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鰟鮍人工繁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1403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华鰟鮍繁殖领域,尤其是人工繁殖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一种中华鰟鮍人工繁殖技术。包括基础设施配备、亲鱼选择、暂养、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其中亲鱼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是中华鰟鮍人工繁殖技术的核心。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1亩方形池塘或10~50m2水泥池,配备微孔增氧。亲鱼特征为侧线不完全,鳃孔后上方有蓝色肩斑。雄性眼圈红色,体色鲜亮;雌鱼腹部有条状产卵管。暂养水添加VC4.5g/l,放养前用5mmg/l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密度低于1斤/m3,每4m2水面移养1只50g蟾蜍预防真菌病。投喂碎蚯蚓肉加螺旋藻粉10g/kg。亲鱼雌雄比1∶1,用30mg/lMS-222麻醉后注射催产剂,用8~10厘米宽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采卵,蚌鱼比2∶3。2天采收一次,含卵蚌移至孵化池,并补充相应无卵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华鰟鮍繁殖领域,尤其是人工繁殖技术。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一种中华鰟鮍人工繁殖技术。包括基础设施配备、亲鱼选择、暂养、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其中亲鱼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是中华鰟鮍人工繁殖技术的核心。本专利技术选择1亩方形池塘或10~50m2水泥池,配备微孔增氧。亲鱼特征为侧线不完全,鳃孔后上方有蓝色肩斑。雄性眼圈红色,体色鲜亮;雌鱼腹部有条状产卵管。暂养水添加VC4.5g/l,放养前用5mmg/l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密度低于1斤/m3,每4m2水面移养1只50g蟾蜍预防真菌病。投喂碎蚯蚓肉加螺旋藻粉10g/kg。亲鱼雌雄比1∶1,用30mg/lMS-222麻醉后注射催产剂,用8~10厘米宽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采卵,蚌鱼比2∶3。2天采收一次,含卵蚌移至孵化池,并补充相应无卵蚌。【专利说明】一种中华黯鮍人工繁殖技术
本专利技术所开发的中华鳑鮍鱼繁殖技术涉及鳑鮍类小型鱼类人工繁殖
,尤其是中华鳑鮍鱼人工繁殖技术方面,该方法能有效进行中华鳑鮍繁殖,提高中华鳑鮍鱼繁殖力。
技术介绍
鎊鲅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鰌亚科(Acheilognathinae),是鎊鲅属(Rhodeus)和鰌属中的一类小型底栖性鱼类,此种鎊鲅广泛分布于除中国黑龙江水系以外的其它各淡水流域。鎊鮍鱼为天然野杂鱼类,自然资源较丰富,其肉味鲜美,而且容易捕捞,在鱼获物中,其数量较多,是人们喜食的一些小型鱼类。江苏当地曾有“冬食鳑鮍夏吃鰺”的说法,以鳑鮍鱼等土著野杂鱼作为原料鱼开发了江苏著名的溱湖八鲜产品,作为高档消费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鎊鮍中许多种类如中华鳑鮍、高体鳑鮍等是中国著名的原生观赏鱼类,其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深受广大观赏鱼养殖爱好者的喜爱。鎊鮍在20世纪60年代以观赏鱼进入欧洲,被称为中国彩虹。鳑鮍鱼在还深受我国台湾地区和内地消费者喜爱,市场上每尾售价在3~10元不等。每当生殖季节,处于发情期的雄鎊鮍色彩分外鲜亮,更具吸引力,是名副其实的水中蝴蝶;而雌 鱼在生殖季节拖着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雄鱼的陪伴下更显得别具一格。水族箱中的鎊鮍易于饲养,饲喂也很简单,是一种很有市场潜力的观赏鱼。中华鳑鮍鱼多数种类一龄性成熟,最长寿命为3龄。产卵期在4~10月,5-6月最盛,作为一种小型鱼类,其繁殖力比较弱,怀卵量低,绝对生殖力74~238粒。分批产卵,每批成熟卵子的绝对量为3~9粒,平均6粒。卵呈长圆形在繁殖季节,雄鱼出现鲜艳的婚姻色或珠星,雌鱼的输卵管延长成一条长的产卵管,生殖期间鎊鮍常常雌雄相伴,在水中寻找河蛘的栖息场所,一旦在水域中找到有合适的开口河蛘,雌鱼就伸出产卵管,插入河蛘的入水孔中,将卵产在河蛘的外套腔里。随后,雄鱼也在蛘的入水孔附近射精,精子随水流入外套腔使卵受精。受精卵移附在河蛘鳃瓣间进行发育。由于河蛘不断呼吸水流,可供给受精卵充足的氧气,利用贝壳的保护,鎊鮍鱼的受精卵在蛘壳内孵化、发育至卵黄吸收完毕、鳔充气、幼鱼可以自由游泳时,才会离开河蛘自行生活。繁殖期过后雌鱼的产卵管萎缩。鎊鮍鱼的繁殖问题是该鱼规模化养殖中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其繁殖习性特殊,在其生殖期间必须用河蛘以利于其产卵繁殖。同时鱼种产卵时间不一致,鱼苗系统化操作难度大;鳑鮍鱼需在蛘类鳃腔产卵方能繁殖成功,受不同蛘种类、蛘体大小及蛘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产卵成功率较低,鱼苗规模化繁殖难度较大,这成为了限制中华鳑鮍鱼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一种中华鳑鮍人工繁殖技术流程。该技术包括基础设施配备、亲鱼选择、暂养、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等内容,其中亲鱼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方法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核心。1、基础设施配备中华鳑鮍繁殖池塘可以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的进排水方便的水泥池和普通土塘,水泥池面积为10~50平方米为宜;普通土塘面积为I亩左右为宜,便于生产管理和繁殖操作。池塘水深在I~1.5米,以微孔曝气式增氧为佳,以500瓦每亩配备鼓风机。2、亲鱼选择中华鳑鮍鱼繁殖时间为4~10月,5~6月最盛。因此从上年11月~3月开始收集亲本,此时水温低,亲本暂养成活率最高。亲本可以从野外采集,也可以从养殖者处购买。中华鳑鮍的辨别特征:体侧扁,腹部无腹棱,口小,尾柄中央有红色色带,背鳍下方及前部鳞片具有金属光泽,侧线鳞不完全,鳃孔后上方有小蓝点(肩斑)。雌雄辨别特征,性成熟雄鱼4~7厘米,眼球周围有红色眼圈,体色鲜亮;雌鱼腹部拖一条状产卵管,背鳍中央有一黑色斑点(高龄鱼无)。亲鱼选择体型较大,特征明显,特色鲜亮的作为种鱼。3、亲鱼暂养亲鱼起捕后暂养、运输用水中添加浓度为4.5克每升的维生素C。放入暂养池前用5毫克每升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0分钟。暂养密度控制在I斤亲鱼每立方(即约1700尾每立方)。暂养池中每4平方水面移养50克左右的蟾蜍I只,用于预防真菌病。暂养水洁净且氧气充足,但水不能过清,而且要有适当光照,因此在水中接种栅藻、小球藻等藻类,将透明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饵料采用小颗粒破碎料,饲料需营养全面,蛋白含量30%以上。4、亲鱼促熟`准备繁殖前20天,挑选性成熟雌雄亲本,用5毫克每升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0分钟。雌雄分别饲养于不同池塘,放养密度不超过0.6斤亲鱼每立方(即约1000尾每立方),亲本饲养池水洁净且氧气充足,有适当藻类或水草。饵料以绞碎的蚯蚓肉为主,每千克添加螺旋藻粉10克。当水温上升到17°C后经常拿河蛘检验雄鱼成熟度,检查方法为雄鱼出现碰触河蛘、争抢河蛘行为时即可用于繁殖;雌鱼性成熟程度的判断标准为产卵管变红,长度超过尾柄基部即快产卵。5、亲鱼催产选出准备用于产卵的亲鱼,雌雄数量比例1:1。用30毫克每升的MS-222药浴麻醉2分钟,亲鱼活力下降,手抓基本不剧烈摆动时即可注射催产剂,操作一般在早上进行。采用LRH-A+D0M复配而成的专用催产剂,腹腔注射,雌鱼每鱼注射0.1毫升,雄鱼每鱼注射0.05毫升。注射后放入产卵池复苏后准备产卵。6、采卵与孵化产卵池深约40-50厘米,面积在50平方米以内,水质优良,有绿藻色或硅藻色,透明度40-50厘米。每平方水面放入8-10厘米宽的背角无齿蛘或圆顶珠蛘200只,用于采卵。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50组待产卵亲鱼。亲鱼放入产卵池后2天即可开始采收采卵蛘。用专制查卵器检查产卵情况,将已经被产卵的蛘移至孵化池,并补充对应数量的采卵蛘。鱼卵在蛘体中约经过20天即可孵化成幼鱼。【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一套完整的中华鳑鮍鱼人工繁殖技术流程。1、基础设施配备中华鳑鮍繁殖池塘为正方形进排水方便的水泥池,水泥池面积为10平方米。池塘水深在0.5米,以微孔曝气式增氧。水质优良,水色呈微绿色,透明度40-50厘米。2、亲鱼选择中华鳑鮍鱼繁殖时间为4~10月,5~6月最盛。因此从上年11月~3月开始收集亲本,此时水温低,亲本暂养成活率最高。亲本可以从野外采集,也可以从养殖者处购买。中华鳑鮍的辨别特征:体侧扁,腹部无腹棱,口小,尾柄中央有红色色带,背鳍下方及前部鳞片具有金属光泽,侧线鳞不完全,鳃孔后上方有小蓝点(肩斑)。雌雄辨别特征,性成熟雄鱼4~7厘米,眼球周围有红色眼圈,特色鲜亮;雌鱼腹部拖一条状产卵管,背鳍中央有一黑色斑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利技术中华鰟鮍鱼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包括基础设施配备、亲鱼选择、暂养、促熟、催产、采卵及孵化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王权朱光来封琦陈小江熊良伟朱云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