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4108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通过监测单元监测到轴瓦内侧面不光滑,向数控单元发送反馈信息,其中包括缺陷点的位置坐标及缺陷情况;数控单元根据反馈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然后控制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使轴瓦内侧面足够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通过监测单元监测到轴瓦内侧面不光滑,向数控单元发送反馈信息,其中包括缺陷点的位置坐标及缺陷情况;数控单元根据反馈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然后控制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使轴瓦内侧面足够光滑。【专利说明】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瓦加工
,尤其涉及涉及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是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轴瓦是滑动轴承直接与轴接触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轴瓦的作用是承载轴颈施加的作用力,保持油膜稳定,使轴承平稳工作并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轴瓦一般包括:主轴瓦,安装在机体的主轴承座上,其作用是减小轴颈的摩擦阻力及减小轴颈的磨损;止推轴瓦,安装在主轴承座的内侧,承受曲轴的旋转时轴向窜动的推力,并具有减磨作用;曲轴轴瓦,安装在曲轴和缸体的固定托架上。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以将其烧坏。另外,为了减少摩擦力,需要保证轴瓦内侧面的弧度,并将轴瓦内侧面打磨到足够光滑,以尽量减少轴瓦与轴之间的摩擦力。然而,现有技术对轴瓦内侧面的加工精度不高,轴瓦内侧面有些凸起或凹陷无法全部消除,导致轴瓦内侧面不够光滑,影响其使用效果,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轴瓦内侧面足够光滑。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包括:底座;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开设与轴瓦外侧面配合的容纳空间,用于固定放置待加工轴瓦;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导轨,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部,另一端向下悬置,可沿着所述支架上设置的第二导轨沿与轴瓦轴线平行方向滑动;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可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刀具,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检测单元,与数控单元电连接,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接近所述轴瓦一端,用于检测轴瓦内侧面的缺陷点,并将缺陷信息传送给所述数控单元;数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转轴和第一导轨电连接,用于且在接收到所述检测单元发送的缺陷信息后,根据缺陷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控制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和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使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到相应的缺陷点,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优选地,所述轴瓦内侧面的缺陷点为凸起或凹陷。优选地,所述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点位置坐标,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监测单元监测到轴瓦内侧面不光滑,向数控单元发送反馈信息,其中包括缺陷点的位置坐标及缺陷情况;数控单元根据反馈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然后控制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使轴瓦内侧面足够光滑。【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结构图。附图标记:1,底座;2,限位块;3,轴瓦内侧面;4,轴瓦外侧面;5,支架;6,转轴;7,第一导轨;8、刀具;9,检测单元;10,数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I ;限位块2,设置在所述底座I上,所述限位块2上开设与轴瓦外侧面4配合的容纳空间,用于固定放置待加工轴瓦;支架5,安装在底座I上;第一导轨7,一端安装在支架5的顶部,另一端向下悬置,可沿着支架5上设置的第二导轨(图中未示出)沿与轴瓦轴线平行方向滑动;转轴6,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7上,可沿所述第一导轨7上下滑动;刀具8,安装在转轴6上,随着转轴6的转动对轴瓦内侧面3进行加工;检测单元9,与所述数控单元10电连接,且安装在第一导轨接近所述轴瓦一端,用于检测轴瓦内侧面3的缺陷点(凸起或凹陷),并将缺陷信息传送给所述数控单元10,其中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点位置坐标,缺陷类型(凸起或凹陷)、缺陷程度(凸起高度或凹陷深度)等。数控单元10,分别与转轴6和第一导轨7电连接,用于且在接收到所述检测单元9发送的缺陷信息后,根据缺陷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控制所述第一导轨7沿所述第二导轨的移动和所述转轴6沿所述第一导轨7的移动,使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到相应的缺陷点,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使轴瓦内侧面足够光滑。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监测单元监测到轴瓦内侧面不光滑,向数控单元发送反馈信息,其中包括缺陷点的位置坐标及缺陷情况;数控单元根据反馈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然后控制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使轴瓦内侧面足够光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开设与轴瓦外侧面配合的容纳空间,用于固定放直待加工轴瓦; 支架,安装在底座上; 第一导轨,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部,另一端向下悬置,可沿着所述支架上设置的第二导轨沿与轴瓦轴线平行方向滑动; 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可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 刀具,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检测单元,与数控单元电连接,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接近所述轴瓦一端,用于检测轴瓦内侧面的缺陷点,并将缺陷信息传送给所述数控单元; 数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转轴和第一导轨电连接,用于且在接收到所述检测单元发送的缺陷信息后,根据缺陷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控制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和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使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到相应的缺陷点,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内侧面的缺陷点为凸起或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点位置坐标,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文档编号】B23Q37/00GK103495906SQ201310407676【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专利技术者】严国敏 申请人:安徽科达汽车轴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瓦内侧面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开设与轴瓦外侧面配合的容纳空间,用于固定放置待加工轴瓦;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导轨,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部,另一端向下悬置,可沿着所述支架上设置的第二导轨沿与轴瓦轴线平行方向滑动;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可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刀具,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检测单元,与数控单元电连接,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接近所述轴瓦一端,用于检测轴瓦内侧面的缺陷点,并将缺陷信息传送给所述数控单元;数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转轴和第一导轨电连接,用于且在接收到所述检测单元发送的缺陷信息后,根据缺陷信息和之前存储的标准信息,计算需要修补缺陷刀具应该行进的轨迹和加工深度,控制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和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使刀具上下左右移动到相应的缺陷点,对相应的缺陷点进行修补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汽车轴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