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嫩茎扦插繁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38879 阅读:14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芍药嫩茎扦插繁殖的方法。包括取材、扦插培养、室内管理、越夏养护、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低频率的超声波进行处理,能促进生根,明显加速和诱导植物细胞的分裂,刺激细胞生长,加速原生质体的蛋白质合成,提高了不定芽增殖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取间歇辐照,不会产生激烈的空化效应,避免了超声对细胞造成的局部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在暗培养中培养生根大大减少了生长抑制剂,利于生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完整的越夏养护、腋芽诱导、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的具体方法,促进了芍药扦插快繁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包括取材、扦插培养、室内管理、越夏养护、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低频率的超声波进行处理,能促进生根,明显加速和诱导植物细胞的分裂,刺激细胞生长,加速原生质体的蛋白质合成,提高了不定芽增殖率。且本专利技术中采取间歇辐照,不会产生激烈的空化效应,避免了超声对细胞造成的局部损伤。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在暗培养中培养生根大大减少了生长抑制剂,利于生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完整的越夏养护、腋芽诱导、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的具体方法,促进了芍药扦插快繁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i),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古就有“花相”之誉,其花兼具色、香、韵之美,盛开之时,其花朵硕大,花容俏丽。芍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除在园林绿化、药用等方面外,芍药在鲜切花生产方面应用前景亦广阔。但芍药种苗生产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多数观赏芍药品种由于雌、雄蕊瓣化率高而丧失或部分丧失结实性,且播种繁殖不能保持母本性状,故多采用传统的分株法进行繁殖。一株三年生芍药种苗采用分株法繁殖,仅能分得3-5棵子株,繁殖系数较低。扦插繁殖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繁殖系数较大的优点,已在许多园艺植物的快速繁殖上得以应用。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茎无腋芽分化,传统观点认为芍药即使扦插生根,也由于缺少生长点而不能成苗。因此芍药扦插快繁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插穗生根和插穗初期成活方面。张延东等(2009)选择10个中原芍药品种进行扦插试验,认为其成活率(生根与形成愈伤组织)为20%-93%,整体成活率为86%。目前,仍存在不定芽增殖率低、组培苗驯化移栽成活困难等问题,还达不到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此外,生根苗的越夏养护、腋芽诱导、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大片空白。因此,若能解决芍药扦插快繁的上述问题,使芍药扦插快繁技术达到应用水平,对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不定芽增殖率,而且还提出了生根苗的越夏养护、腋芽诱导、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的具体方法,促进了芍药扦插快繁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材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芍药开花前后选取长势健壮、无病害的嫩茎,将芍药嫩茎剪制为具有三个节后作为插穗备用,插穗上切口距上芽Icm ;步骤二、扦插培养去除插穗最下端的一片复叶,用生根剂浸泡插穗下端l_2cm处30-60 min,然后将插穗置于温度为20-25°C,相对湿度为85-90%的温室内静置12h,之后将插穗插入装有基质的三角瓶内进行暗培养,插入深度为3cm,同时对三角瓶施加频率为25kHz的超声波,超声波每工作5s,停止5~8s,总计工作8min ;所述基质由泥炭、珍珠岩、蛭石、人畜粪便、枯草杆菌菌液和圆褐固氮菌菌液组成,各组分的体积比例为3:1:3:1:0.005:0.005,其中枯草杆菌菌液和圆褐固氮菌菌液的浓度为2.4X IO9个/mL ;步骤三、室内管理保持温室的温度为20~30°C,相对湿度75~85%,并对插穗进行间歇喷雾,喷雾方法为:生根前每周喷一次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多菌灵溶液稀释500倍后的溶液,生根后每 5 d喷一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KH2PO4溶液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尿素溶液以补充营养;步骤四、越夏养护插穗生根28~32天后开始炼苗,炼苗完成后进入越夏养护阶段,温室内每周喷一次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多菌灵溶液稀释500倍后的溶液;进入越夏养护阶段后即开始进行腋芽诱导,期间定期喷施复合肥溶液和微量元素,并用萌芽剂涂抹最下端隐芽;所述萌芽剂由6-苄基腺嘌、激动素、赤霉素、甘油和羊毛脂组成,各组份配比为6-苄基腺嘌0.04%-0.10%、激动素 0.01%-0.05%、赤霉素 0.005%-0.02%、二甲亚砜 1.0-3.0%、甘油 1% 和羊毛脂 94.93%-97.59% ;步骤五、越冬管理入冬后将生根苗置于温棚内,保持温度不低于0°C,相对湿度不低于70% ;步骤六、壮苗培育第二年3月解冻后将生根苗从容器内取出,连同基质团块移栽入大田,浇一次透水,起 8~12cm高土垄保温保墒。步骤二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为:按体积比为3:1:3:1:0.005:0.005称取泥炭、珍珠岩、蛭石、人畜粪便、枯草杆菌菌液和圆褐固氮菌菌液,其中枯草杆菌菌液和圆褐固氮菌菌液的浓度为2.4X IO9个/mL ;然后将泥炭、珍珠岩、蛭石和人畜粪便按比例搅拌均匀,并进行灭菌,之后向基质中加入圆褐固氮菌菌液,准备使用时的前7天加入枯草杆菌菌液。本专利技术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种保藏编号为ATCC6633,保藏于美国菌种保藏中心,又称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本专利技术中的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购自南京便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中的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菌种保藏编号ACCC10098,包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专利技术中的圆褐固氮菌ATCC6633 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本专利技术采用频率为25kHz的超声波进行处理,频率较低能促进生根,明显加速和诱导植物细胞的分裂,刺激细胞生长,加速原生质体的蛋白质合成,提高了不定芽增殖率。且本专利技术中超声波每工作5s,停止5~8s,总计工作8min,辐照之间存在短期间隙,因此不会产生激烈的空化效应,避免了超声对细胞造成的局部损伤。二、生长抑制剂是植物体内一种对生根有妨碍作用的物质,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增高。而扦插繁殖所取的材料来自一些已经长成的植株,其体内含有大量生长抑制剂,大大抑制了扦插后生根。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在暗培养中培养生根大大减少了生长抑制剂,利于生根。三、本专利技术诱导生根的基质中含有圆褐固氮菌大大提高了基质内的含氮量,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利于幼苗的成长。此外,圆褐固氮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生长素,进一步促进了根部的诱导生成。四、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且枯草芽孢杆菌可促进植物种子、幼苗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了植物的抗病性。本专利技术的基质在使用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既可以起到抗病的作用也可以可到促进幼苗和根系生长发育的作用,提高了生根率。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完整的越夏养护、腋芽诱导、越冬管理和壮苗培育的具体方法, 促进了芍药扦插快繁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六、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同时促进植物生根、生长,结果繁殖率高,整体成活率达到94%,成活苗长势健壮,性状优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材4月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芍药嫩茎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材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芍药开花前后选取长势健壮、无病害的嫩茎,将芍药嫩茎剪制为具有三个节后作为插穗备用,插穗上切口距上芽1cm;步骤二、扦插培养去除插穗最下端的一片复叶,用生根剂浸泡插穗下端1?2cm处30?60?min,然后将插穗置于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5?90%的温室内静置12h,之后将插穗插入装有基质的三角瓶内进行暗培养,插入深度为3cm,同时对三角瓶施加频率为25kHz的超声波,超声波每工作5s,停止5~8s,总计工作8min;所述基质由泥炭、珍珠岩、蛭石、人畜粪便、枯草杆菌菌液和圆褐固氮菌菌液组成,各组分的体积比例为3:1:3:1:0.005:0.005,其中枯草杆菌菌液和圆褐固氮菌菌液的浓度为2.4×109个/mL;步骤三、室内管理保持温室的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75~85%,并对插穗进行间歇喷雾,喷雾方法为:生根前每周喷一次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多菌灵溶液稀释500倍后的溶液,生根后每5?d喷一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KH2PO4溶液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尿素溶液以补充营养;步骤四、越夏养护插穗生根28~32天后开始炼苗,炼苗完成后进入越夏养护阶段,温室内每周喷一次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多菌灵溶液稀释500倍后的溶液;进入越夏养护阶段后即开始进行腋芽诱导,期间定期喷施复合肥溶液和微量元素,并用萌芽剂涂抹最下端隐芽;所述萌芽剂由?6??苄基腺嘌、激动素、赤霉素、甘油和羊毛脂组成,各组份配比为6?苄基腺嘌0.04%?0.10%、激动素0.01%?0.05%、赤霉素?0.005%?0.02%、二甲亚砜1.0?3.0%、甘油1%?和羊毛脂?94.93%?97.59%;步骤五、越冬管理入冬后将生根苗置于温棚内,保持温度不低于0℃,相对湿度不低于70%;步骤六、壮苗培育第二年3月解冻后将生根苗从容器内取出,连同基质团块移栽入大田,浇一次透水,起8~12cm高土垄保温保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国安刘春洋郭香凤施江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