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298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8:09
一种自动给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转运机构和给药机构,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和中空的转轴,转轴的外围与电机的齿轮啮合,转轴的顶部与转盘环形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盘的上表面绕其圆周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的定位区;转盘的中心孔内设有放置药桶的圆盘,圆盘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内部的固定轴;给药机构的出药管安装在药桶上,出药管的出口连接计量泵的输入端,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加药管,加药管的出口与转盘上表面的定位区处于同一圆周上,计量泵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药桶可精确控制给药量,降低人工给药产生的误差;转动机构和给药机构都是自动化运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给药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给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转运机构和给药机构,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和中空的转轴,转轴的外围与电机的齿轮啮合,转轴的顶部与转盘环形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盘的上表面绕其圆周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的定位区;转盘的中心孔内设有放置药桶的圆盘,圆盘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内部的固定轴;给药机构的出药管安装在药桶上,出药管的出口连接计量泵的输入端,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加药管,加药管的出口与转盘上表面的定位区处于同一圆周上,计量泵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药桶可精确控制给药量,降低人工给药产生的误差;转动机构和给药机构都是自动化运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给药效率。【专利说明】一种自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里从药桶往药瓶里给药的时候,一般需要手动操作,需要人工操作出药管一个一个地往药瓶里给药,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一是人工加药存在误差,每个药瓶里的药量都是不一样的;二是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很大,且给药效率很低。这些问题对医院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鉴于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自动给药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给药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给药装置所使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给药量存在误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包括安置有多个药瓶的转运机构和给药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和位于转盘下方的中空的转轴,转轴的外围与电机的齿轮相啮合,转轴的顶部与转盘环形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盘的上表面绕其圆周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的定位区;所述转盘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放置药桶的圆盘,圆盘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内部的固定轴;所述给药机构包括药桶、出药管、计量泵、加药管和控制器,所述出药管安装在药桶上,出药管的出口连接计量泵的输入端,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加药管,加药管的出口与转盘上表面的定位区处于同一圆周上,计量泵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定位区为设置在转盘上表面的凹槽。所述转盘上表面的定位区均匀间隔设置,在转轴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药桶每次的给药量由控制器和计量泵控制,可根据药瓶的容量大小精确的控制给药量,降低了人工给药产生的误差。 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和位于转盘下方的中空的转轴,转轴的外围与电机的齿轮相啮合;转盘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放置药桶的圆盘,圆盘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内部的固定轴;转盘的上表面绕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的定位区。因此当药桶给一个药瓶给药完毕后,转盘由电机驱动转动,在转轴上的角度传感器的作用下,使转盘上的另一个定位区上的药瓶对准加药管的出口进行加药,转动机构和给药机构都是完全自动化运作,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给药效率。定位区为设置在转盘上表面的凹槽,将药瓶的下部放在凹槽内,可有效防止在转盘转动过程中药瓶的脱落,使用更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盘,2、圆盘,3、转轴,4、电机,5、固定轴,6、药瓶,7、加药管,8、控制器,9、计量泵,10、出药管,11、药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包括安置有多个药瓶6的转运机构和给药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I和位于转盘I下方的中空的转轴3,转轴3的外围与电机4的齿轮相啮合,转轴3的顶部与转盘I环形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盘I的上表面绕其圆周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6的定位区;所述转盘I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放置药桶11的圆盘2,圆盘2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3内部的固定轴5 ;所述给药机构包括药桶11、出药管10、计量泵9、加药管7和控制器8,所述出药管10安装在药桶11上,出药管10的出口连接计量泵9的输入端,计量泵9的输出端连接加药管7,加药管7的出口与转盘I上表面的定位区处于同一圆周上,计量泵9的控制端与控制器8连接。所述的定位区为设置在转盘I上表面的凹槽。所述转盘I上表面的定位区均匀间隔设置,在转轴3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8连接。 本技术在使用时,药桶11给药量由控制器8和计量泵9控制,可根据药瓶6的容量大小精确的控制给药量,药桶11里的药液经由出药管10在计量泵9的作用下通过加药管7流入药瓶6内。当药桶11给一个药瓶6给药完毕后,转盘I由电机4驱动而转动,在转轴3上的角度传感器的感应作用下,电机4转动到使转盘I上的另一个定位区上的药瓶6对准加药管7的出口,加药管7上连接有可感应药瓶6的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8连接,传感器感应到药瓶6后,控制器8控制计量泵9开始工作进行加药。转动机构和给药机构都是完全自动化运作,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给药效率。环形的转盘I和中空的转轴3的设置,可使放置药桶11的圆盘2设在环形转盘I的中心孔内,圆盘2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3内部的固定轴5,这样在转轴3和转盘I转动时可以保证固定轴5、圆盘2和药桶11是不动的,保证转动机构和给药机构工作的有序进行。转轴3和固定轴5之间设有轴承,可减少转轴3转动产生的摩擦。【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包括安置有多个药瓶(6)的转运机构和给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I)和位于转盘(I)下方的中空的转轴(3),转轴(3)的外围与电机(4)的齿轮相啮合,转轴(3 )的顶部与转盘(I)环形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盘(I)的上表面绕其圆周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6)的定位区;所述转盘(I)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放置药桶(11)的圆盘(2),圆盘(2)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3)内部的固定轴(5);所述给药机构包括药桶(11)、出药管(10)、计量泵(9)、加药管(7)和控制器(8),所述出药管(10)安装在药桶(11)上,出药管(10)的出口连接计量泵(9)的输入端,计量泵(9)的输出端连接加药管(7),加药管(7)的出口与转盘(I)上表面的定位区处于同一圆周上,计量泵(9)的控制端与控制器(8)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区为设置在转盘(I)上表面的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I)上表面的定位区均匀间隔设置,在转轴(3)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8)连接。【文档编号】B67C3/02GK203382480SQ201320462588【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专利技术者】王彩娥, 张伟民, 任春丽, 赵宏巧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给药装置,包括安置有多个药瓶(6)的转运机构和给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环形的转盘(1)和位于转盘(1)下方的中空的转轴(3),转轴(3)的外围与电机(4)的齿轮相啮合,转轴(3)的顶部与转盘(1)环形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盘(1)的上表面绕其圆周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瓶(6)的定位区;所述转盘(1)的中心孔内设有用于放置药桶(11)的圆盘(2),圆盘(2)的下方连接有位于转轴(3)内部的固定轴(5);所述给药机构包括药桶(11)、出药管(10)、计量泵(9)、加药管(7)和控制器(8),所述出药管(10)安装在药桶(11)上,出药管(10)的出口连接计量泵(9)的输入端,计量泵(9)的输出端连接加药管(7),加药管(7)的出口与转盘(1)上表面的定位区处于同一圆周上,计量泵(9)的控制端与控制器(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娥张伟民任春丽赵宏巧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