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明专利>正文

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容器本体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93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根据塑料原料的配方制成粒料,再将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经连续挤出得到符合形状要求的塑料,再经过牵引机后送入缠绕机压辊,接着在特定的缠绕机模具上缠绕压合形成无焊缝缠绕层,脱模后即成容器本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的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容器本体的制作工艺,它主要适用于反应釜、储罐、槽车等容器本体的制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几乎所有化工设备、容器均需采用焊接方法组装成产品,而焊缝往往是设备、容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近年来有采用以塑料作容器本体,且有与容器本体相同材质的不连续缠绕层熔接在容器本体外壁的制作工艺。由于这种制作工艺制成的缠绕带间的间隙以及不连续性,往往会造成容器本体中的化学介质发生泄漏,且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其制作工艺复杂,原材料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容器本体的强度,防止泄漏,节省原材料。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塑料原料的配方制成粒料,再将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经连续挤出得到符合形状要求的塑料,再经过牵引机后送入缠绕机压辊,接着在特定的缠绕机模具上缠绕压合形成无焊缝缠绕层,脱模后即成容器本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塑料原料配方可以是树脂料、填料、助剂。本专利技术根据配方制成粒料可以是将配方称量,再投入捏合机混合,经充分捏合后送至挤出机塑炼,再经切粒机切粒后待用。本专利技术将待用的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连续挤出符合要求的融熔状的热塑料物,经定型后进入冷却箱,然后由牵引机将该塑料物送入缠绕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树脂料可以是聚烯烃树脂,填料可以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助剂可以是偶联剂、颜色料、防紫外线剂、抗氧化剂、防霉剂、抗静电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当树脂料采用聚乙烯时,可以不用填料即玻璃纤维,而树脂料采用聚丙烯时应加入玻璃纤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只需一次加工即可成型,而常规工艺需二次加工。故本专利技术更省工、省时,且更主要的是没有二次氧化降解的弊病。2.本专利技术没有废料产生,故更节省原材料。3.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缠绕层没有焊缝,可使缠绕层的强度增加,原材料利用率为100%。4.本专利技术绕出来的设备本体外型与模具呈一致的几何形状,而常规工艺需先手工制作再绕带,易出现不规则形状。故本专利技术不会出现脱壳、虚焊的弊病,也不会出现因应力集中而将焊缝挤开的弊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螺杆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缠绕机的结构及缠绕工艺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脱模后的容器本体产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原料配方是等规聚丙烯树脂90%,填料玻璃纤维9.5%,偶联剂0.1%,其余助剂0、4%。经称量后,分别投入捏合机内混合,在170℃温度的条件下,将充分捏合后的粉料送入挤出机塑炼,挤出物直径5-6毫米,经定型冷却后牵引至切粒机,将其按8毫米左右的长度切粒,形成粒料待用;该粒料制成的容器本体强度高,耐温最高可达120℃。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玻璃纤维也可以用碳纤维,偶联剂用于增加物料间的结合力;其余助剂根据容器本体的外层需要,选择加入着色剂、防紫外线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当容器本体内盛的是可燃性有机化合物时,可加入抗静电剂。以上聚丙烯树脂可以在90-50%之间调节,玻璃纤维可以在3-50%之间调节。在此,原料配方也可以是聚乙烯树脂97%,颜色料3%,做成粒料的方法与上相同;该粒料制成的容器本体,强度相对较低,耐温最高为90℃,但成本较低。其中聚乙烯树脂可以在97-95%之间调节,颜色料3-5%之间调节。配料时,根据缠绕层层次不同所加颜色料可以不同。以上%为重量百分比。参见图1、图2,待用的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的漏斗1,此时大型螺杆挤出机预热,待粒料成粘流态,融熔温度在180℃左右时,开动螺杆挤出机,调节好温度(165℃),此时的粒料成流动态,随着螺杆2的推动,物料向左前进,进入过滤板3(在此未塑化的物料及杂质无法通过)直至模头4(模头4的形状是根据需要设计好的形状),然后再经定型套5定型,进入冷却箱6,再由牵引机7将该塑料物不停地引出,直至送入缠绕机。参见图1、图3,牵引机7将需加工的塑料物8不停地送入缠绕机压辊9,然后在该特定的缠绕机模具I上缠绕压合形成无焊缝缠绕层10,脱模后即成容器本体(见图4)。图4中11为驱动轮,12为支撑架,13为螺杆,14为金属模胆。需要说明的是,要做出不同直径的容器本体,只需更换不同直径的模具及调整压辊即可。在该缠绕压合工艺中,缠绕物宽度为100mm左右,厚度可在4-20mm间调节,压合时温度在160℃-170℃之间,压力为0.03Mpa,速度为0.5m/min,缠绕角视被缠绕物直径而定,可任意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根据塑料原料的配方制成粒料,再将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经连续挤出得到符合形状要求的塑料,再经过牵引机后送入缠绕机压辊,接着在特定的缠绕机模具上缠绕压合形成无焊缝缠绕层,脱模后即成容器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塑料原料配方可以是树脂料、填料、助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根据配方制成粒料可以是将配方称量,再投入捏合机混合,经充分捏合后送挤出机塑炼,再经切粒机切粒后待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将待用的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连续挤出符合要求的融熔状的热塑料物,经定型后进入冷却箱,然后由牵引机将该塑料物送入缠绕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树脂料是聚烯烃树脂,填料可以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助剂可以是偶联剂、颜色料、防紫外线剂、抗氧化剂、防霉剂、抗静电剂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设备本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当树脂料采用聚乙烯时,可以不用填料即玻璃纤维,而树脂料采用聚丙烯时应加入玻璃纤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焊缝连续挤出塑料缠绕的容器本体的制作工艺,它主要适用于反应釜、储罐、槽车等容器本体的制作。它主要根据塑料原料的配方制成粒料,再将粒料投入大型螺杆挤出机,经连续挤出得到符合形状要求的塑料物,再经过牵引机后送入缠绕机压辊,接着在特定的缠绕机模具上缠绕压合形成无焊缝缠绕层,脱模后即成容器本体。本专利技术具有一次加工即可成型,省工、省料,没有废料产生,其制成的缠绕层没有焊缝,可使缠绕层的强度增加,原料利用率为100%;设备本体外型与模具呈一致的几何形状而不易出现不规则形状,故不会出现脱壳、虚焊和因应力集中而将焊缝挤开的弊病。文档编号B29C63/06GK1552566SQ0314071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倪永泉, 陈伟明 申请人:陈伟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永泉陈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