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5920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包括染色装置,所述染色装置为由弧形板、上盖板和底盘构成的圆筒结构;所述弧形板或所述上盖板与压力伸缩臂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经轴纱线进行段染染色,形成变幻莫测的经轴段染纱线,使段染纱线在梭织面料领域达到大量的使用,制成不同于常规的梭织面料风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包括染色装置,所述染色装置为由弧形板、上盖板和底盘构成的圆筒结构;所述弧形板或所述上盖板与压力伸缩臂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利用本专利技术能使经轴纱线进行段染染色,形成变幻莫测的经轴段染纱线,使段染纱线在梭织面料领域达到大量的使用,制成不同于常规的梭织面料风格。【专利说明】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加工
,尤其是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段染是指在ー绞纱线或织物上染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顔色。段染产品新颖独特,段染的纱线所织出来织物的风格得到根本的突破,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段染纱线的生产流程为纱线摇绞、煮漂、过渗透、段染、气蒸、皂洗、固色、烘干和倒筒,段染的颜色一般最多为6套色,循环的长度为4(T80cm。现阶段段染纱线主要应该在针织领域,而在梭织领域基本为空白,主要原因在于:1、段染纱线在倒筒过程中存在断纱需要接头,会导致整个花型的不连续性;2、段染纱线的每绞重量较少,导致倒筒合井筒子后花型的中断。但由于梭织面料织造之前必须进行整经,将纱线筒子绕在经轴上,形成长度一致和松紧度一致的纱线筒,由于在前期的倒筒和并筒过程中将段染纱的花型循环弄乱,整经后必然花型的规律不统一,多根经纱同时进纱织造后,必然在梭织织造后布面形成花型层次不齐、凌乱的布面效果,无法发挥段染本身的风格特点,也就无法被消费者接受。现阶段市场上用于经轴进行染色的设备较多也很成熟,但采用经轴段染的设备为空白,经检索,专利号为ZL201220353822.4的“ー种筒子纱半浸染抽吸段染装置”中有关于筒子段染的介绍,它主要由抽真空系统、抽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组成,采用染料体系、筒子摆放位置、液面位置和抽吸时间之间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变幻风格的段染效果。但该装置只能针对常规的筒子进行处理,效率低下,产量很低,而且只是通过将筒子浸在染液中无加压装置,筒子内部肯定无法染透,色花严重,该装置没有任何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对整经之后的经纱筒进行段染染色,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包括染色装置,所述染色装置为由弧形板、上盖板和底盘构成的圆筒结构;所述弧形板或所述上盖板与压カ伸缩臂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进ー步地,所述弧形板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纵横交错设置的棱柱,将该弧形板内侧分成若干个染色空腔;每个所述染色空腔的弧形板中间处设有给液孔。进ー步地,所述底盘的底部为弧形,该弧形中间处设有真空抽气孔。进ー步地,所述底盘内侧壁上设有棱条。进ー步地,该加工装置还包括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由储液罐、分液罐、橡胶管和多个电磁阀构成,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与所述分液罐连通,所述分液罐经所述橡胶管与所述供液孔连通;在所述橡胶管上设有所述电磁阀。进ー步地,所述分液罐中设有若干个供液槽,每个所述供液槽经所述橡胶管和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供液孔连通。进ー步地,所述弧形板构成圆筒的侧壁,数目为2块及以上;所述染色空腔均匀设在每个所述弧形板内侧壁上。进ー步地,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3块,高度为20?300cm ;所述染色空腔的尺寸为5cmX5cm,所述棱柱的高度为3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装置可对整经后的经轴进行段染,染色后的花型循环规律一致,无断纱和接头现象,在梭织织造后形成特定的、有规律的段染风格,成功实现了段染在梭织领域的应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多个独立的染色単元将经轴纱线分割成不同的染色上染系统进行染色,相互之间独立,颜色界限分明,效果独特。3、本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绞纱段染的风格,段染的颜色更多,段长的范围也更长,效果更为独特。4、本专利技术装置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产量大,能够迅速占领梭织段染市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弧形板示意图。图3为底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所示的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由染色系统、供液系统、真空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染色系统设置由弧形板3、压カ伸缩臂4、上盖板5和底盘6组成;所述弧形板3和所述上盖板5与压カ伸缩臂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3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纵横交错设置的棱柱10,如图2所示,将该弧形板3内侧分成若干个染色空腔;每个所述染色空腔的弧形板中间处设有给液孔9 ;所述底盘6的底部为弧形,如图3所示,该弧形中间处设有真空抽气孔13。压カ伸缩臂4为气动控制装置,每块弧形板3外侧和上盖板5均有ー个对应的气动伸缩臂4,控制弧形板3的收拢和松开、上盖板5的上升与下降。当气动伸缩臂4完全伸开时将经轴筒纱完全包裹在内腔中,上盖板5下降并压紧,与弧形板3、底盘6形成密闭圆筒结构,用于抽真空和染液的穿透,染色结束后气动伸缩臂4收缩,弧形板3张开、上盖板5上提,取出经轴段染纱线。供液系统由储液罐1、分液罐2、橡胶管11和多个电磁阀12组成;所述储液罐1的出口与所述分液罐2连通,所述分液罐2经所述橡胶管11与所述供液孔9连通;在所述橡胶管11上设有所述电磁阀12。分液罐2中设置多个独立的供液槽14,每个槽中放置ー种染液,槽的数目为2个及以上,槽的下端设置多个出液ロ 15,并配置开关,每个出料ロ 15与弧形板3外侧的给液孔9相连,负责染液的传送。储液罐1为桶装罐,设置的数目为2个及以上,并分别配备带有电磁阀12的连接管与分液罐2中的分液槽14相连,优选地,储液罐1的材质为塑料,容积为100kg。真空系统由抽气孔13、真空泵7、废液回收罐8依次连通组成;控制系统由多组控制元件组成。弧形板3的数目为2块及以上,染色空腔的数目为弧形板面积的均分值,优选地,弧形板的数量为3块,高度为20?300cm,3块弧形板合拢后的直径为30?200cm,更优选地,染色空腔的尺寸为5cm*5cm,棱柱10的高度为3cm。底盘6的直径与经轴纱筒的直径一致,抽气孔13的直径与经轴的直径一致,优选地,在底盘6的内壁设有棱条16。上盖板5的尺寸于底盘6的尺寸一致,优选地,带有密封圈。将整经之后的经轴纱线放置在底盘6上,经轴为带有大量孔洞的不锈钢圆柱,先配置三种不同的染液放置在储液罐1中,开启电磁阀12,将染料打入分液罐2中的分液槽14中,开动启动开关,气动阀控制伸缩臂4将3块弧形板3相互合拢,上盖板5下降,并与弧形板3和底盘6组成密闭的圆柱体,弧形板3上的棱柱10与经轴纱筒相接触并挤紫,形成多个独立的染色単元,真空泵7开始工作,通过抽气孔13向密闭圆柱体抽气,染液经出液ロ15、橡胶管11和给液孔9进入每ー个独立的染色単元中,井随着气体的连续抽吸进入经轴纱筒内部,并贯穿整个经轴纱筒,最终经底盘6上的棱条16、抽气孔13和管道吸入废液回收罐8中,完成整个染色过程。具体染色过程为: 1、配置三种不同顔色的染液分别放置在三个储液罐1中,开启电磁阀12将染液打入分液罐2中的分液槽14内。2、开启控制开关,气动压カ阀将三个伸缩臂4向前推挤使三块弧形板3并相互咬合,上盖板5下降,与底盘6组成密闭的圆柱体。3、弧形板3内侧的交叉棱柱10与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轴段染的加工装置,包括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装置为由弧形板、上盖板和底盘构成的圆筒结构;所述弧形板或所述上盖板与压力伸缩臂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民杭彩云尹寿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天然绿色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