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溶液分离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杂质分离装置,它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包括进液管、第一药液管、第一药液阀门、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阀门、气压管、气压阀门,第二容器包括第二药液管、第二药液阀门、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阀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上安装有连接阀门,连接管水平位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底部圆弧面上,并高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底部圆弧面最底端10厘米~20厘米。这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克服了传统沉淀方式过滤的弊端,节约了沉淀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精度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溶液分离装置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杂质分离装置,它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包括进液管、第一药液管、第一药液阀门、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阀门、气压管、气压阀门,第二容器包括第二药液管、第二药液阀门、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阀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上安装有连接阀门,连接管水平位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底部圆弧面上,并高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底部圆弧面最底端10厘米~20厘米。这种技术结构简单,克服了传统沉淀方式过滤的弊端,节约了沉淀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精度和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杂质分罔装置
本技术涉及溶液分离装置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杂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分离过滤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和生物方式,其中物理方式又称为机械方式,具有简便易行,使用成本低的优点,所以运用最为广泛。对液体进行物理分离过滤也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渗透方式、离心方式和沉淀方式。液体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使大于过滤孔的物质被截流,而小于过滤孔的物质则可以顺利通过,该过滤方式称为渗透方式过滤。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个弊端,即过滤精度和过滤介质使用寿命之间的矛盾,过滤精度越高,其过滤能力越弱,过滤介质的堵塞率也越高。因此,对高精度过滤介质的使用条件的要求非常高,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通常需要对滤液进行粗滤,否则高精密过滤介质根本无法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过滤介质一旦堵塞,由于其可逆性差,反冲洗的不完全性,使反冲洗系统的效率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保证过滤效果,通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只好把过滤介质进行更换,这不仅给使用带来不便,而且还增加了过滤材料的成本。当液体处在向同一方向作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液体内重物向周边方向移动,轻物向转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液体的分离,该方式称为离心方式过滤。但是在离心方式分离中,液体的分离既要受到液体内被分离物间比重差的影响,又要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因此,被分离物比重差越大,分离越容易,反之分离就越困难;另一方面,离心力越大,其分离能力越强,但要求转鼓转速越高,所配置的电机的功率越大,导致电耗增大,同时由于转鼓转速很高,转鼓容易发生爆裂或爆炸,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沉淀方式过滤是液体在静态条件下,利用地球引力,经过一定时间后,使液体内比重大的物质和比重小的物质进行分离的方式。沉淀方式过滤虽然具有价廉的优点,但过滤效率比较低。本专利技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变,提高了过滤效率,克服了这种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杂质分离装置,克服了传统沉淀方式过滤的弊端,节约了沉淀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精度和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括进液管、第一药液管、第一药液阀门、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阀门、气压管、气压阀门,所述第二容器包括第二药液管、第二药液阀门、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阀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连接阀门,所述连接管水平位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底部圆弧面上,并高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底部圆弧面最底端10厘米?20厘米。本技术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第一药液管位于第一容器的底部圆弧面上,并伸入第一容器内10厘米?20厘米高,所述第一药液管上安装有第一药液阀门。第一排污管位于第一容器的底部圆弧面最底端,所述第一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一排污阀门。 气压管位于第一容器的顶部圆弧面上,所述气压管上安装有气压阀门。第二药液管位于第二容器的底部圆弧面上,并伸入第二容器内5厘米?10厘米高,所述第二药液管上安装有第二药液阀门。第二排污管位于第二容器的底部圆弧面最底端,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二排污阀门。采用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传统沉淀方式过滤的弊端,节约了沉淀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精度和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杂质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进液管3、第一药液管4、第一药液阀门5、第一排污管6、第一排污阀门7、气压管8、气压阀门9、第二药液管10、第二药液阀门11、第二排污管12、第二排污阀门13、连接管14、连接阀门1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杂质分离装置,当药液从进液管3排入第一容器I之前,第一药液阀门5、第一排污阀门7、气压阀门9、连接阀门15都是紧闭的,直到药液装满第一容器I为止,关闭进液管3,然后对第一容器I内的药液进行静止沉淀,一段时间后,浑浊的药液将沉淀到第一容器I的底部圆弧面上,然后技术人员打开位于第一容器I底部圆弧面上的第一药液管4上安装的第一药液阀门5,干净的药液将通过第一药液管4进入下一工序,由于第一药液管4是伸入第一容器I内10厘米?20厘米高,所以浑浊沉淀的药液是无法进入第一药液管4的,起到杂质分离的目的,当药液无法从第一药液管4排出时,打开第一排污管6上安装的第一排污阀门7,将浑浊的带有杂质的药液通过第一排污管6排出第一容器1,这一结构虽然简单,杂质分离效果却十分明显。但是有时候因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加大生产能力,又因为药液沉淀的时间一定,缩短沉淀时间会影响药液的纯度,所以另外安装一个第二容器2,通过连接管14与第一容器I相连通,连接管14水平位于第一容器I和第二容器2的底部圆弧面上,并高于第一容器I和第二容器2底部圆弧面最底端10厘米?20厘米。当第一容器I储液储满时,打开连接管14上安装的连接阀门15,第一容器I内的药液开始进入第二容器2,因为第一容器I在储液过程中已经沉淀了一部分杂质,所以第二容器2内的药液比第一容器I内的药液的纯度更高,因此,第二容器2内的第二药液管10伸入第二容器2内5厘米?10厘米高,略低于第一容器I内第一药液管4的伸入高度。第二容器2在储液时,第一药液阀门5、第一排污阀门7、第二药液阀门11、第二排污阀门13是紧闭的,同时打开位于安装在气压管8上的气压阀门9,通过对第一容器I顶部圆弧面上的气压管8内注入净化后的空气,将第一容器I内的药液通过连接管14压入第二容器2内,直到第一容器I内的药液完全压入第二容器2为止,先关闭连接阀门15,再关闭气压阀门9,然后对第二容器2内的药液进行静止沉淀,一段时间后,浑浊的药液将沉淀到第二容器2的底部圆弧面上,然后技术人员打开位于第二容器2底部圆弧面上的第二药液管10上安装的第二药液阀门11,干净的药液将通过第二药液管10进入下一工序,由于第二药液管10是伸入第二容器I内5厘米?10厘米高,所以浑浊沉淀的药液是无法进入第二药液管10的,起到杂质分离的目的,当药液无法从第二药液管10排出时,打开第二排污管12上安装的第二排污阀门13,将浑浊的带有杂质的药液通过第二排污管12排出第二容器2。在第二容器2内药液通过第二药液管10进入下一工序的同时,第一容器I上的进液管3又可以进行储液,周而复始,完成杂质分离的整道工序。这种结构提高了过滤精度,缩短了沉淀过滤时间,生产效率至少提高50%。本技术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所述第一容器(1)包括进液管(3)、第一药液管(4)、第一药液阀门(5)、第一排污管(6)、第一排污阀门(7)、气压管(8)、气压阀门(9),所述第二容器(2)包括第二药液管(10)、第二药液阀门(11)、第二排污管(12)、第二排污阀门(13),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通过连接管(14)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4)上安装有连接阀门(15),所述连接管(14)水平位于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的底部圆弧面上,并高于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底部圆弧面最底端10厘米~20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其法,方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法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