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舱盖或门的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9374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6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门或舱盖的锁,包括具有转动凹锁部(4)和至少一个锁定爪(6)的锁定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弹簧(23),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能够使锁的可摆动部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朝向最终位置摆动。在最终位置中没有弹簧(23)的弹簧力作用在所述可摆动部件上。因此,特别是运行噪声可以保持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门或舱盖的锁,包括具有转动凹锁部(4)和至少一个锁定爪(6)的锁定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弹簧(23),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能够使锁的可摆动部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朝向最终位置摆动。在最终位置中没有弹簧(23)的弹簧力作用在所述可摆动部件上。因此,特别是运行噪声可以保持较小。【专利说明】用于舱盖或门的锁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舱盖或门的锁,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征。所述门或舱盖/活门/活盖可以是车辆或建筑物的门或舱盖。
技术介绍
2.开头所述类型的锁包括带有转动凹锁部和至少一个锁定爪的锁定装置,利用锁定爪可以将转动凹锁部卡锁在闭锁位置。锁定装置通常设置在金属的锁板上或通常是金属质的锁盒上。这种锁通常还包括锁壳,该锁壳通常是塑料的并且能够对外遮蔽锁的部件。此夕卜,可以设有尤其是塑料质的锁盖和/或尤其是塑料质的、用于中央锁止装置的覆盖件,其同样用于遮蔽。3.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如下的锁,其带有用于转动凹锁部的主卡锁位置的锁定爪(以下称为“主卡锁锁定爪”)、用于转动凹锁部的预卡锁位置的锁定爪(以下称为“预卡锁锁定爪”)和用于所谓的主卡锁锁定爪的锁死杆。这种锁由专利文献DE102007003948A1已知。4.由DE102007003948A1已知的车辆锁的转动凹锁部具有叉状的入口,当车门或车辆舱盖被闭锁时,车门或车舱盖的锁销到达该入口内。然后,锁销使转动凹锁部从打开位置转动到闭锁位置。如果转动凹锁部已到达闭锁位置,则锁销不再能够离开转动凹锁部的入口。在闭锁位置中,锁定爪卡锁转动凹锁部,使得该转动凹锁部不再能够转回到打开位置中。这样便使锁位于卡锁的位置中。5.由DE102007003948A1已知的锁包括两个在闭锁过程中能由转动凹锁部依次占据的两个卡锁位置:即所谓的转动凹锁部预卡锁位置和所谓的转动凹锁部主卡锁位置。6.为了避免锁定爪意外地从其卡锁位置离开,可以设置一锁死杆,当转动凹锁部被卡锁时该锁死杆将这种运动锁死。这种锁死杆在由专利文献DE102007003948A1已知的锁中对于主卡锁锁定爪是必需的,这是因为转动凹锁部和主卡锁锁定爪设计成:在主卡锁位置中使得转动凹锁部能够将打开力矩传递到主卡锁锁定爪中。7.前述由现有技术已经公开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以任意的组合与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组合。8.在开头所述类型的锁中存在能摆动并且希望其摆动的部件,如锁定爪、锁死杆或转动凹锁部。通常存在至少一个被预紧的弹簧,利用所述弹簧通过弹簧力引起这样的部件的希望的摆动运动。这种被预紧的弹簧可以例如使得锁定爪运动到其卡锁位置中、使得锁死杆运动到其锁死位置中或者使得转动凹锁部运动到其打开位置中。因此,由DE102007003948A1已知一种被弹性加载的转动凹锁部,也就是能借助于相关弹簧的弹簧力摆动的转动凹锁部。
技术实现思路
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锁。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锁来解决。有利的构造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11.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门或舱盖的锁,其包括具有转动凹锁部和至少一个锁定爪的锁定装置以及弹簧。弹簧能够使锁的可摆动部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朝向最终位置摆动。然而,在最终位置中,弹簧的弹簧力不作用在可摆动部件上。可摆动部件因此在最终位置不受弹簧的压力。由此相比弹簧的压力直至最终位置一直都作用在可摆动部件上的情况,显著地降低了噪声。12.对可摆动部件的弹性加载优选在快到最终位置之前结束。因此特别可靠地确保:可摆动部件到达其最终位置。这一点被理解为:可摆动部件从到达不再被弹性加载的位置起仅需要转动很小的角度便能到达最终位置。也就是说尤其是,部件仅须在无弹簧力支持的情况下经过很小的路程。在一种实施形式中,部件仅须转过不大于5°、优选不大于3°、特别优选不大于1° (的角度)便能在弹簧力作用的情况下到达最终位置。13.由于在最终位置不再有弹簧力作用在可摆动部件上,所以弹簧可以在初始位置中相应较弱地被预紧。然而,在一种实施形式中,锁有利地包括用于弹簧的止挡部。该止挡部使得在最终位置中以及优选在快到最终位置之前,弹簧的弹簧力都不作用在可摆动部件上。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可能的是,以可自由选择的方式预紧弹簧。因此可以这样选择弹簧的预紧力,使得可摆动部件以希望的速度和/或以足够的力摆动。此外,可以通过止挡部确保:在最终位置中绝对没有弹簧力作用在可摆动部件上。也就是说,可摆动部件在最终位置中肯定不被弹性加载,即便弹簧在初始位置中被较强地预紧也是如此。14.止挡部以合适的方式设置在锁的锁壳、锁盒或锁板上。该止挡部优选是锁壳的一部分、锁盒的一部分或锁板的一部分。这样,该止挡部与锁壳、锁盒或锁板一体制造。这减少了待制造部件的数量。15.可摆动部件可以是锁定爪和/或锁死杆。相应的部件尽管在初始位置被弹性加载,但在最终位置不被弹性加载。也就是在最终位置中,弹簧力不作用在可摆动部件上。如果可摆动部件是锁定爪,则降低了使锁定爪运动离开其卡锁位置而必须使用的打开力。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明显的噪声降低外还实现了其它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16.以下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根据实施例阐明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形式的优点。17.在附图中示出:18.图1:处于转动凹锁部的主卡锁位置的锁定装置;19.图2:处于转动凹锁部的主卡锁位置的锁定装置;20.图3: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21.图4:处于中间位置的锁定装置;22.图5:打开位置的局部图;23.图6:转动凹锁部的主卡锁位置的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24.在图1中示出了车辆锁的壁I的俯视图。壁I可以是锁板或锁盒的一部分。壁I优选是金属的。壁I配设有入口 2,当相关的车门或车辆舱盖被闭锁时,车门或车辆舱盖的锁销3伸入到该入口中。转动凹锁部4以可摆动方式设置在壁I上并且可以围绕其固定轴5转动。在图1中示出了转动凹锁部的主卡锁位置,在该主卡锁位置中位于壁入口 2中的锁销3被转动凹锁部的入口这样包围,使得锁销3不再能够离开壁入口 2。因此在转动凹锁部的主卡锁位置中通过锁定爪的卡锁使车辆的相应车门或舱盖被闭锁。图中示出了主卡锁位置,因为如图所示地通过以可摆动方式设置的主卡锁锁定爪6阻止转动凹锁部按所示的箭头方向11转回到打开位置。主卡锁锁定爪6同样固定在壁I上并且可以围绕其固定轴7转动。转动凹锁部优选通过在图1中未示出的弹簧朝打开位置预紧。由于这种预紧,转动凹锁部对主卡锁锁定爪的具有倾斜走向/延伸方式(Verlauf)的止挡部施加压力。该倾斜的走向使主卡锁锁定爪6被压离卡锁位置。因此,打开的力矩被传递到主卡锁锁定爪6中。25.如果转动凹锁部4不通过弹簧预紧,则当相关的车门或车辆舱盖被打开时,至少是锁销3导致转动凹锁部4的按箭头11的朝向打开位置的转动运动。由此带来的转矩便将主卡锁锁定爪6从卡锁位置压出。26.然而,在车门或车辆舱盖闭锁情况下的转动凹锁部主卡锁位置中,所述压出通过以可摆动方式设置的锁死杆8如图所示地阻止。锁死杆8同样以可摆动方式固定在壁I上并且可以围绕其固定轴9转动。弹簧10的臂IOb抵靠在锁死杆8的侧面轮廓区域上。这样预紧弹簧10,使得弹簧10的臂IOb将锁死杆8压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班德尔S·古尔坎K·巴尔特D·彼得鲁斯
申请(专利权)人:开开特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