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1382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包括机架、拨禾轮组件、割刀组件、扶禾器、输送辊、脱粒滚筒、除杂滚筒和滚筒罩壳,脱粒滚筒和除杂滚筒均设于滚筒罩壳的内腔内并且除杂滚筒位于脱粒滚筒的上方,滚筒罩壳设有进料口,输送辊设于割刀组件和滚筒罩壳之间用于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送入进料口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无需对苗穗进行横向输送,苗穗不产生横向堆积,不仅单位时间内输送量大,而且结构简单,自重小,空转阻力小,相比于现有的收割脱粒装置可以以较大的行进速度进行收割作业,能大幅提高收割效率,进一步降低谷物收获人员劳动强度以及谷物收割成本和耗时,节约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包括机架、拨禾轮组件、割刀组件、扶禾器、输送辊、脱粒滚筒、除杂滚筒和滚筒罩壳,脱粒滚筒和除杂滚筒均设于滚筒罩壳的内腔内并且除杂滚筒位于脱粒滚筒的上方,滚筒罩壳设有进料口,输送辊设于割刀组件和滚筒罩壳之间用于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送入进料口内,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无需对苗穗进行横向输送,苗穗不产生横向堆积,不仅单位时间内输送量大,而且结构简单,自重小,空转阻力小,相比于现有的收割脱粒装置可以以较大的行进速度进行收割作业,能大幅提高收割效率,进一步降低谷物收获人员劳动强度以及谷物收割成本和耗时,节约人力资源。【专利说明】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附件,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供应有小型联合收割机,价格低廉,移动灵活、方便,适于小田间收割作业,一般由行走车体、收割脱粒总成、出粒筒总成和驱动装置构成,收割脱粒总成是位于联合收割机前端的的收割脱粒部分,由割台和脱粒总成构成,割台包括割刀、扶禾器、拨禾机构和苗穗输送机构组成,拨禾机构常见的有拨禾齿和拨禾轮两种结构,苗穗输送机构设于割刀的后侧,通过割刀将苗穗割断,再通过苗穗输送机构将割掉的苗穗送至脱粒总成进行脱粒;现有技术中的割台宽度通常设计为至少对应两个田垄的宽度,使一次行走可至少收获两垄谷物,因此苗穗输送机构也广泛的采用横向螺旋绞龙与输送链条相结合的结构,通过横向螺旋绞龙将割掉的苗穗横向集中于输送链条的入口处,再利用输送链条将苗穗沿纵向运送至脱粒总成进行脱粒,由于输送链条的零部件多且结构复杂,空转阻力较大,所以输送链条的宽度一般控制在30公分以内,以防止其自重及空转阻力过大,确保小型联合收割机的动力性能,但与此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输送链条的输送能力和效率,收割作业时需要严格控制联合收割机的行进速度,导致现有的小型联合收割机收割效率普遍较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收割脱粒总成结构加以改进,提高其苗穗输送效率,进而提高其收割效率,降低谷物收获人员劳动强度以及谷物收割成本和耗时,节约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通过设于割刀后侧的输送辊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直接输送至脱粒总成进行脱粒,无需对苗穗进行横向输送,苗穗不产生横向堆积,与现有技术中的横向螺旋绞龙和输送链条相结合的输送装置相比,不仅单位时间内输送量大,而且结构简单,自重小,空转阻力小,相比于现有的小型联合收割机可以以较大的行进速度进行收割作业,能大幅提高收割效率,进一步降低谷物收获人员劳动强度以及谷物收割成本和耗时,节约人力资源。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包括用于安装在收割机行走总成上的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的拨禾轮组件、割刀组件、扶禾器、输送辊、脱粒滚筒、除杂滚筒和滚筒罩壳;所述脱粒滚筒和除杂滚筒均设于滚筒罩壳的内腔内并且除杂滚筒位于脱粒滚筒的上方;所述滚筒罩壳设有进料口 ;所述输送辊设于割刀组件和滚筒罩壳之间用于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送入进料口内;进一步,所述输送辊的轴线沿该小型联合收割机横向水平设置;进一步,所述输送辊的轴线到割刀组件刃部的水平距离为210_500mm ;进一步,所述输送辊外壁设有防滑筋;进一步,所述防滑筋采用钢筋焊接固定于输送辊外壁形成,防滑筋沿输送辊周向均匀设置多个;进一步,还包括固定于机架并衔接于割刀组件和输送辊之间的托板;进一步,所述输送辊的轴线不高于托板顶面;进一步,所述脱粒滚筒为纹杆式结构,所述除杂滚筒为钉齿式结构;所述滚筒罩壳包括底罩、上罩和筛网;所述上罩沿除杂滚筒轴向一端敞口并且上罩内壁固定有螺旋挡片;所述螺旋挡片与除杂滚筒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筛网的前边沿以及沿收割机横向两侧的边沿均固定于底罩内壁;筛网的前部为与除杂滚筒同轴的弧面隔网并通过该弧面隔网将滚筒罩壳的内腔分隔为除杂腔和脱粒腔,所述进料口对应脱粒腔设置;筛网的后部向下翻折形成导向隔网用于将经过脱粒滚筒加工后的苗穗导入除杂腔;进一步,所述除杂滚筒上位于相邻两圆周上的钉齿错位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通过设于割刀后侧的输送辊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直接输送至脱粒总成进行脱粒,无需对苗穗进行横向输送,苗穗不产生横向堆积,与现有技术中的横向螺旋绞龙和输送链条相结合的输送装置相比,不仅单位时间内输送量大,而且结构简单,自重小,空转阻力小,相比于现有的小型联合收割机可以以较大的行进速度进行收割作业,能大幅提高收割效率,进一步降低谷物收获人员劳动强度以及谷物收割成本和耗时,节约人力资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包括用于安装在收割机行走总成上的机架I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I的拨禾轮组件2、割刀组件3、扶禾器4、输送辊5、脱粒滚筒6、除杂滚筒7和滚筒罩壳;所述脱粒滚筒6和除杂滚筒7均设于滚筒罩壳的内腔内并且除杂滚筒7位于脱粒滚筒6的上方;所述滚筒罩壳设有进料口 8 ;所述输送辊5设于割刀组件3和滚筒罩壳之间用于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送入进料口 8内,收割机纵向是指收割机前后方向,苗穗的头部被割刀组件3割掉后在拨禾轮组件2的拨动作用下向后倾倒并且穗头的尖部搭在输送辊5上,输送辊5滚动并通过其表面与穗头的摩擦作用将割掉的苗穗送入进料口 8内进行脱粒。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辊5的轴线沿该小型联合收割机横向水平设置,输送辊5工作面上沿其轴线排列的各个点到割刀的距离相等,同时收割多垄的谷物时可保证各垄的谷物均能搭于输送辊5的工作面上,能够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直接输送入进料口 8内进行脱粒。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辊5的轴线到割刀组件3刃部的水平距离为210_500mm,即输送辊5的轴线到割刀组件3各刀刃中点连线的水平距离,本实施例设置该水平距离为360mm,略小于成熟水稻或小麦苗穗头部的平均长度,利于收割作业时割下的穗头有效的搭在输送辊5上,及时、可靠的送至脱粒总成的进料口 8内进行脱粒,当然根据不同地区成熟水稻或小麦苗穗头部的长度还可将输送辊5的轴线到割刀组件刃部的水平距离相应的设置为250mm、300mm、400mm或450mm,以实际使用要求为准。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辊5外壁设有防滑筋9,输送辊5转动时能通过防滑筋9对苗穗产生朝向进料口 8方向的推力,因此通过防滑筋9使输送辊5与苗穗之间除了有摩擦作用外还产生推动作用,提高输送辊5对苗穗的输送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筋9采用钢筋焊接固定于输送辊5外壁形成,防滑筋9沿输送辊5周向均匀设置多个,能够连续、稳定的推动苗穗,将苗穗连续不断的送至脱粒总成;防滑筋9也可以是凸包或条纹结构,均能实现其防滑的目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机架I并衔接于割刀组件3和输送辊5之间的托板10,衔接是指割刀组件3与托板10之间以及托板10与输送辊5之间均相接并且它们的间隙不至于使苗穗卡住或落下去,托板10形成了割刀组件3和输送辊5之间的可靠的苗穗输送桥梁,结构合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收割脱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收割机行走总成上的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的拨禾轮组件、割刀组件、扶禾器、输送辊、脱粒滚筒、除杂滚筒和滚筒罩壳;所述脱粒滚筒和除杂滚筒均设于滚筒罩壳的内腔内并且除杂滚筒位于脱粒滚筒的上方;所述滚筒罩壳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辊设于割刀组件和滚筒罩壳之间用于将割掉的苗穗沿收割机纵向送入进料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进薛乐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民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