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原水进口、一净水出口和一废水出口,并包括一滤芯组件、一RO膜滤芯和一活性碳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处理系统,通过对于水路和控制方式的改进,达到水路简单、控制灵敏、整机故障率低等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普通水龙头实现控制功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可应用在管线机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原水进口、一净水出口和一废水出口,并包括一滤芯组件、一RO膜滤芯和一活性碳滤芯。本技术的水处理系统,通过对于水路和控制方式的改进,达到水路简单、控制灵敏、整机故障率低等优点。同时本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普通水龙头实现控制功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可应用在管线机上。【专利说明】—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水处理系统主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来控制系统的启动与关闭:①逆止阀和高压开关相配合、②双启闭水龙头。在第①种逆止阀和高压开关相配合的控制方法中,由于逆止阀保压性能不稳定,且高压开关的动作值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采用该控制方法的水处理系统存在机器频繁启动、不能正常关闭、整机故障率高等问题。在第②中双启闭水龙头的控制方法中,在系统停止时,增压泵会有短暂的空转时间,这使得整机震动较大;同时,由于需要必须采用双启闭水龙头,使得该系统不能接管线机,这大大限制了此类水处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水处理系统,具有水路简单、控制灵敏、整机故障率低等优点,同时可以采用普通水龙头实现控制功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应用在管线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水处理系统,通过对于水路和控制方式的改进,达到水路简单、控制灵敏、整机故障率低等优点,同时本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普通水龙头实现控制功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可应用在管线机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原水进口、一净水出口和一废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原水进口流体连接;一 RO膜滤芯,所述RO膜滤芯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组件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出口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的另一端通过一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与一后置活性碳滤芯流体连接;一活性碳滤芯,所述后置活性碳滤芯的一端与所述RO膜滤芯连接;所述后置活性碳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净水出口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滤芯组件通过一低压阀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原水进口流体连接。较优选地,所述低压阀为一常开低压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RO膜滤芯的一端通过一第一电磁阀和一变压器与所述滤芯组件流体连接。较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一常闭电磁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O膜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之间还设有一逆止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O膜滤芯的另一端通过一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出口流体连接。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具有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所述滤芯组件的进水端通过一低压阀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原水进口流体连接;一 RO膜滤芯,所述RO膜滤芯具有一进水端、一净水出水端和一废水出水端;所述RO膜滤芯的进水端通过一增压泵和一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滤芯组件的出水端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的废水出水端通过一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出口流体连接;一活性碳滤芯,所述活性碳滤芯具有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所述活性碳滤芯的进水端通过一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和一逆止阀与所述RO膜滤芯的净水出水端流体连接;所述活性碳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净水出口连接;其中,所述低压阀为一常开低压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一常闭电磁阀。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电控板,所述低压阀、第一电磁阀、增压泵、第二电磁阀和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PP棉滤芯和至少一个颗粒活性碳滤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提到的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目前有市售的装置。本技术的水处理系统,通过对于水路和控制方式的改进,达到水路简单、控制灵敏、整机故障率低等优点。同时本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普通水龙头实现控制功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可应用在管线机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一7jC处理系统;101—水处理系统的原水进口 ;102—水处理系统的净水出口 ;103—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出口;2—低压阀;3—滤芯组件;31—滤芯组件的进水端;32—滤芯组件的出水端;301—第一 PP棉滤芯;302—颗粒活性碳滤芯;303—第二 PP棉滤芯;4一第一电磁阀;5—增压泵;51—变压器;6—RO 膜滤芯;61—RO膜滤芯的进水端;62 — RO膜滤芯的净水出水端;63 — RO膜滤芯的废水出水端;7—逆止阀;8—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9一活性碳滤芯;91 一活性碳滤芯的进水端;92—活性碳滤芯的出水端;IO—第二电磁阀;11一电控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旨在解释而非限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所述水处理系统I具有一原水进口 101、一净水出口 102和一废水出口 103。所述水处理系统I包括:一滤芯组件3、一 RO膜滤芯6和一活性碳滤芯9。所述滤芯组件3具有一进水端31和一出水端32,并包括:一第一 PP棉滤芯301、一颗粒活性碳滤芯302和一第二 PP棉滤芯303。所述第一 PP棉滤芯301、颗粒活性碳滤芯302和第二 PP棉滤芯303均具有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并依次顺序排列。因此,所述第一PP棉滤芯31的进水端形成所述滤芯组件3的进水端31,而所述第二 PP棉滤芯303的出水端形成所述滤芯组件3的出水端32。所述RO膜滤芯6具有一进水端61、一净水出水端62和一废水出水端63。所述活性碳滤芯9具有一进水端91和一出水端92。如图1所示的,所述滤芯组件3的进水端31通过一低压阀2与所述水处理系统I的原水进口 101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6的进水端61通过一增压泵5和一第一电磁阀4与所述滤芯组件3的出水端32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6的废水出水端63通过一第二电磁阀10与所述水处理系统I的废水出口 103流体连接。所述活性碳滤芯9的进水端91通过一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8和一逆止阀7与所述RO膜滤芯6的净水出水端62流体连接;所述活性碳滤芯9的出水端92与所述水处理系统I的净水出口 102流体连接。所述低压阀2为一常开低压阀、所述第一电磁阀4为一常闭电磁阀,所述增压阀5可以通过一变压器51与常规电源连接。所述水处理系统I还包括一电控板11,所述低压阀2、第一电磁阀4、增压泵5、第二电磁阀10和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8分别与所述电控板11电连接。为了便于控制,所述变压器51也与所述电控板11电连接。如图1中各箭头所示的,原水依次经过低压阀2、第一 PP棉滤芯301、颗粒活性碳滤芯302、第二 PP棉滤芯303、第一电磁阀4和增压泵5后,进入RO膜滤芯6。过滤获得的净水经所述RO膜滤芯6的净水出水端62、逆止阀7和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8进入活性碳滤芯9,并在过滤后经所述活性碳滤芯9的出水端92排入所述水处理系统I的净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罐橱下式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原水进口、一净水出口和一废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原水进口流体连接;一RO膜滤芯,所述RO膜滤芯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组件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出口流体连接;所述RO膜滤芯的另一端通过一常闭型低压感应开关与一后置活性碳滤芯流体连接;一活性碳滤芯,所述后置活性碳滤芯的一端与所述RO膜滤芯连接;所述后置活性碳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净水出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丁坤,
申请(专利权)人:溢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溢泰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林庆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