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引水单元,用以引导海水;一个海水蓄存单元,包括:一个蓄水井,用以蓄存所述引水单元引入的海水,一个蓄水封盖,用以封闭所述蓄水井,以及一个导热元件,用以与所述蓄水封盖连结且伸入所述蓄水井;一个传送单元,插设于所述蓄水封盖且用以传送所述蓄水井中蒸发的水蒸汽并凝结成水滴;一个淡水蓄存单元,用以接收并蓄存所述传送单元中的水滴;及一个密闭单元,用以密闭所述淡水蓄存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循换特性(例如:蒸发、凝结等效应),有效将海水淡化来得到淡水,且利用多个海水淡化系统的组合方式,可以有效输送淡水离海滨较远的地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本技术包括一个引水单元,用以引导海水;一个海水蓄存单元,包括:一个蓄水井,用以蓄存所述引水单元引入的海水,一个蓄水封盖,用以封闭所述蓄水井,以及一个导热元件,用以与所述蓄水封盖连结且伸入所述蓄水井;一个传送单元,插设于所述蓄水封盖且用以传送所述蓄水井中蒸发的水蒸汽并凝结成水滴;一个淡水蓄存单元,用以接收并蓄存所述传送单元中的水滴;及一个密闭单元,用以密闭所述淡水蓄存单元。本技术利用水循换特性(例如:蒸发、凝结等效应),有效将海水淡化来得到淡水,且利用多个海水淡化系统的组合方式,可以有效输送淡水离海滨较远的地区。【专利说明】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将影响很大一部分世界人口的。即使到了今天,在全球的许多地区是干的,世界其他受灾地区的供水被切断。事实上,在许多国家,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恶劣的环境控制,水源盐碱化或污染增多,饮用水供应预计将下降。而且,一般的海水淡化系统将海水淡化后只是将其留在原地,并不会输送至另一个地方,人们还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来输送淡水,所需的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本技术包括一个引水单元,所述引水单元包括一个用以引导海水流入海水蓄存单元的引水通道,及一个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引水通道的引水闸门。一个海水蓄存单元,包括:一个蓄水井,用以蓄存所述引水单元引入的海水;一个蓄水封盖,用以封闭所述蓄水井;以及一个导热元件,用以与所述蓄水封盖连结且伸入所述蓄水井,所述蓄水封盖与所述导热元件皆为一个比热低(例如:金属)的材料所制成。一个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一个插设于所述蓄水封盖的第一传送管路、一个与所述第一传送管路连接的第二传送管路,及一个与所述第二传送管路连接的第三传送管路。一个淡水蓄存单元,用以接收并蓄存所述传送单元中的水滴。及一个密闭单元,用以密闭所述淡水蓄存单元。此外,本技术还包括一聚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蓄水封盖周遭,可以有效将附近环境的热量有效聚集并投射至所述蓄水封盖上,以加强所述蓄水封盖的吸热效率。较佳地,所述聚热单元至少是一个集光镜,并用以将太阳所散发的光能有效聚焦于所述蓄水封盖上。本技术的两个海水淡化系统组合,可以有效将淡化后的淡水传送至距离海滨较远的内陆地区。将第一海水淡化系统的淡水蓄存单元与第二海水淡化系统的引水通道连接,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海水淡化系统的淡水输送至第二海水淡化系统的蓄水井中储存。由于所述第一海水淡化系统的淡水蓄存单元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海水淡化系统的蓄水井的高度,因此,由所述第一海水淡化系统将淡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海水淡化系统,是可以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无须再增加其他的能源消耗(例如:抽水马达等),将淡化后的淡水传递至距离海滨较远的内陆地区。因此利用多个海水淡化系统的组合方式,以达到既可有效输送淡水,又可不增加额外的能源消耗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将海水淡化并传输至需要的地方,为社会节省有 限的淡水资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两个海水淡化系统组合后的示意图。图中1.引水单元,2.海水蓄存单元,3.传送单元,4.淡水蓄存单元,5.密闭单元,6.隔热单元,7.聚热单元,8.引水通道,9.引水闸门,10.蓄水井,11.蓄水封盖,12.导热兀件,13.第一传送管路,14.第二传送管路,15.第三传送管路,16.第一海水淡化系统,17.第二海水淡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其包含:一个引水单元1、一个海水蓄存单元2、一个传送单元3、一个淡水蓄存单元4、一个密闭单元5、一个隔热单元6,及一个聚热单元7。所述引水单元I包括一个用以弓I导海水流入海水蓄存单元2的引水通道8,及一个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引水通道8的引水闸门9。所述海水蓄存单元2包括一个用以蓄存由所述引水通道8引入海水的蓄水井10、一个用以将所述蓄水井10封闭的蓄水封盖11,及一个与所述蓄水封盖11连结且伸入所述蓄水井10的导热元件12,较佳地,所述蓄水封盖11与所述导热元件12皆为一个比热低(例如:金属)的材料所制成。所述传送单元3包括一个插设于所述蓄水封盖11的第一传送管路13、一个与所述第一传送管路13连接的第二传送管路14,及一个与所述第二传送管路14连接的第三传送管路15。当所述蓄水井10中所蓄存的海水蒸发为水蒸汽后,水蒸汽将进入第一传送管路13中,由于所述第二传送管路14的温度远低于所述第一传送管路13的温度,所以当第一传送管路13中的水蒸汽上升至高点(所述第一传送管路13与所述第二传送管路14交界处)时,水蒸汽会因为温差导致凝结成水滴,且凝结后的水滴将经由第三传送管路15流入至淡水蓄存单元4中。较佳地,所述第二传送管路14是一个冷凝管。当所述蓄水井10蓄存有一定水量后,所述引水闸门9关闭以避免过多的海水流入,此外,所述淡水蓄存单元4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三传送管路15时,此时,由蓄水井10、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传送管路13、14、15将构成一个封闭式低压环境,本技术的低压环境将可有效降低蓄水井10中海水的沸点,进而提高海水的蒸发效率。所述密闭单元5将所述淡水蓄存单元4封闭,使得其中蓄存的淡水不致因蒸发效应而散失,而所述隔热单元6将所述密闭单元5封闭,以有效隔绝周遭环境的热能。此外,所述聚热单元7设置在所述蓄水封盖11周遭,可以将附近环境的热量有效聚集并投射至所述蓄水封盖11上,以加强所述蓄水封盖11的吸热效率。较佳地,所述聚热单元7是至少一个集光镜,并用以将太阳所散发的光能有效聚焦于所述蓄水封盖11上。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两个海水淡化系统组合,可以有效将淡化后的淡水传送至距离海滨较远的内陆地区。将第一海水淡化系统16的淡水蓄存单元4与第二海水淡化系统17的引水通道8连接,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海水淡化系统16的淡水输送至第二海水淡化系统17的蓄水井10中储存。由于所述第一海水淡化系统16的淡水蓄存单元4的设置高度,相较于所述第二海水淡化系统17的蓄水井10的设置高度更高,因此,由所述第一海水淡化系统16将淡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海水淡化系统17,是可以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无须再增加其他的能源消耗(例如:抽水马达等),将淡化后的淡水传递至距离海滨较远的内陆地区。因此利用多个海水淡化系统的组合方式,以达到既可有效输送淡水,又可不增加额外的能源消耗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包括一个引水单元、一个海水蓄存单元、一个传送单元、一个淡水蓄存单元及一个密闭单元,其特征是:一个引水单元,包括一个引水通道,及一个引水闸门;一个海水蓄存单元,包括一个蓄水井,一个蓄水封盖,以及一个导热元件,用以与所述蓄水封盖连结且伸入所述蓄水井;一个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输送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包括一个引水单元、一个海水蓄存单元、一个传送单元、一个淡水蓄存单元及一个密闭单元,其特征是:一个引水单元,包括一个引水通道,及一个引水闸门;一个海水蓄存单元,包括一个蓄水井,一个蓄水封盖,以及一个导热元件,用以与所述蓄水封盖连结且伸入所述蓄水井;一个传送单元,插设于所述蓄水封盖;一个淡水蓄存单元,用以接收并蓄存所述传送单元中的水滴;及一个密闭单元,用以密闭所述淡水蓄存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