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压延间隙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04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延系统的方法与设备以便用于对产品进行细标距调节。该压延机系统具有各具有安装于相对端部支承件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端部支承件各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处于流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中传热介质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循环。传热介质可以加热或冷却端部支承件的内部通路,从而相应增加或减少产品的标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压延机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细标距(gauge)调节的压延机系统。
技术介绍
制造商通常使用压延系统来在轮胎制作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处理纺织品、纸或橡胶。许多现有技术的系统缺乏精细调整正在受到压延的零件的标距的能力。通常,对标距的控制通过调节压辊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实现这点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压辊的温度来实现,通过加热辊子或者通过冷却辊子来进行。然而,这种方法具有的缺点是由于不利地离开最佳辊温而影响对橡胶的处理。控制标距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运行起模器或通过改变起模器从而使得一个辊子比其它辊子更快地旋转来实现。然而,这种方法具有的缺点是会对橡胶产生附加应力,而这会造成变形与快回。控制标距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对压延辊进行机加工以便减少其直径,从而增加标距。这种方法耗时且成本高,并且只能够增加零件标距而不能减少其标距。因此,就需要一种可以精细调整压延间隙从而能够调整部件标距的改进型方法与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产品以便产生所需标距厚度的压延机系统,这种压延机系统具有细标距调节,该压延机系统包括各具有安装于相对端部支承件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端部支承件各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处于流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中传热介质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循环。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具有两个或更多辊子的压延机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最终产品的所需标距,确定最终产品的实际标距,使得传热流体在辊子的端部支承板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中循环,以及调节传热介质的温度直至达到所需标距。附图说明现在将通过实例并参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图中图1为压延系统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压延机系统的上部框架的端部支承件的端视图;图3为图2的端部支承件的端视图;图4为图2的框架的俯视图;图5为图2的端部支承件的侧视图;以及图6为端部支承件沿图4中方向6-6剖开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看附图,尤其是图1-4,其示出了实现了尤其适用于压延橡胶的改进方案的压延系统10,尽管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其它用途。压延系统包括框架12,框架12包括下部框架14和安装于下部框架上的上部框架16。下部框架14包括多个支承腿18。上部框架16连接于下部框架14上,并且包括用于支承一对辊子30的两个相对端部支承件20。其中一个端部支承件20固定于上部框架16上,而相对端部支承件20’优选地可滑动地安装于上部框架上以便于进行调节。每个端部支承件20还包括一对平行对齐安装的可转动毂22,其与位于用于支承辊子30的相对端部支承件上的可转动毂对齐。每个毂22容放于辊子的端部中。每个辊子30的毂22之一连接于由马达34驱动的驱动轴(未示出)上。每个辊子30可以按照与相邻辊子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并以相同或不同的速度转动。这样,两个辊子30就平行对齐地安装,并且紧密地隔开间隙距离d。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精确调节并控制位于辊子中心之间的距离C来精细调节间隙距离d。为了调节间隙距离d,每个端部支承件20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40,这些通路用于使得传热介质如水循环。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40还包括入口42和出口44,从而使得传热介质可以按照开环方式循环通过端部支承件20。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40位于两个辊子30的中心之间。优选地,有两组通路位于这些辊子中心之间,其中一组通路40、46沿着第一方向行进,而第二组通路48、50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优选地,这些通路战略上放置成使得端部支承件对温度变化敏感,并且在整个端部支承件上具有最小温度梯度。在端部支承件内循环之前,传热介质可以被加热或冷却至所需温度。如果需要增加或减少辊子之间的间隙距离D,那么就可以分别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当传热介质通过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时,端部支承件就会由于温度变化而收缩或膨胀。当端部支承件收缩或膨胀时,根据传热介质正在冷却或者加热端部支承件的情况,辊子中心之间的距离也同样收缩或膨胀。对间隙距离的精确控制可以通过控制传热介质的温度而实现。优选地,传热介质的温度由与控制机构(未示出)保持电通讯的温度控制单元(未示出)来控制。材料的所需间隙距离或标距可以被编程于控制器中。控制器可以使用主动反馈环来通过略微改变传热流体的温度来保持材料的标距。这样,例如,通过使传热介质的温度从80变化至160华氏度,部件的标距变化就可以高达0.015英寸。间隙距离d的变化与热膨胀系数和端部支承板的温度变化具有线性关系,并且由以下等式表示。间隙距离d的变化(英寸)=α*L*ΔT其中α为热膨胀系数 英寸/(英寸 华氏度)L为辊子中心之间的距离,英寸ΔT(华氏度)为端部支承板的温度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未示出)中,端部支承件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装置来加热,例如电介质加热、辐射加热、感应加热或者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加热或冷却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每个端部支承件可以被独立地加热至不同温度,以便抵消所生产零件中的任何不合需要的不对称情况或者在所生产零件中产生所需的不对称。例如,由于机器公差的累积,所以机器的一侧可以略微不同于机器的另一侧。可以根据本文中所提供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改动。尽管为了示出本专利技术而展示了某些代表性实施例和细节,但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作出多种变动。因此,应当理解可以对所述特定实施例做出变化,这都将在如以下附属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全部预期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处理产品以便产生所需标距厚度的压延机系统,这种压延机系统具有细标距调节,该压延机系统的特征在于各具有安装于相对端部支承件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端部支承件各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处于流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中传热介质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位于第一辊与第二辊的中心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系统,其特征还在于用于控制传热流体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位于这些辊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多个内部通路,其中所述通路之一沿第一方向轴向对齐,而第二内部通路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轴向对齐。6.一种用于调节具有两个或更多辊子的压延机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确定最终产品的所需标距,确定最终产品的实际标距,使得传热流体在至少一个辊子的端部支承板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中循环,以及调节传热介质的温度直至达到所需标距。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位于这些辊子的中心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端部支承件都具有用于使得传热介质循环的内部通路,并且其中每个端部支承件被加热至不同温度。9.一种用于处理产品以便产生所需标距厚度的压延机系统,这种压延机系统具有细标距调节,该压延机系统的特征在于各具有安装于相对端部支承件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辊和第二辊,至少一个所述端部支承件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处于流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中传热介质可以通过所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产品以便产生所需标距厚度的压延机系统,这种压延机系统具有细标距调节,该压延机系统的特征在于:各具有安装于相对端部支承件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端部支承件各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处于流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其中传热介质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通路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R道宁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