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488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元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在分离腔(23)中分离的溶液成分(18a)通过连接流路(37)和计量流路(38)与测定腔连接,以与连接流路(37)连通的方式在分离腔(23)的侧面设有第一毛细血管腔(33),所述第一毛细管腔(33)以在外周方向上伸长至在所述分离腔(23)内分离得到的试样液的分离界面(18c)的外侧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元器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在分离腔(23)中分离的溶液成分(18a)通过连接流路(37)和计量流路(38)与测定腔连接,以与连接流路(37)连通的方式在分离腔(23)的侧面设有第一毛细血管腔(33),所述第一毛细管腔(33)以在外周方向上伸长至在所述分离腔(23)内分离得到的试样液的分离界面(18c)的外侧的方式形成。【专利说明】分析用器件本专利技术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8/003222,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11月07日,进行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0880107759.2,名称为“分析用器件及使用该器件的分析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从生物等采集的液体的分析的分析用器件及使用该器件的分析方法,更详细涉及在分析用器件内分离得到的试样液的溶液成分的采集方法,具体涉及采集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对从生物等采集的液体进行分析的方法,已知使用形成有液体流路的分析用器件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分析用器件可以采用旋转装置来进行流体的控制,能够利用离心力来进行试样液的稀释、溶液的计量、固体成分的分离、分离得到的流体的输送分配、溶液和试剂的混合等,因此可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分析。利用离心力输送溶液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分析用器件中,如图59A所示,通过毛细管作用从注入口 55采集试样液至充满第一腔56,再通过分析用器件54绕轴心57的旋转将第一腔56内的试样液输送至分离腔58,如图59B所示离心分离成血浆成分59a和血细胞成分59b。分离腔58内的血浆成分59a通过与毛细管流路60的一端连接的毛细管腔61吸入腔62中,与承载于腔62内的试剂混合,通过光度计对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析。作为利用离心力计量试样的分析方法,可以例举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图60表示专利文献2的技术。该器件从分析用器件的中心向周缘依次具备收纳要在分析前进行稀释的液体的中央收纳部143、计量室144及溢流室145、混合室146、测定小室147,计量室144与溢流室145基本上并排地配置,且除供给口 148和溢流口 149以外,还在与供给口 148相向的计量室壁面设有开口 150,该开口 150始终开放,同时具有远小于供给口 148和溢流口 149的截面。如果采用该构成,则可高速地实施向计量室144的填充,且其溢流被立即除去。计量室144开始被液体充满后,液体立即开始从该室流出。因此,可以减小作为“流入口截面积”与“流出口截面积”的比的函数的“供给时间”与自“流出口 ”的流出时间的比,所以可使测定准确。图61表示专利文献3的技术。该分析用器件具有流体室151、与流体室151连接且相对于流体室151配置在半径方向的外侧的计量室152、与计量室152连接的溢流室153、相对于计量室152配置在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接受室154、用于从计量室152向接受室154供给液体的毛细管连接单元155。毛细管连接单元155具有毛细管结构的虹吸管156,虹吸管156的肘状弯曲部分设置于自分析用器件的中心的距离与计量室152的半径方向的最内侧的点大致相同的位置,因而分析用器件的旋转中毛细管力比离心力小,因此液体/空气的界面具有与分析用器件的轴线相同的轴线,且计量室152被与具有同自分析用器件的中心至计量室152的半径方向的最内侧的点的距离相等长度的半径的旋转圆筒体的形状一致地填充,多余的液体流入溢流室153。分析用器件停下后,填充于计量室152内的液体通过毛细管力流入毛细管连接单元155,再次通过旋转启动虹吸管,存在于计量室152内的液体被排出至接受室152。图62表示专利文献4的技术。该分析用器件从内周向外周方向依次具备外周侧形成为扇状的贮留部157和血细胞收纳部158,连接血细胞收纳部158和贮留部157的部分159呈凸形状,通过离心分离流入的血细胞成分不会流回贮留部157。另外,在贮留部157的侧面连接有虹吸管形状的输出流路160,自输出流路160起的下游为可将操作后的试样液供给至下一操作区域的构成。通过输出流路161将原血液供给至贮留部157,所供给的血液中比重较大的血细胞成分因离心力而被收纳于血细胞收纳部158。通过在分离基本完成的状态下降低分析用器件的转速,与贮留部157连接的输出流路160内的溶液所承受的毛细管力和离心力的平衡反转,残留于贮留部157的血浆.血清成分通过离心分离经输出流路160排出至下一操作区域。近年来,也有试样液的少量化、装置的小型化、短时间测定、多项目同时测定等许多来自市场的需求,需要可以使血液等试样液与各种分析试剂反应并检测该混合物而在短时间内检查各种疾病的发展程度的高精度的分析装置。通常,这样的分析用器件中很少使试样液直接与试剂反应,大多需要根据分析的目的通过缓冲液等稀释试样液或除去试样液中的微粒等预处理。而且,例如进行试样液的稀释的情况下,实际的测定值计算过程中必须准确地导出其稀释倍数。作为以光学方式在分析用器件上进行这样的预处理和稀释倍数的导出的例子,有专利文献5的分析用器件。图63表示专利文献5的分析用器件。转子主体202实质上呈固体状的盘形,其底部层204示于图44。经密封的试剂容器206位于底部层204的室208内,其从出口通道210朝向半径方向内侧,试剂通过出口通道210被移至混合室212中。试剂容器206收纳要与生物学样品混合的稀释剂。例如,样品为血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如通常的食盐水溶液(0.5%食盐水)或磷酸缓冲液、林格乳酸盐溶液及其类似物等标准稀释剂。将转子主体202装入分析装置中后,经密封的试剂容器206相应地被开放。开放后,试剂容器206内的试剂通过出口通道210流至混合室212。混合室212具有用于规定要进行试验的生物学样品的稀释程度的可通过测光来检出的标记物混合物。混合后,稀释剂流出混合室212,通过虹吸管214进入计量室216中。计量室216与溢流室218连接。计量室216的体积比试剂容器206的体积小。在计量室216中残留规定体积的稀释剂,剩余体积的稀释剂流入溢流室218中。溢流室218中的剩余体积的稀释剂通过通路220进入收集室222中。接着,为了用作生物学样品的光学分析中的参考值,稀释剂流向半径方向外侧而流入系统比色池224中。计量室216内的规定体积的稀释剂通过虹吸管226进入分离室228内,与要进行分析的生物学样品混合,稀释样品。样品通过顶部层(未图示)的注入口被加入转子主体202。样品计量室230通过连接通路234与样品溢流室232连接。样品计量室230和溢流室232的深度按照毛细管状的尺寸选择。经计量的样品接着进入分离室228中。分离室228用于从如全血等生物学样品除去细胞状的材料。分离室228由在其半径方向外侧的圆周部形成的细胞捕集器236和沿半径方向内侧的圆周形成的接受孔区域238构成。作为离心分离的结果,细胞状的成分进入细胞捕集器236中后,为了防止其倒流,在接受孔区域238和细胞捕集器236之间形成有毛细管区域(未图示)。接受孔区域238具有可接受经稀释的无细胞成分的血浆的体积。经稀释的血浆通过虹吸管242从分离室228进入第二分离室244,在其中进一步进行细胞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析用器件,该分析用器件为了将填充用室的样品液分配至多个测定室而使其绕旋转轴心旋转来进行使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心沿外周侧配置所述多个测定室;设有基端与所述填充用室连接的定量毛细管流路,所述定量毛细管流路曲折且在所述旋转轴心和所述多个测定室之间沿圆周方向延长,具有以内周侧的拐点为分液点将样品液分配至所述多个测定室的连接部;在所述旋转轴心和分液点的距离不同的部分,与从所述旋转轴心和分液点的距离较短的分液点接受样品液的分配的测定室的连接部的流路的截面积、相比于与所述旋转轴心和分液点的距离较长的分液点连接的流路同与所述旋转轴心和分液点的距离较短的分液点连接的流路的连接部的截面积,前者较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伯博司田头幸造来岛知裕杉本博文渡部贤治高桥长木藤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