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207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7:13
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用于汽车门窗及发动机密封。包括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的L形形状,其中内层和外层厚度为2~3毫米。其有益效果是,具有吸收震动的作用以及良好的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可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性能良好、美观以及阻燃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用于汽车门窗及发动机密封。包括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的L形形状,其中内层和外层厚度为2~3毫米。其有益效果是,具有吸收震动的作用以及良好的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可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性能良好、美观以及阻燃效果好。【专利说明】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
本技术公开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用于汽车门窗及发动机密封。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领域中,密封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密封失效不仅会大幅增加后续维修成本,还可能导致致命的灾难。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多元化、环保化、高性能化和美观化等要求,汽车内饰用密封条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内饰用密封条长期使用表面会积聚污垢和滋生许多细菌,对此采用一般湿布清洁可消除污垢,但对细菌是发挥不到根本性清除作用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拆洗消毒。但是,密封条一旦铺设后就很难再进行拆洗,而且目前有效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对地胶材料损害较大。若使地胶材料本身就具有自我杀菌和抑菌功能则可解决上述难题。目前,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汽车密封条较为少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和抑菌功能、吸收震动的作用以及良好的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可延长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性能良好、美观以及阻燃的汽车内饰用密封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其特征是:包括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的L形形状,其中内层和外层厚度为2?3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吸收震动的作用以及良好的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可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性能良好、美观以及阻燃效果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密封条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1可知,本技术包括由外层1、中间层2、内层3组成的L形形状,外层I和内层3为抗菌层,是由具有抗菌和耐老化性能的三元乙丙橡胶制成,其中混有纳米银系抗菌剂。中间层2由回收乙丙橡胶制成,其中加入无卤阻燃剂。内层3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本技术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分别由橡胶压片工艺制备而成,再通过橡胶贴合工艺贴合形成本技术整体。本技术内层3和外层I的厚度为2?3毫米,所用的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本身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性能好,可延长使用寿命。加入纳米银系抗菌剂后,材料对各类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起效,对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等在内的超过600种菌类有优异的抑杀效果,而且抗菌效果具有长效性。本技术由于中间层2采用的是乙丙橡胶回收料,成本可降低15%,通过调节配方可保证该层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等性能要求,而且由于加入了无卤阻燃剂,提高了制品的环保阻燃性能,制品极限氧指数可提高2?3%。【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其特征是:包括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的L形形状,其中内层和外层厚度为2?3毫米。【文档编号】B32B25/04GK203381572SQ201320465062【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专利技术者】顾正 申请人:天津滨海新区大港汇丰汽车装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汽车内饰用密封橡胶制品,其特征是:包括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的L形形状,其中内层和外层厚度为2~3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海新区大港汇丰汽车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