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102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其主阀腔(11)内固定有套筒(4),其阀芯座(2)沿轴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套筒(4)中;所述套筒(4)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套筒流道(41),所述阀芯座(2)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阀芯座侧孔(24);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而中断套筒流道(41)与阀芯座侧孔(24)之间的连通,并冷媒经由该套筒流道(41)流向阀芯阀口(21);当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而连通所述阀芯座侧孔(24)与套筒流道(41)。当冷媒正向流动时,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高压冷媒对阀芯座造成过大冲击,防止其发生偏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其主阀腔(11)内固定有套筒(4),其阀芯座(2)沿轴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套筒(4)中;所述套筒(4)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套筒流道(41),所述阀芯座(2)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阀芯座侧孔(24);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而中断套筒流道(41)与阀芯座侧孔(24)之间的连通,并冷媒经由该套筒流道(41)流向阀芯阀口(21);当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而连通所述阀芯座侧孔(24)与套筒流道(41)。当冷媒正向流动时,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高压冷媒对阀芯座造成过大冲击,防止其发生偏心。【专利说明】一种电子膨胀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在空调市场,由于其室内机与室外机距离较远,因此采用了两个电子膨胀阀,而两个电子膨胀阀必须分别并联单向阀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效率。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制冷时:从压缩机7' 8排气管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7' I的D接管、E接管、室外交换器7' 2 (冷凝放热)、第一单向阀7' 4 (第一电子膨胀阀7' 3不起调节作用)、第二电子膨胀阀7' 5(此时第二单向阀7' 6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7' 5起流量调节作用),最终进入室内交换器7' 7蒸发吸收热量制冷。此时由于第二电子膨胀阀T 6与室内交换器7' 7较近,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如果电子膨胀阀距离蒸发器太远,那么从电子膨胀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很容易气化,不仅造成热损失,也使得蒸发器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从室外换热器7' 2出来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如果从第一电子膨胀阀T 3经过,即使在膨胀阀全开的条件下,仍会出现节流效果,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待传到第二电子膨胀阀T 5时制冷剂很可能会部分气化,影响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效果,降低系统效率。制热时:从压缩机7' 8排气管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7' I的D接管、C接管、室内交换器7' 7 (冷凝放热)、第二单向阀7' 6 (第二电子膨胀阀7' 5不起调节作用)、第一电子膨胀阀7' 3(此时第一单向阀7' 4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7' 3起流量调节作用),最终进入室外交换器7' 2蒸发吸收热量制冷。此时由于第一电子膨胀阀T 3与室外交换器7' 2较近,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如果电子膨胀阀距离蒸发器太远,那么从电子膨胀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很容易气化,不仅造成热损失,也使得蒸发器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从室内换热器7' 7出来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如果从第二电子膨胀阀T 5经过,即使在膨胀阀全开的条件下,仍会出现节流效果,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待传到第一电子膨胀阀T 3时制冷剂很会部分气化,影响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效果,降低系统效率。但是,目前市场上有客户要求将单向阀和电子膨胀阀合并,从而减少零部件,减少焊点,进而提闻系统的可罪性。鉴于此,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特开2009-287913”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单向阀功能的电子膨胀阀,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正向进行流量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逆向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座设有主阀腔P 1、横接口部 2和竖接口部 3,该竖接口部 3的上端开口形成主阀口 31;主阀腔P I内设有阀芯座W,该阀芯座W以其周向侧壁与主阀腔P I的周向内侧壁贴合导向,以便可沿主阀腔P I的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开启和关闭主阀口 P 31;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阀芯座W设有副阀腔W 1,阀芯座W设有与该副阀腔W I连通的阀芯阀口 2' 2,阀针部件3'伸入该副阀腔2' I中并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 W 2 ;再者,如图2和图3所示,阀芯座W的周向侧壁上还开设有与副阀腔W I连通的导通孔2' 3,该导通孔2' 3朝向横接口部I' 2,并连通副阀腔2' I与横接口部1' 2。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横接口部1, 2连接有横接管V 1,竖接口部,1, 3连接有竖接管4' 2,冷媒流体由横接管4' I向竖接管4' 2流动时(亦即横接口部I' 2 —侧为高压区,竖接口部P 3—侧为低压区)定位为正向流动,冷媒流体由竖接管I' 3向横接管P 2流动时(亦即竖接口部I' 3—侧为高压区,横接口部I' 2—侧为低压区)定位为逆向流动。阀针部件3'与丝杆5' I连接,丝杆5' I与螺母5' 2通过螺纹配合;在该种结构中,在线圈6' I磁场的作用下,磁体6' 2转动,丝杆5' I转动并由于螺母5' 2螺纹配合因而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阀针部件3,沿轴向往复运动,以便开启或关闭阀芯阀口 2' 2。如图2所示,冷媒正向流动时,横接口部I' 2—侧为高压区,竖接口部I' 3—侧为低压区,在冷媒压力差的作用下,阀芯座2'向下运动,从而关闭主阀口 I' 31;在此基础上,冷媒由横接口部P 2通过导通孔W 3进入副阀腔W 1,阀针部件:V开启阀芯阀口21 2,进入副阀腔W I中的冷媒由该阀芯阀口 W 2流向竖接口部,1, 3,进而流向竖接管4' 2中。在该工作过程中,通过丝杆5' I沿轴向运动,可以使得阀针部件3'调节阀芯阀口 2' 2的开度,进而实现电子膨胀阀流量调节的目的。如图3所示,冷媒逆向流动时,竖接口部,1, 3—侧为高压区,横接口部,1, 2 —侧为低压区,此时,在冷媒压力差的作用下,推动阀芯座2'向上运动,从而开启主阀口1, 31,冷媒经过主阀口 ,1, 31、主阀腔,1, I和横接口部,1 2,流向横接管V 1,从而实现单向阀的单向导通功能。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存在如下缺陷:如图2所示,当冷媒正向流动时,由于阀芯座2'的侧壁正对横接口部,1, 2,因而阀芯座2'的周向侧壁会受到高压冷媒的冲击;当冷媒压力出现波动时,会造成该阀芯座2'偏心,从而造成阀芯座W对主阀口 ,1, 31的密封不严,造成内漏偏大,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此外,阀芯座W偏心也会造成阀针部件:V与阀芯阀口 W 2出现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当冷媒正向流动时,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高压冷媒对阀芯座造成过大冲击,防止其发生偏心,从而避免内漏的发生,保证系统的工作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竖接管和横接管,所述阀座设有主阀腔;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所述竖接管连通的主阀口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的阀芯座,所述阀芯座设有可与所述竖接管连通的阀芯阀口,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的阀针部件;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驱动阀针部件轴向运动的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包括丝杆及与该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关闭主阀口,冷媒经由所述阀芯阀口流向竖接管,所述阀针部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调节所述阀芯阀口的开度;当冷媒逆向移动时,所述阀芯座上移开启主阀口,冷媒经由所述主阀口流向横接管;所述主阀腔内固定有套筒,所述阀芯座沿轴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套筒中,所述阀针部件的下部伸入所述套筒中开启和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竖接管(51)和横接管(52),所述阀座(1)设有主阀腔(1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主阀口(441)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441)的阀芯座(2),所述阀芯座(2)设有可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阀芯阀口(2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21)的阀针部件(3);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驱动阀针部件(3)轴向运动的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包括丝杆(61)及与该丝杆(61)螺纹配合的螺母(62);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冷媒经由所述阀芯阀口(21)流向竖接管(51),所述阀针部件(3)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调节所述阀芯阀口(21)的开度;当冷媒逆向移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冷媒经由所述主阀口(441)流向横接管(5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腔(11)内固定有套筒(4),所述阀芯座(2)沿轴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套筒(4)中,所述阀针部件(3)的下部伸入所述套筒(4)中开启和关闭所述阀芯阀口(21);所述套筒(4)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与所述主阀腔(11)的套筒流道(41);所述阀芯座(2)设有与所述竖接管连通的阀芯座通孔(23),并该阀芯座通孔(23)的上端孔口形成所述阀芯阀口(21),所述阀芯座(2)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与该阀芯座通孔(23)连通的阀芯座侧孔(24);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而中断套筒流道(41)与阀芯座侧孔(24)之间的连通,并冷媒经由该套筒流道(41)流向所述阀芯阀口(21);当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而连通所述阀芯座侧孔(24)与套筒流道(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