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上安装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特别是一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针对现有儿童安全座椅缺乏有效侧面防护,单纯依靠柔性海绵等柔性包裹物无法真正减缓侧面碰撞或挤压力,易对座椅上的孩童造成伤害的安全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设于座椅本体两侧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各自连接一个形状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左、右挡板上分别增加连接一个和挡板外形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替代现有常规的海绵包裹物,作为外侧的防护层减缓来自侧面的意外碰撞或挤压力,保护坐在儿童安全座椅内的孩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上安装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特别是一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针对现有儿童安全座椅缺乏有效侧面防护,单纯依靠柔性海绵等柔性包裹物无法真正减缓侧面碰撞或挤压力,易对座椅上的孩童造成伤害的安全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设于座椅本体两侧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各自连接一个形状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左、右挡板上分别增加连接一个和挡板外形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替代现有常规的海绵包裹物,作为外侧的防护层减缓来自侧面的意外碰撞或挤压力,保护坐在儿童安全座椅内的孩童。【专利说明】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上安装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特别是一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市场上常见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结构通常包括中间的座椅本体和装于椅身上的头靠、椅身左、右两侧的挡板以及椅身下面的底座,有些椅身左、右两侧的挡板还可以相对椅身做上下升降或斜向伸缩开合以适应儿童身高变化。由于这些挡板均为刚性结构,当儿童安全座椅受到侧面的外力冲击时挡板缺乏足够的缓冲减震功效,虽然左、右两侧的挡板外还会包上泡沫海绵等柔性包裹物,这些填充物在安装时容易分布不均,在安全座椅长期使用中也会松动移位,对来自侧向的外力冲击减震效果很有限,当儿童安全座椅突遇侧面碰撞挤压时,现有结构的安全座椅无法有效防护坐在椅子上的孩童,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儿童安全座椅缺乏有效侧面防护,单纯依靠柔性海绵等柔性包裹物无法真正减缓侧面碰撞或挤压力,易对座椅上的孩童造成伤害的安全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座椅可以有效防护侧面,减缓来自侧面的碰撞或挤压力,保护坐在儿童安全座椅内的孩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设于座椅本体两侧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各自连接一个形状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不用在左、右挡板上的海绵包裹物,通过连接一个和挡板外形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作为外侧的防护层减缓来自侧面的意外碰撞或挤压力,保护坐在儿童安全座椅内的孩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弹性减震装置包括和左、右挡板对接固定的底板、与底板活动连接的外护板,外护板的形状和左、右挡板匹配,底板和外护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底板和外护板并使两者之间保持可变的弹性间隙。由于外护板和底板活动连接,两者之间通过一弹性件保持弹性间隙,外护板在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时弹性间隙变小,外护板向内收进即移动靠近底板,压缩弹簧使弹簧变形来缓冲减震,降低对人的伤害,当外力消失时弹簧复位重新伸长推动外护板向外展开,原来变小的弹性间隙重新增大;底板的作用是弹性减震装置和儿童安全座椅的对接固定。所述的外护板和底板的对接面上设有若干凸出的横柱,底板的对接面上延伸设置和横柱对应的凸出的敞口横套管,横柱长度大于横套管内侧深度,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位于横套管中并套于横柱上,弹簧的两端弹性抵触横套管的底面和横柱尾端的外护板表面,横套管内径尺寸和弹簧匹配,横套管的底面上开有穿透底板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形状和横柱的截面匹配,横柱端部穿过限位槽后穿设一螺钉,所述螺钉穿过一个尺寸大于限位槽的垫片拧入横柱端部。通过螺钉将底板和外护板两者连接起来;底板上的横套管用于容纳放置弹簧,让弹簧一端能够通过抵触横套管底面来抵触底板;弹簧同时套在外护板上的横柱上抵触外护板,横柱可以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弹簧压缩时的扭曲变形,横柱端部用于拧螺钉;限位槽形状和横柱截面匹配,可以在外护板相对底板弹性移动时起到引导限位的作用,横柱相对限位槽进出滑移;螺钉上的垫片尺寸大于限位槽,当外护板在弹簧作用下向外展开,此时横柱移动到行程一头时垫片能够抵住限位槽,避免横柱继续移动脱离限位槽,造成外护和底板的脱离,当外护板遇到碰撞或挤压向内收进,此时横柱反向移动压缩弹簧,垫片不会影响横柱相对限位槽滑移;横柱长度大于横套管内侧深度,横套管端面可以对外护板的弹性位移进行限位,外护板不受外力时,外护板不顶着横套管端面,当外护板受到外力产生弹性位移,横柱尾端的外护板顶着横套管端面时,外护板就无法继续弹性位移。所述的横柱截面呈十字形,限位槽为对应横柱的十字槽。十字形截面的横柱结构稳定,而且弹簧套于横柱上居中定位更好,可以有效确保弹簧在压缩时只能沿着轴向伸缩,不易产生径向的弯曲变形。所述的垫片位于底板表面上开设的内凹沉头孔中。内凹沉头孔可以使得螺钉和垫片内凹于底板表面安装,利用沉头孔的深度提供外护板弹性位移的空间,避免螺钉端部凸出底板表面,影响底板和座椅本体上的左、右挡板安装固定。所述的外护板上的若干横柱自上而下呈左右交错设置,底板上的横套管和横柱逐一对应。横柱自上而下左右交错分布,可以使得外护板和底板受力均匀分散,外护板在弹性位移时更平稳。所述的底板容纳于外护板中,底板上环绕周缘设折边,底板上沿折边设置和折边等高的安装座,底板通过螺钉和左、右挡板固定,安装座上开有对应螺钉的安装孔。折边可以延伸加强安装座的强度,安装座可以利用折边的支撑安装螺钉更稳固。所述的外护板的外表面上紧贴设置一层软胶层,所述软胶层表面设若干凸起的防滑粒。软胶层上凸起的防滑粒可以在碰撞时起到减震防滑的作用。所述的软胶层通过注塑贴合于外护板的外表面,外护板的贴合面上开有和软胶层嵌合匹配的凹槽,软胶层的贴合面上环绕软胶层的周缘设若干定位凸起,凹槽底面上开设等量的定位通孔和定位凸起插接匹配。软胶层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贴合于外护板上,凹槽是为了方便注塑贴合制造,环绕软胶层周缘的定位凸起和凹槽底面上的定位通孔插接配合,软胶层固定更牢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左、右挡板上分别增加连接一个和挡板外形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替代现有常规的海绵包裹物,作为外侧的防护层减缓来自侧面的意外碰撞或挤压力,保护坐在儿童安全座椅内的孩童,有效克服现有儿童安全座椅依靠柔性海绵等柔性包裹物减缓侧面碰撞或挤压力带来的安全隐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本专利技术中的弹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4:本专利技术中的弹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5:弹性减震装置碰撞挤压前示意图。图6:弹性减震装直碰撞挤压后不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中的外护板和软胶层贴合示意图。图中:1.座椅本体、2.左挡板、3.右挡板、4.底板、5.外护板、6.横柱、7.横套管、8.弹簧、9.限位槽、10.螺钉、11.垫片、12.沉头孔、13.通孔、14.安装座、15.安装孔、16.折边、17.软胶层、18.防滑粒、19.定位凸起、20.定位通孔、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7所不,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I和设于座椅本体两侧的左挡板2和右挡板3,左挡板2和右挡板3上各自连接一个形状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所述弹性减震装置包括和左、右挡板2,3对接固定的底板4、与底板活动连接的外护板5,外护板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侧面防护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和设于座椅本体两侧的左挡板(2)和右挡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挡板(2)和右挡板(3)上各自连接一个形状匹配的弹性减震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盾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