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126 阅读:8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还包括翻转结构,该翻转结构设置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处。该翻转结构是圆弧面结构。该翻转结构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采用自然圆弧过渡。该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的1到3倍,长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1.5到5倍,轴心线平移的高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0.5到1.5倍。熔胶通过翻转结构,原来熔胶各项特性在流道直径截面层状分布的状态被打乱并重新混合,在翻转结构内,溶胶的剪切速率,温度和黏度在进入下一级流道前暂时达到均匀状态,进入下一级流道后便可消除流动不平衡状态,达到各模穴均维持一致压力、温度、黏度等物性之平衡,使各模穴产品品质趋于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制造领域,涉及流道平衡技术,尤其是冷流道多模穴模具 流道平衡技术。
技术介绍
在现有冷流道多摸穴塑胶模具上,即使在几何尺寸完全对称平衡的流道设 计下,仍然会有流动不平衡现象。因为,在冷流道多模穴塑胶模具上,主流道 内维持轴对称的熔胶特性在进入次流道之后,其熔胶特性就变成不对称了。造 成内侧模穴充填较快,外侧模穴充填较慢。此流动不平衡现象的影响有时会非 常显著,严重降低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流道多模穴塑胶模具流道平衡结构,解决在 几何尺寸完全对称情况下出现的流动不平衡现象。可将原欲发展成不对称之熔 胶翻转成仍维持对称的状态,籍以达到各模穴均维持一致压力、温度、黏度等 物性之平衡,解决以前因流动不平衡问题而导致的产品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冷流道多模穴塑胶模具流道平衡结构,主要包括(l)主流道;(2)分流道;3)翻转结构。塑胶熔料在流道中流动时,其剪切率、温度、黏度会随熔胶在流动方向位 置的不同而改变。通常最大剪切率会发生在靠近固化层的区域,而在流道中心 部分的熔胶剪切率为零。此高剪切现象会影响靠近固化层区域的熔胶黏度。熔 胶黏度会因为非牛顿流体的剪切变系特性和剪切所导致的摩擦生热而降低。同 时此摩擦生热现象也会造成靠近固华层区域高剪切熔胶温度会高于流道中心的 熔胶温度。此在主流道仍维持轴对称的熔胶特性在进入此流道后就变成不对称 了。当熔胶流动继续发展到第三流道之后,分流至内侧模穴及外侧模穴的熔胶 特性差异将更加明显。充填内侧模穴的熔胶温度较高,黏度较低,流动阻力较低;充填外侧模穴的熔胶温度较低,黏度教高,流动阻力较高。造成内侧模穴 充填快,外侧模穴充填慢,流动不平衡的状况因此趋于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流道结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还包括翻转结构,该翻转结构设置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处。进一步,该翻转结构是圆弧面结构。 该翻转结构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采用自然圆弧过渡。该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的1到3倍。 该翻转结构的长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1. 5到5倍。 该翻转结构的轴心线平移的高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0. 5到1. 5倍。 熔胶通过翻转结构,原来熔胶各项特性在流道直径截面层状分布的状态被 打乱并重新混合,在翻转结构内,溶胶的剪切速率,温度和黏度在进入下一级 流道前暂时达到均匀状态。这种均匀状态的熔胶进入下一级流道后便可消除流 动不平衡状态,籍以达到各模穴均维持一致压力、温度、黏度等物性之平衡, 如此可让各模穴产品品质趋于一致。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多模穴几何平衡流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模穴冷流道塑胶模具翻转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是多模穴冷流道塑胶模具平衡流道结构在平衡流道的所有流道交接处, 如图2中1、 2所示位置增加翻转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多模穴冷流道塑胶模具平衡流道结构在平衡流道的所有流道交接处, 如图2中1、 2所示位置增加翻转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多模穴冷流道塑胶模具平衡流道结构在平衡流道的所有流道交接处, 如图2中1、 2所示位置增加翻转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几何对称流道熔胶流动不平衡示意图;(截面深色区表示高温高速熔 胶,截面白色区表示低温低速熔胶)图7是熔胶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结构发生翻转后重新达到平衡的示意图;(截面深色区表示高温高速熔胶,截面白色区表示低温低速熔胶)图8是几何对称流道熔胶从主流道流入分流道后溶胶的温度速度分布变化示意图;图9是图2、图3中4处结构料流流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2-9,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还包括翻转结构,该翻转结构设置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处。该翻转结构是圆弧面结构;该翻转结构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采用自然圆 弧过渡。如图9所示。该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的1到3倍,如图5所示。 该翻转结构的长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0. 8到5倍; 一般可取1. 5到5倍; 如图3所示。该翻转结构的轴心线平移的高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0.5到1.5倍;如图3 所示。图6是几何对称流道熔胶流动不平衡示意图;其中,截面深色区表示高温高速熔胶,截面白色区表示低温低速熔胶,由图可见,从A-A截面到B-B截面, 已经出现明显不平衡的情况。图7是熔胶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结构发生翻转后重新达到平衡的示意图;同 样的以截面深色区表示高温高速熔胶,以截面白色区表示低温低速熔胶,从A-A 截面到B-B截面,未见显著区别。例如,8模腔冷流道2板模,模具尺寸420mm*320mm*360mm产品尺寸80mm*50ram*8mm产品材质ABS未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结构产品流动显示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虽然产品最终都可打满,但各模腔产品质量和机械性能有较大差异。 使用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在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1倍,长度 为所在流道直径的l倍,高度为所在流道直径0.5倍时,平衡效果最佳。 当结构尺寸超过专利结构设计尺寸的上下值时,平衡效果将消失。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 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 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对于本专利技术 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结构,该翻转结构设置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翻转结构是圆弧面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翻转结构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采用自然圆弧过渡。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的1到3倍。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其 特征在于该翻转结构的长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1. 5到5倍。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翻转结构的轴心线平移的高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0. 5到1. 5倍。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1倍,长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1倍,高 度为所在流道直径0.5倍。全文摘要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还包括翻转结构,该翻转结构设置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处。该翻转结构是圆弧面结构。该翻转结构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采用自然圆弧过渡。该翻转结构的直径为结构所在流道直径的1到3倍,长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1.5到5倍,轴心线平移的高度为所在流道直径的0.5到1.5倍。熔胶通过翻转结构,原来熔胶各项特性在流道直径截面层状分布的状态被打乱并重新混合,在翻转结构内,溶胶的剪切速率,温度和黏度在进入下一级流道前暂时达到均匀状态,进入下一级流道后便可消除流动不平衡状态,达到各模穴均维持一致压力、温度、黏度等物性之平衡,使各模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结构,该翻转结构设置于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任海涛毛奇峰秦俸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