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生产方法及纱线技术

技术编号:954341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生产方法,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以及相应的吸风组件可有效减少成纱毛羽,在纺纱段采用一种机械式摩擦捻度装置可实现捻系数降低15%-30%的情况下,单纱强力保持不变,芯丝采用涤纶长丝可有效提高低纱线的品种适应性,增加纱线强力,且捻度装置转动方向与锭子转动反向,可起到阻捻作用,增加加捻三角区的宽度,有利于提高芯纱的包覆效果,为具有良好柔软舒适性面料的开发奠定基础。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采用上述方法。在设计捻系数降低16-28%的情况下,实现强力比正常设计捻系数时提高3-5%,成纱3mm及以上有害毛羽比环锭纱减少80-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生产方法,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以及相应的吸风组件可有效减少成纱毛羽,在纺纱段采用一种机械式摩擦捻度装置可实现捻系数降低15%-30%的情况下,单纱强力保持不变,芯丝采用涤纶长丝可有效提高低纱线的品种适应性,增加纱线强力,且捻度装置转动方向与锭子转动反向,可起到阻捻作用,增加加捻三角区的宽度,有利于提高芯纱的包覆效果,为具有良好柔软舒适性面料的开发奠定基础。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采用上述方法。在设计捻系数降低16-28%的情况下,实现强力比正常设计捻系数时提高3-5%,成纱3mm及以上有害毛羽比环锭纱减少80-95%。【专利说明】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生产方法及纱线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纺纱新
,具体的说是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织物面料手感柔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织物中的纱线捻度是提高织物面料手感柔软性的有效方法,但纱线捻度的下降会使纱线强力下降,最终会影响织造和染整加工工序。纱线毛羽是纱线在加捻成形过程中产生并附在纱线表面的短绒,长度一般在l_9mm,纱线毛羽过多使纱线表面不光洁,严重影响后道织造和布面质量。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纺纱方法,也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工艺技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出现了很多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新型纺纱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等,尤其是喷气纺,采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纤维束假捻包缠成纱而彻底改变了环锭纺的加捻机制,但是这些新型纺纱方法在原料适用性和纱线总体质量上仍无法取代环锭纺。因此,环锭纺仍然是现代细纱生产中最主要的纺纱方式,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产生量,同时加捻三角区中因边纤维与中心纤维的长度、伸长率及应力差异,加捻成纱过程中使纤维沿径向内外转移,反复包卷。一方面边纤维的头尾端不易被包卷入纱条而形成毛羽;同时边纤维与中心纤维受张力不同,在拉伸时不同时断裂,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每根单纤维的强力而降低单纱强度。加捻是纤维成纱的必要手段,对于传统环锭纺而言,捻度是由钢丝圈运动产生,捻度产生后自下而上传递到捻合点处,使纤维条的外层纤维向内层挤压产生向心压力,从而使得须条沿纤维长度方向获得摩擦力,形成具有一定特性的纱线。在捻度由钢丝圈处自下而上传递到捻合点过程中,由于钢丝圈等部分的捻陷作用以及外界因素,使得捻度传递存在一定的损失,从而影响成纱质量。针对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将环锭纺前罗拉替换成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并配合在纺纱段加装一种机械式捻度装置生产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并给出相应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给出一种低捻高强纱纺纱工艺及采用该工艺生产的纱线。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松早落、少打多梳、减少束丝、保持梳棉通道光洁、减少毛刺”的工艺原则;采用往复式抓棉机,打手速度在1150-1250r/min ;采用多滚筒开棉机,角钉帘线速度70-85m/min,剥棉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进口处12_14mm,出口处15_18mm,豪猪打手采用梳针辊筒,速度在480-530r/min ;清棉机采用梳针打手,速度800_880r/min,综合打手与天平罗拉之间的隔距9-llmm,打手到尘棒之间的隔距13_15mm,成卷工序打手到尘棒隔距15_17mm,尘棒之间隔距5_6mm,风扇速度1250-1400r/min,棉卷定量360_415g/m,棉卷长度34_37m。(2)梳棉工序:梳棉采用“紧隔距、轻定量、慢速度”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刺辊道夫速度,增大锡林与刺辊表面速比,并适当加大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增大盖板速度,并控制好各处风压、风量,具体数据如下: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2-0.25mm,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隔距入口 0.1-0.15mm,出口 0.25-0.3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5-0.19mm,活动盖板与锡林五点隔距 0.2-0.25mm、0.17-0.19mm、0.16-0.21mm、0.18-0.22mm、0.2-0.24mm,锡林与道夫隔距0.11-0.14mm,道夫与剥棉罗拉隔距0.3-0.45mm,锡林速度320-420r/min,刺辊速度850-950r/min,锡林/刺辊表面线速比1.9-2.1,盖板速度82_115m/min,道夫速度45_58r/min,牵伸80-100,输出速度控制在70_90m/min,重量控制在17_20g/5m。(3)精梳工序:预并条并合根数为6-8根,条并卷采用22-28根预并条并合,生产速度控制在80-90m/min,精梳车速260-350钳次/min,采用锡林弧面角115°,顶梳密度控制在32针/cm-36针/cm,罗拉直径35X27X27X27X27m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4-4.5mm,精梳工序中落棉率18-23%,输出条定量18-21g/5m。(4)并条工序:采用带自调匀整的并条机,车速控制在300-350m/min,分别经过预并、混一两道工序,其中预并条采用6-8根精梳棉条并和,混一采用6-8根经过预并处理的精梳棉条并和,牵伸倍数控制在5.5-8.5倍,设计定量18-20g/5m,罗拉隔距IOX 16mm,罗拉中心距50X 51mm。(5)粗纱工序:锭速850-950r/min,粗纱定量4_5g/10m,粗纱捻系数75-83,钳口隔距4_5mm,采用三罗拉双胶圈牵伸形式,前罗拉加压21-25,二罗拉加压10-14,三罗拉加压17-20,罗拉隔距为12 X 28 X 35_,罗拉直径28 X 28 X 25 X 28_,总牵伸倍数6.5-8.5。(6)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采用加装了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的紧密纺系统即全聚纺,同时牵伸形式采用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以实现超大牵伸;长丝喂入张力控制在13-16cN,喂入比0.96,卷取比1.00倍;细纱捻系数与正常纺纱捻系数相比降低16-28%,钢领直径34mm,皮辊硬度为60± 3度,锭速为8800-10500rpm/min,钳口隔距2.0mm,前皮辊前冲量控制在O至后移1.2mm之间,摇架压力210 X 120 X 120 X 140N/双锭,集聚负压1350_1750Pa,气流导向装置到窄槽式空心罗拉外表面的垂直距离0.5-1.6mm,吸风组件到窄槽式空心罗拉内表面的径向距离0.15-0.35mm,窄槽式空心罗拉表面两个相邻窄槽之间的水平距离0.5-0.8mm,窄槽式空心罗拉内外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2.5-4.5mm,前中一罗拉隔距10.5-11.5mm,中一中二罗拉隔距12.4-29.5mm,中二后罗拉隔距34.5-39.2mm,中区牵伸控制在1.1-3.0倍,后区牵伸控制在1.1-1.4倍,前区牵伸控制在10-70倍;同时,在纺纱段加装机械式摩擦捻度装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机械式摩擦捻度装置包括假捻器支架、内部具有螺纹结构的圆柱形捻度装置以及带动捻度装置转动的伺服电机;纱线由圆柱形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捻高强少毛羽纱线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松早落、少打多梳、减少束丝、保持梳棉通道光洁、减少毛刺”的工艺原则;采用往复式抓棉机,打手速度在1150?1250r/min;采用多滚筒开棉机,角钉帘线速度70?85m/min,剥棉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进口处12?14mm,出口处15?18mm,豪猪打手采用梳针辊筒,速度在480?530r/min;清棉机采用梳针打手,速度800?880r/min,综合打手与天平罗拉之间的隔距9?11mm,打手到尘棒之间的隔距13?15mm,成卷工序打手到尘棒隔距15?17mm,尘棒之间隔距5?6mm,风扇速度1250?1400?r/min,棉卷定量360?415g/m,棉卷长度34?37m;?(2)梳棉工序:梳棉采用“紧隔距、轻定量、慢速度”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刺辊道夫速度,增大锡林与刺辊表面速比,并适当加大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增大盖板速度,并控制好各处风压、风量,具体数据如下: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2?0.25mm,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隔距入口0.1?0.15mm,出口0.25?0.3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5?0.19mm,活动盖板与锡林五点隔距0.2?0.25mm、0.17?0.19mm、0.16?0.21mm、0.18?0.22mm、0.2?0.24mm,锡林与道夫隔距0.11?0.14mm,道夫与剥棉罗拉隔距0.3?0.45mm,锡林速度320?420r/min,刺辊速度850?950r/min,锡林/刺辊表面线速比1.9?2.1,盖板速度82?115m/min,道夫速度45?58r/min,牵伸80?100,输出速度控制在70?90m/min,重量控制在17?20g/5m;(3)精梳工序:预并条并合根数为?6?8?根,条并卷采用22?28?根预并条并合,生产速度控制在80?90m/min,精梳车速260?350钳次/min,采用锡林弧面角115°,顶梳密度控制在32针/cm?36针/cm,罗拉直径35×27×27×27×27mm,采用前进给棉方式,给棉长度4?4.5mm,精梳工序中落棉率18?23%,输出条定量18?21g/5m;(4)并条工序:采用带自调匀整的并条机,车速控制在300?350?m/min,分别经过预并、混一两道工序,其中预并条采用6?8根精梳棉条并和,混一采用6?8根经过预并处理的精梳棉条并和,牵伸倍数控制在5.5?8.5倍,设计定量18?20g/5m,罗拉隔距10×16mm,罗拉中心距50×51mm;(5)粗纱工序:锭速850?950r/min,粗纱定量4?5g/10m,粗纱捻系数75?83,钳口隔距4?5mm,采用三罗拉双胶圈牵伸形式,前罗拉加压21?25,二罗拉加压10?14,三罗拉加压17?20,罗拉隔距为12×28×35mm,罗拉直径28×28×25×28mm,总牵伸倍数6.5?8.5;(6)细纱工序:细纱工序采用加装了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的紧密纺系统即全聚纺,同时牵伸形式采用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以实现超大牵伸;长丝喂入张力控制在13?16cN,喂入比0.96,卷取比1.00倍;细纱捻系数与正常纺纱捻系数相比降低16?28%,钢领直径34mm,皮辊硬度为60±3度,锭速为8800?10500rpm/min,钳口隔距2.0mm,前皮辊前冲量控制在0至后移2.2mm之间,摇架压力210×120×120×140N/双锭,集聚负压1350?1750Pa,气流导向装置到窄槽式空心罗拉外表面的垂直距离0.5?1.6mm,吸风组件到窄槽式空心罗拉内表面的径向距离0.15?0.35mm,窄槽式空心罗拉表面两个相邻窄槽之间的水平距离0.5?0.8mm,窄槽式空心罗拉内外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2.5?4.5mm,前中一罗拉隔距10.5?11.5mm,中一中二罗拉隔距12.4?29.5mm,中二后罗拉隔距34.5?39.2mm,中区牵伸控制在1.1?3.0倍,后区牵伸控制在1.1?1.4倍,前区牵伸控制在10?70倍;同时,在纺纱段加装机械式摩擦捻度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伯俊张秋龙郭明瑞高卫东谢春萍苏旭中刘新金张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