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该触控笔头装设于一笔杆上,利用触控笔头供接触一触控面板以操作外部电子设备,其主要以触控笔头与触控件为主要结构,其中触控笔头形成一连接部,触控件形成一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对接部,该对接部界定有一触控圆盘,借此让该触控件与该触控笔头透过该连接部与该对接部相嵌合而转动并改变不同角度,同时因连接部与对接部以嵌合方式固定,因此可达到触控件可更换的便利性;况且由于对接部及触控圆盘均为软性材质,因此在书写时大大降低了敲击屏幕的声音,也减少了电子设备被敲震所造成的损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该触控笔头装设于一笔杆上,利用触控笔头供接触一触控面板以操作外部电子设备,其主要以触控笔头与触控件为主要结构,其中触控笔头形成一连接部,触控件形成一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对接部,该对接部界定有一触控圆盘,借此让该触控件与该触控笔头透过该连接部与该对接部相嵌合而转动并改变不同角度,同时因连接部与对接部以嵌合方式固定,因此可达到触控件可更换的便利性;况且由于对接部及触控圆盘均为软性材质,因此在书写时大大降低了敲击屏幕的声音,也减少了电子设备被敲震所造成的损害。【专利说明】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
本技术关于一种触控笔,可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而导致握持角度改变,进而准确地控制触控点,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同时便于更换触控件的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
技术介绍
由于触控面板提供使用者较为直接的操作方式,因此相当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普及的触控面板主要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以及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必须使基板产生形变才可侦测到触摸的坐标,因此,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基板容易因反复形变而损毁,进而使电阻式触控面板失去功能。至于,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均匀交叉分布的若干电极,当该触控面板被外界接地导体(如人的手指、感应笔等)触碰时,被触碰到的电极的自电容以及交叉处的互电容都会发生变化,依据发生变化的电极或交叉处的位置即可获得经由触碰产生的电讯反应。就电容式触控面板而言,可多点触控的特性提供更人性化的操作模式而使得电容式触控面板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不过,电容式触控面板必须以导体材质触碰触控面板以进行操作,因而使用者无法带着手套或是以非导体材质进行操作。因此,一般使用电容式触面板时,除了以使用者的手指触碰以人体的微小电流变化达到感应的目的之外,还会搭配一前端具有导电材质的触控笔,利用触控笔前端的导电片接触触控屏幕以达到小区域范围的碰触感应效果。再者,由于触控笔的导电片与笔杆属于不同的材质,常见的现有制造方式多锁固或黏着的方式将导电片安装于笔杆前端,或是以射出包覆成型的方式将导电片一体成型于该笔杆前端;惟,类似现有锁固的组装方式相对较为麻烦,另外类似现有黏着组装方式或射出包覆成型方式,则无法供使用者更换或更新导电片。一般使用者习惯使用有笔尖、外型类似笔的触控笔,然而,市面上则推出一种主要是利用一笔头与一触控圆盘组合而成的电容触控笔,惟,前述笔头与触控圆盘的接合处为固定结构,因此在使用上无法任意改变使用角度,在角度上的变化则会有所受限,导致触控反应失效,及准确率下降的缺失,因此亦有业者针对此结构进行改良,其改良方式主要是在笔头与触控圆盘之间利用弹簧方式做结合,使得笔头与触控圆盘在使用时很容易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而导致握持角度改变,进而准确地控制触控点,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惟,随着使用次数及时间的增加,弹簧的弹性效果减低而导致控制触控圆盘触控点的效果降低,不仅如此,若不小心拉扯到触控圆盘则会导致弹簧变形使得整只触控笔报销,再者,若触控圆盘使用过久耗损时,此种方式的结构亦无法直接更换触控圆盘。特别是现有的触控笔细微6?8mm黑色触控笔,往往无法精准地连接到上一次最后一次的笔触位置,尤其是绘图时而造成误差。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触控笔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而导致握持角度改变,进而准确地控制触控点,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同时便于更换触控件的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该触控笔头装设于一笔杆上,并供接触一触控面板以操作外部电子设备,其包括:该触控笔头形成一连接部;及一可替换式的触控件,其形成一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对接部,该对接部界定有一触控圆盘,借此让该触控件与该触控笔头透过该连接部与该对接部相嵌合而转动并改变不同角度,且构成触控件的对接部及触控圆盘为可替换式。上述触控笔头为透明触控笔头。上述对接部为软性材质的圆球态样。上述连接部为一凹槽,该凹槽包覆该对接部。上述连接部为圆球态样。上述对接部为一凹槽,该凹槽包覆该连接部。上述触控件位于该对接部处形成一供装设一缓冲体的容置槽,该缓冲体供该连接部抵触。上述触控圆盘下方设置一供接触该触控面板的导电片。上述对接部为软性结构。上述外部电子设备为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式笔电或触摸屏。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借此让该触控件与该触控笔头透过该连接部与该对接部相嵌合而转动并改变不同角度;况且触控件上的对接部及透明触控圆盘均为软性材质,可降低屏幕被敲击时的声音及减少电子设备敲震所造成的损害,尤其是替换容易;且触控笔头为透明材质,更能帮助使用者精准地去连接到上一次最后一次的笔触位置继续操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笔杆l、la 触控笔头2、2a 连接部20、20a触控件3、3a 对接部30、30a 触控圆盘32、32a缓冲体34a 导电片36a。【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及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头,该触控笔头2装设于一笔杆I上,利用触控笔头2供接触一触控面板(图面未示)以操作外部电子设备(图面未示)(可为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式笔电或触摸屏),其主要以触控笔头2与触控件3为主要结构,该触控笔头2形成一连接部20 ;及一触控件3,其形成一与该连接部20相连接的对接部30,该对接部界定有一触控圆盘32,借此让该触控件3与该触控笔头2透过该连接部20与该对接部30相嵌合而转动并改变不同角度。延续前述结构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对接部30为圆球态样,而连接部20为一凹槽,该凹槽局部包覆该对接部30,由于连接部20的凹槽范围会包覆到对接部30 (圆球态样)邻近触控件3的位置,因此在转动时连接部20与对接部30不易脱离,同时对接部30及触控圆盘32为软性材质的结构且具有弹性,借此可让使用者易于更换触控件3。再者,触控圆盘32本身为导体材质,因此可以微小电流变化而达到感应的目的。另,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及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该触控笔头2a装设于一笔杆Ia上,利用触控笔头2a供接触一触控面板(图面未示)以操作外部电子设备(图面未示)(可为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式笔电或触摸屏),其主要以触控笔头2a与触控件3a为主要结构,该触控笔头2a前端形成一连接部20a ;及一触控件3a,其形成一与该连接部20a相连接的对接部30a,该对接部30a界定有一触控圆盘32a,借此让该触控件3a与触控笔头2a透过连接部20a与该对接部30a相嵌合而转动并可随意改变不同角度。延续前述结构所述,本实施例为另一种结构态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替换圆盘式触控笔,该触控笔头装设于一笔杆上,并供接触一触控面板以操作外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该触控笔头形成一连接部;及一可替换式的触控件,其形成一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对接部,该对接部界定有一触控圆盘,借此让该触控件与该触控笔头透过该连接部与该对接部相嵌合而转动并改变不同角度,且构成触控件的对接部及触控圆盘为可替换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招旗,
申请(专利权)人:圆凯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