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砂分离方法和油泥砂分离机技术

技术编号:945701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泥砂分离方法,包括: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中的油泥液体;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中。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泥砂,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泥砂分离方法,包括: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中的油泥液体;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中。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泥砂,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专利说明】油泥砂分离方法和油泥砂分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泥污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油泥砂分离方法和油泥砂分离机。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各联合站的含油污泥采用直接露天堆放、卫生填埋等方法进行处置。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原油、污水及絮凝物等污染物,经过长期堆积后,积聚大量的含油砂不仅占用大片土地,并且长期堆放对大气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直接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了生态环境。现有的含油污泥热洗处理方法主要是在气浮、空化、旋流分离等处理工艺中加入化学药剂对油泥进行热洗处理(例如,参见专利号为ZL 200810153645.3的含油泥沙净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然而,现有热洗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在净化处理效果差,净化后污泥含油率仍不达标,同时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泥砂分离方法和一种油泥砂分离机,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泥砂,回收所分离出的原油,多余的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并且净化后的泥污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泥砂分离方法,包括: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中的油泥液体;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中。此外,在搅拌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稀释、加热油泥,以形成油泥液体。优选地,稀释、加热油泥包括:以1: 0.75的比例来混合油泥和水并加热到80摄氏度至85摄氏度范围内的温度。另外,该方法还包括:在释放微气泡之前,向油泥液体中加注化学分解剂。优选地,使采集到集油器中的油滴进行二次水油分离处理。优选地,微气泡的直径为0.1 μ 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泥砂分离机,包括:搅拌机,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中的油泥液体;微气泡发生器,用于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刮板装置,用于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中。优选地,油泥液体在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之前还需要进行稀释、加热处理,包括以I: 0.75的比例来混合油泥和水并加热到80摄氏度至85摄氏度范围内的温度。此外,油泥砂分离机还包括化学分解剂加注装置,用于在释放微气泡之前,向油泥液体中加注化学分解剂。优选地,微气泡的直径为0.1 μ m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泥砂,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泥砂分离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泥砂分离机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泥砂分离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泥砂分离方法包括:S102,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中的油泥液体;S104,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S106,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中。`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泥砂分离机的框图。参见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泥砂分离机20包括:搅拌机202,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20中的油泥液体;微气泡发生器204,用于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刮板装置206,用于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208中。本专利技术的油泥砂分离机20是根据我国油田油泥所含化学成分而设计的专用设备。其由电机,减速机,混合式搅拌器,微气泡发生器,刮泡机构,立式罐体及底座等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重心下移、传动平稳、检修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集搅拌、喷剂、微气泡生成、分离、集油机构于一体,具有结构紧奏,操作方便等优点。注意,为了描述的简单,在图2中并未示出电机、减速机、罐体、底座等部件,这些省略的部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任何适当的结构、材料等。为了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搅拌机202为混合式搅拌机,从而达到了搅拌均匀、省功、省时的目的。微气泡发生器204采用了低压虹吸喷射原理,从而使得气泡细小均匀,完全满足了原油在水中的升浮。在分离中,油泥浆在机械搅拌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油和它所包裹的沙粒或土质颗粒充分分离出的油品抓住冲入的气泡气浮上升。这种作为油品上浮的微气泡直径在0.1微米左右是最合适的,并且微气泡发生系统204的气量和压力均可调,为油和泥的充分分离创造了条件。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刮板装置206是低速旋转刮板装置,其可以使漂浮在水面上的原油迅速脱离水面,并收集在出油管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油泥砂分离机20还包括化学分解剂加注装置,用于在释放微气泡之前,向油泥液体中加注化学分解剂。由于油泥中的原油紧紧地包裹着黏土颗粒,在化学分解剂的作用下,油膜层被撕裂开来,油膜和黏土的连接键被充分打开。然后,在微气泡发生器204释放微气泡之后,被撕开的油膜抓住冲入的微气泡重新形成油气包裹体,并借助浮力作用漂浮到上层形成分离罐中的油气泡层。黏土颗粒沉淀形成底泥。本专利技术的油泥砂分离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油泥液体被输送到立式油泥分离器中,按一定的运动速度及轨迹进行翻动,待达到额定容积后,加注化学分解剂,彻底均匀后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游离在水中的油滴迅速随着气泡上升到液面上,随即开动刮泡机构,将浮在水面上的油滴刮进集油器中。此外,需要注意,在油泥进入本专利技术的油泥砂分离机20之前,还经过了稀释、加热处理。(I)所要分离的油泥、水不但有物理混合,还有油、泥、水分子的交融化合,破解油、泥、水分子间的交融是油泥、水分离的最关键的问题。在常温下油、泥、水分子间的交融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加热是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加热温度过高必然造成能源浪费及油分子的过量蒸发,加热温度过低油、泥、水分子间的交融很难分离,经过多次计算、试验、最佳的加热温度为80-85°C(2)油、泥、水分子间的分离,还有一个必备条件:油泥在水中的浓度不宜过高,因为原油中的泥土与油的密度相差较小,微粒直径小到0.005毫米以下,只有在一定的浓度中才能破解渗透在泥土中原油分子。经过多次试验,当油泥与水的体积比为1: 0.75时才可在化学力作用下将油与泥土分离。另外,从油泥分离机20收集的油气泡仍然含有水分和泥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处理,使油和水及泥砂充分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油的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泥砂,回收所分离出的原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泥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搅拌输送至油泥砂分离机中的油泥液体;在罐体下部释放微气泡,使得游离在水中的油滴随着所述微气泡上升到液面;以及将浮在液面上的油滴采集到集油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鸿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