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107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其能够适用于拼焊1.5T、2.5T以及3.5T电瓶叉车护顶架的顶框架,并实现精准定位、提高作业效率。筋板限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边设有前板限位块、另一边设有横梁限位块,横梁限位块上设有分别独立对相应横梁进行限位的两个凹槽;用于顶压左侧板的左侧板夹紧机构和用于顶压右侧板的右侧板夹紧机构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侧;用于对左侧板进行定位的左侧板定位机构和用于对右侧板进行定位的右侧板定位机构位于筋板限位机构的两侧,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左侧板定位机构的外侧;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右侧板定位机构的外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其能够适用于拼焊1.5T、2.5T以及3.5T电瓶叉车护顶架的顶框架,并实现精准定位、提高作业效率。筋板限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边设有前板限位块、另一边设有横梁限位块,横梁限位块上设有分别独立对相应横梁进行限位的两个凹槽;用于顶压左侧板的左侧板夹紧机构和用于顶压右侧板的右侧板夹紧机构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侧;用于对左侧板进行定位的左侧板定位机构和用于对右侧板进行定位的右侧板定位机构位于筋板限位机构的两侧,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左侧板定位机构的外侧;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右侧板定位机构的外侧。【专利说明】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
本技术属于电瓶叉车护顶架的制造设备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
技术介绍
电瓶叉车的护顶架的顶框架由左侧板la、右侧板2a、前板3a、横梁4a和筋板5a拼焊形成,其结构如图1中所示。1.5T电瓶叉车的顶框架、2.5T电瓶叉车的顶框架、3.5T电瓶叉车的顶框架为三者不同规格的顶框架。在传统的顶框架拼焊工艺中,采用标记的方式来获得顶框架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这种方式定位精确度低,误差率高、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其能够适用于1.5T电瓶叉车护顶架的顶框架、2.5T电瓶叉车护顶架的顶框架以及3.5T电瓶叉车护顶架的顶框架,并实现精准定位,同时还能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筋板限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边设有前板限位块、在底座的另一边设有横梁限位块,横梁限位块上设有各自独立供相应横梁进行限位的两个凹槽;用于顶压在左侧板上的左侧板夹紧机构和用于顶压在右侧板上的右侧板夹紧机构均固定在底座的两侧;第一左侧板限位块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1、第三左侧板限位块1、第一左侧板限位块I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I1、第三左侧板限位块II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筋板限位机构的一侧,第一左侧板限位块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1、第三左侧板限位块I依次由内向外设在底座的一边上,在底座的另一边上设有第一左侧板限位块I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I1、第三左侧板限位块II并且第一左侧板限位块I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I1、第三左侧板限位块II分别与第一左侧板限位块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1、第三左侧板限位块I相对;第一右侧板限位块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1、第三右侧板限位块1、第一右侧板限位块I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II和第三右侧板限位块II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筋板限位机构的另一侧,第一右侧板限位块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1、第三右侧板限位块I依次由内向外设置在底座的一边上,第一右侧板限位块I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II和第三右侧板限位块II设置在底座的另一边上并且第一右侧板限位块I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II和第三右侧板限位块II分别与第一右侧板限位块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1、第三右侧板限位块I相对;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第一左侧板限位块1、第二左侧板限位块I和第三左侧板限位块I的外侧;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第一右侧板限位块1、第二右侧板限位块1、第三右侧板限位块I的外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筋板限位机构由筋板限位块I和筋板限位块II形成,筋板限位块I设在底座的一边,筋板限位块II设在底座的另一边,筋板限位块I和筋板限位块II相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左侧板夹紧机构由支架、座体、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形成,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座体插接支架上,座体通过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或第三定位机构与支架在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顶压方向上保持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由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和定位槽形成,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固定在支架上,在座体上设有定位槽,第一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形成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形成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形成第三定位机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由顶杆、把手、连接杆组成,用于顶压在左侧板上的顶杆穿设在座体上并且顶杆与座体形成滑动连接,把手与顶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一端与把手相铰接、另一端与座体相铰接,顶杆与把手的铰接轴线、连接杆与座体的铰接轴线和顶杆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右侧板夹紧机构由支架、座体、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形成,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座体插接支架上,座体通过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或第三定位机构与支架在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顶压方向上保持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由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和定位槽形成,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固定在支架上,在座体上设有定位槽,第一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形成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形成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形成第三定位机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由顶杆、把手、连接杆、顶压板组成,把手与顶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一端与把手相铰接、另一端与座体相铰接,顶杆的另一端穿过座体并且顶杆与座体形成滑动连接,顶杆与把手的铰接轴线、连接杆与座体的铰接轴线和顶杆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顶压板与顶杆固定连接,顶杆位于右侧板的下方,顶杆通过顶压板顶压在右侧板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呈7字形。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的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通过采用筋板限位机构用来对顶框架中的筋板进行定位;通过前板限位块结构对顶框架上的前板进行定位;通过横梁限位块结构对不同装配规格的横梁进行定位;通过左侧板前端限位块和相应地左侧板限位块对不同装配规格的左侧板进行定位;通过右侧板前端限位块和相应地右侧板限位块对不同装配规格的右侧板进行定位;通过左侧板夹紧机构对左侧板进行顶压,而使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通过右侧板夹紧机构对右侧板进行顶压,而使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由此可得,在拼焊电瓶叉车的顶框架时,该顶框架拼焊工装均能够对顶框架的部件进行定位,以便于实施拼焊工艺。同时,该顶框架拼焊工装具有通用化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电瓶叉车护顶架的顶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用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侧板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右侧板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图5 ;本实施例给出的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包括底座1、筋板限位机构2、前板限位块3、横梁限位块4、左侧板夹紧机构5、右侧板夹紧机构6、第一左侧板限位块I 7、第二左侧板限位块I 8、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顶架的顶框架拼焊工装,其特征在于:筋板限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边设有前板限位块、在底座的另一边设有横梁限位块,横梁限位块上设有各自独立供相应横梁进行限位的两个凹槽;?用于顶压在左侧板上的左侧板夹紧机构和用于顶压在右侧板上的右侧板夹紧机构均固定在底座的两侧;?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Ⅱ、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Ⅱ、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Ⅱ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筋板限位机构的一侧,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Ⅰ依次由内向外设在底座的一边上,在底座的另一边上设有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Ⅱ、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Ⅱ、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Ⅱ并且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Ⅱ、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Ⅱ、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Ⅱ分别与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Ⅰ相对;?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Ⅱ、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Ⅱ和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Ⅱ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筋板限位机构的另一侧,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Ⅰ依次由内向外设置在底座的一边上,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Ⅱ、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Ⅱ和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Ⅱ设置在底座的另一边上并且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Ⅱ、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Ⅱ和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Ⅱ分别与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Ⅰ相对;?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左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第一左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左侧板限位块Ⅰ和第三左侧板限位块Ⅰ的外侧;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右侧板前端限位块位于第一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二右?侧板限位块Ⅰ、第三右侧板限位块Ⅰ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鑫祥叉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