺陷:由于纱线断裂,不止一个纺丝位置中断,其他的平行纺丝位置也必须被停止,直到修复了纱线断裂。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发了具有电子系统(例如压电传感器)的更复杂的停止设备,用于检测纱线断裂并且基于纱线断裂信号的出现做出反应,例如通过切断后辊之后的粗纱。这些电子系统结构复杂,并且在肮脏且潮湿(有时)的条件下不十分可靠,还需要大量的维护。光学传感器对于灰尘敏感,并且需要将停止系统复杂地集成到纺丝装置的控制装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停止设备的这些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纺丝装置中的纱线断裂后停止粗纱递送的设备,其运作可靠、易于使用、节能,并且在纱线断裂后防止废料增加和纺丝效率降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种停止设备,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纺丝装置,而不需要大幅改变现有结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停止粗纱供应的设备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用于停止纺丝装置中粗纱供应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感知销的机械感知杆,该感知销反复地与纺丝装置牵伸区输出侧处的纱线接触,该感知杆枢转地安装在枢转轴上,其中,该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杆具有与之相对的释放杆,该释放杆具有与弹簧加载夹持设备接合的纵向释放部分,从而在正常运行时,夹持设备打开,而在纱线断裂之后,夹持设备通过所述感知杆和所述释放杆绕所述枢转轴的联合枢转运动而闭合,以将牵伸区的输入侧处的粗纱牢固地夹持在纺丝装置牵伸区的后辊之前。如果纱线在牵伸区的递送端或输出侧断裂,机械夹持设备立即关闭,并且会将粗纱牢固地保持在牵伸区的输入侧。由于牵伸区中的辊的进一步旋转运动,因此粗纱将在牵伸区的输入侧之前断裂,从而防止了粗纱进一步供应到纺丝装置中。由于停止设备的元件是纯机械的,粗纱供应的停止十分可靠。夹持设备以及具有释放杆的感知杆在不使用复杂传感器或控制设备的情况下起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现方式中,夹持设备布置在与牵伸区的入口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即,与后辊相距一定距离。由于夹持设备布置在输入侧上并与牵伸区相距一定距离(不在牵伸区内),因此停止设备的安装不需要对纺丝装置的构造和设计进行任何改变。可以简便地安装设备,而不影响纺丝装置的正常功能。在牵伸区的递送侧(输出侧),感知杆反复地与纱线接触,从而该关键段中的纱线断裂会被感知杆立即感知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可以调整感知接触的频率以及这些接触的压力以适用于所有的纱支。在纱线断裂之后,感知杆与释放杆一起立即以枢转运动移动到下述位置:使得牵伸区输入端的夹持设备被直接激活。通过相对简单的机械元件,形成了令人惊讶的、高效的停止作用。由于感知杆和释放杆直接激活了预载夹持设备,并且未使用若干中间杆和齿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止设备十分可靠,并且不易于受到干扰(例如由于灰尘或其他环境影响)。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止设备的特殊机械设计和构造,该设备不会需要任何额外的能量来保持运行。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气动或电子粗纱停止系统相比,这节约了能源。感知杆和释放杆用于释放预载夹持设备的联合枢转运动具有下述好处:在纱线断裂之后,纺丝装置的操作人员还在纺丝装置的一排大量的纺丝位置中接收到可视指示。与该排纺丝位置中的其他感知杆相比,该感知杆的端部及其感知销将突出,从而立即给出可视指示,指示操作人员需要采取行动并且纠正具体位置中的异常。由于粗纱未被切断,而是被夹持设备(具体地,相应的偏心夹持元件)主动地夹持,从而更加易于实现恢复正常运行。操作人员不需要寻找粗纱端,而可以直接地拿起夹持的粗纱端,将其重新引入到牵伸区中并且将其与输出侧处已经牵伸的纱线连接。因此,停止设备的处理十分简单,而且极其可靠。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止设备的机械构造和形式(其中,感知销和感知杆位于牵伸区的输出侧,夹持设备位于输入侧)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停止设备也可以安装在现有的纺丝装置上。不需要对纺丝装置的牵伸区进行任何改变。由于专门设计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止设备,使得没有组件位于牵伸区的区域中,从而该停止设备可以简单地连接到纺丝机器的现有框架或驱动轴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停止设备的感知杆和释放杆具有基本上为L形的整体形式和/或将感知销提供为分离的且可更换的元件。L形具有如下优势:停止设备可以安装在牵伸区的后方,并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纺丝装置的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感知杆和释放杆形成在单件元件中,例如通过塑料材料或类似材料的模制。杆的单件构造具有如下优势:设备仅需要数量减少的不同元件和移动部件。然而,感知杆和释放杆与预载夹持设备一起在纱线断裂之后提供了十分可选且快速的停止动作。停止设备的部件的数量减少也具有设备更不容易损坏的优势。万一仍然出现部件中的一个损坏的情况,由于停止设备可以从机器的外部轻易地进入,可以轻易地用新部件将损坏的部件更换。通过分离且可更换元件形式的感知销,可以根据需要容纳纱线的所有不同位置。可以以不同的形状和尺寸提供感知销,以使其位置适应纺丝框架的不同设计。可以通过交换感知杆后侧上的反平衡或其位置来修正感知销的不同尺寸和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夹持设备包括两个相对的起相反作用的偏心夹具,它们枢转地安装在粗纱的两侧,从而通过牵伸区中的辊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10),用于在牵伸区(A)的输出侧的纱线(11)断裂之后停止纺丝或捻接装置中的粗纱供应,该设备(10)包括至少一对前辊(3、4)和一对后辊(1、2),由此在正常运行时,粗纱(13)通过一对喂入辊自输入侧递送,并且在牵伸区(A)中形成为所述纱线(11),并且由此在纱线(11)断裂之后停止递送粗纱,停止设备(10)包括具有感知销(8)的机械感知杆(7),该感知销(8)反复地与所述纱线(11)接触,并且所述感知杆(7)枢转地安装在枢转轴(X)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杆(7)具有与所述感知杆(7)相对的释放杆(9),该释放杆(9)配备有与弹簧加载的夹持设备(12)接合的纵向释放部分(9a),从而在装置正常运行时,所述夹持设备(12)打开,而在纱线(11)断裂之后,所述夹持设备(12)通过所述感知杆(7)和所述释放杆(9)绕所述枢转轴(X)的联合枢转运行而闭合,以将所述牵伸区(A)的输入侧处的粗纱(13)牢固地夹持在所述后辊(1、2)之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06 EP 11003755.31.一种设备(10),用于在牵伸区(A)的输出侧的纱线(11)断裂之后停止纺丝或捻接装置中的粗纱供应,该设备(10)包括至少一对前辊(3、4)和一对后辊(1、2),由此在正常运行时,粗纱(13)通过一对喂入辊自输入侧递送,并且在牵伸区(A)中形成为所述纱线(11),并且由此在纱线(11)断裂之后停止递送粗纱,停止设备(10)包括具有感知销(8)的机械感知杆(7),该感知销(8)反复地与所述纱线(11)接触,并且所述感知杆(7)枢转地安装在枢转轴(X)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杆(7)具有与所述感知杆(7)相对的释放杆(9),该释放杆(9)配备有与弹簧加载的夹持设备(12)接合的纵向释放部分(9a),从而在装置正常运行时,所述夹持设备(12)打开,而在纱线(11)断裂之后,所述夹持设备(12)通过所述感知杆(7)和所述释放杆(9)绕所述枢转轴(X)的联合枢转运行而闭合,以将所述牵伸区(A)的输入侧处的粗纱(13)牢固地夹持在所述后辊(1、2)之前。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杆(7)和所述释放杆(9)具有实质上L形的整体形式,并且所述感知销(8)配备作为分离和可更换的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设备(12)包括枢转地安装在粗纱(13)两侧上的两个相对的作用相反的偏心夹具(12a、12b),从而所述纱线(11)的拉力将自动地增大所述夹持设备(12)的夹持效果。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设备(12)具有预载弹簧,用于在通过所述释放杆(9)的所述释放部分(9a)完成释放之后自动闭合夹具。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贝托·麦克莱蒂
申请(专利权)人: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