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斌专利>正文

袋式循环运送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642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送机械,尤其是利用柔性袋沿衬筒内外壁循环运动而作为运输传递装置的运送法;先将筒状袋从衬筒孔中穿出,然后再在衬筒外壁向后翻卷折回,并与始端筒状袋闭合连接,形成内外闭合成一体的环状囊体;以囊体包住衬筒,并沿衬筒内外壁之间循环,形成载送物质的(内外)两个承载面;以此囊体的内外面搭载运送物质,能实现在同一点同时输入和取出的功能,并能通过控制环状囊体的循环速度而控制物质的运送速度,其特征在于:袋式循环运送法的机构,主要由驱动部分、执行机构部分、辅助机构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送机械,尤其是利用柔性袋沿衬筒内外壁循环运动而作为运输传递装置的运送法;先将筒状袋从衬筒孔中穿出,然后再在衬筒外壁向后翻卷折回,并与始端筒状袋闭合连接,形成内外闭合成一体的环状囊体;以囊体包住衬筒,并沿衬筒内外壁之间循环,形成载送物质的(内外)两个承载面;以此囊体的内外面搭载运送物质,能实现在同一点同时输入和取出的功能,并能通过控制环状囊体的循环速度而控制物质的运送速度,其特征在于:的机构,主要由驱动部分、执行机构部分、辅助机构组成。【专利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送机械,尤其是利用柔性袋沿衬筒内外壁循环运动而作为运输传递装置的运送法。
技术介绍
:现实工作中,常常需要将物件悬挑运出或收回,常以悬吊推拉等方式实施,这类机构往往形体庞大且难以实现运送的精准控制和连续运送;另外,在同一点上,若既要输入一种物质,同时还要将另一种物质取出,若再加上所运物件既有线性运动和自转要求,又要有以中心轴旋转运动要求的情况,则很难找到相适应的运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先将筒状袋从衬筒孔中穿出,然后再在衬筒外壁向后翻卷折回,并与始端筒状袋闭合连接,形成内外闭合成一体的环状囊体;以囊体包住衬筒,并沿衬筒内外壁之间循环,形成载送物质的(内外)两个承载面;以此囊体的内外面搭载运送物质,能实现在同一点同时输入和取出的功能,并能通过控制环状囊体的循环速度而控制物质的运送速度。本的机构,主要由驱动部分、执行机构部分、辅助机构组成(图1)。驱动部分,主要由动力源、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成,执行部分主要由对挤机构、筒袋、衬筒、端头构造构成,辅助机构是服务于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机构,由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具体需求而设置。驱动部分:动力源经传动机构的传导和变速,将运转动力传递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执行部件(驱动轮)驱动筒袋作内外循环运动,形成运载能力。驱动部分主要由驱动机架、动力源、变速机构、驱动部件组成,动力源、变速机构、驱动部件安装在机架上,动力源将动力传递给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将动力传递给驱动部件(驱动轮等),驱动部件驱动筒袋作循环运动形成连续运载能力。执行部分:安装在驱动机架或独立机架上,衬筒作为端头构造、对挤机构、筒袋的机架和支撑;对挤机构安装在衬筒壁上,其对挤轮与驱动机构的驱动轮形成相对;筒袋套住衬筒及其上对挤机构,形成环状囊体。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与执行机构的对挤轮形成相对挤压,将筒袋(两只之间的筒袋)挤在二者之间;驱动轮的主动旋转驱动筒袋产生沿衬筒外(或内)壁的轴向运行,形成筒状的拖带;对挤轮对筒袋产生径向挤压,使其贴紧驱动轮,使其获得驱动轮的摩擦驱动力或啮合驱动力而产生循环运行。拖带是执行机构的辅助构件,安装在对挤轮上,传递对挤轮对筒袋的挤压力;拖带对筒袋形成径向支撑和挤压缓冲,提高驱动轮和对挤轮对筒袋的挤压驱动效果,同时调节筒袋沿衬筒纵向的松紧度。端头构造是设在衬筒两端端面上的构造,用以引导筒袋由内到外的顺利过渡,起减小摩擦和减缓弯折损伤的作用;同时,若将驱动装置设在端头上,则形成端头驱动的构造形式。主要有轮式(图2)、轴式(图3)、循环滚珠式(图4)、循环簧条式等代表形式。驱动筒袋循环的方式:驱动筒袋内外循环有多种方式,其典型例为:驱动轮驱动、循环带驱动、螺旋缠绕驱动、螺旋丝旋转驱动。若按驱动器相对衬筒壁的位置分类,可分为衬筒外(壁)驱动、衬筒内驱动、端头驱动;按驱动器在衬筒的轴向位置分,可分为衬筒驱动、辅助筒驱动等。驱动轮驱动驱动轮驱动,是以驱动轮的旋转,驱使筒袋相对衬筒产生轴向运动,产生沿衬筒壁的内外循环,进而形成连续的运载面,即包裹在衬筒外壁上的筒袋面和穿进衬筒孔的筒袋孔。衬筒外壁上的筒袋面靠衬筒(或设在衬筒上的支撑构造)的径向支撑形成外轮廓,即随衬筒外壁的变化而变化;筒袋孔以衬筒两端的端面为基础形状和纵向支撑,形成连续的孔面;筒袋孔对运载物具有收容和收敛作用。驱动轮设在筒袋之外的机架上,机架套接在衬筒和筒袋形成的执行机构上;机架上的驱动轮和衬筒上的对挤轮相对挤压,彼此形成啮合状接触,传递转动能量,同时也以这种方式将衬筒及筒袋安装(或固定)在机架上。驱动轮的驱动,主要采用摩擦式和齿孔啮合式;摩擦式,是利用驱动轮和筒袋之间的摩擦力驱动筒袋面作轴向移动,同时配合拖带或对挤轮(挤压轮),形成驱动体系(图8);齿孔啮合式(图16),是将驱动轮变形成辐射状凸齿,而筒袋对应的设置孔眼,将凸齿插入筒袋孔眼中形成啮合,驱动轮转动进行成驱动。循环带驱动循环带驱动(图5),是沿衬筒轴向设若干闭合的循环带,使循环带的带面与筒袋面接触并产生摩擦,以循环带的循环运转带动筒袋循环运转。循环带驱动,也可参照上述的齿孔啮合形式驱动筒袋。螺旋丝旋转驱动螺旋丝旋转驱动,是将筒袋的表面设成螺纹状的凸起(图6)(断续或连续的螺纹线),再在机架上设置与筒袋形成的螺纹面对应的螺旋丝,形成类似于螺栓与螺母的咬合形式,旋转的螺旋丝相当于螺母(指在衬筒外壁驱动的情况),筒袋表面形成的螺旋体相当于螺栓;旋转驱动螺旋丝时,筒袋则产生轴向移动,形成筒袋囊体的内外循环。螺旋缠绕驱动螺旋缠绕驱动(图7),是将柔性带缠绕在筒袋上形成螺旋体,然后固定柔性带的缠入端口和脱出端口,同时使该缠入端和脱出端以衬筒为轴旋转;旋转的端口不断地将柔性带缠入和脱开筒袋(衬筒),并通过柔性带对筒袋产生轴向牵拉,而使筒袋产生轴向运动,形成运载能力。为消除筒袋与衬筒之间的摩擦影响,柔性带缠绕范围的筒袋需悬空(图7-1)(即两者不接触),或设置隔离的循环筒袋(图7-2)。沿衬筒壁的螺旋丝驱动若将筒袋变形成条状闭合循环带(简称条带),则衬筒可以利用条带之间的间隙与筒袋外的机架或其他构造相联系,因此可将外动力传递到衬筒和筒袋之间(或衬筒上)。若在衬筒上设缠绕旋转的软轴,则软轴形成缠绕衬筒的螺旋体,该螺旋体的外表面形成沿轴向的接力式定向运动的表面(图19),驱动条带作内外循环运动,形成运载能力。若在衬筒上设盘旋循环的簧条,形成簧条螺旋,使簧条做循环运动;同时,将筒袋内表面设成与簧条螺旋相对应的螺旋槽;则簧条沿轴向驱动条带作内外循环运动(图24),因此形成运载能力。在前述的簧条驱动的基础上,设卡挡构造,使条带相对衬筒周向(衬筒内外壁)的位置不变;同时,在衬筒上设以衬筒为轴旋转的螺旋丝牙的套筒;套筒的旋转,驱动筒袋作内外循环(图25),形成运载能力。衬筒的基本形式与变形:衬筒的基本形式是直圆筒,根据具体运送需求,可作出相应变形,其典型的变形形式为:端头倾斜式、半筒式、平板式、多段式、弯曲式等等。端头的变形在保证筒袋循环运行的前提下,端头可适当变形,以适应工况需求;常用的变形端头有倾斜式、椭圆形、方形等等;倾斜式,是将衬筒的端头设成锐角(图10)状。多段组合式衬筒多段式,是根据运送需求将衬筒按驱动部分、执行部分、辅助部分分区并在各区设置相应的功能机构或构造,将各区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组合式的衬筒;多段式组合衬筒,除驱动机构的机架部分、执行机构与驱动轮对应部位为刚性外,其余部分可设为弹性筒(图9)。半筒式及平板式衬筒半筒式,是根据运送需求将衬筒变形成半筒(横截面类似于U形槽);因半筒式衬筒是开敞的空间(不存在闭合空间),绕行其上的筒袋免除了翻卷的动作,直接缠绕在内外面上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送机械,尤其是利用柔性袋沿衬筒内外壁循环运动而作为运输传递装置的运送法;先将筒状袋从衬筒孔中穿出,然后再在衬筒外壁向后翻卷折回,并与始端筒状袋闭合连接,形成内外闭合成一体的环状囊体;以囊体包住衬筒,并沿衬筒内外壁之间循环,形成载送物质的(内外)两个承载面;以此囊体的内外面搭载运送物质,能实现在同一点同时输入和取出的功能,并能通过控制环状囊体的循环速度而控制物质的运送速度,其特征在于:袋式循环运送法的机构,主要由驱动部分、执行机构部分、辅助机构组成;驱动部分,主要由动力源、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成,执行部分主要由对挤机构、筒袋、衬筒、端头构造构成,辅助机构是服务于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机构,由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具体需求而设置;驱动部分:动力源经传动机构的传导和变速,将运转动力传递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执行部件驱动筒袋作内外循环运动,形成运载能力;驱动部分主要由驱动机架、动力源、变速机构、驱动部件组成,动力源、变速机构、驱动部件安装在机架上,动力源将动力传递给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将动力传递给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驱动筒袋作循环运动形成连续运载能力;执行部分:安装在驱动机架或独立机架上,衬筒作为端头构造、对挤机构、筒袋的机架和支撑;对挤机构安装在衬筒壁上,其对挤轮与驱动机构的驱动轮形成相对;筒袋套住衬筒及其上对挤机构,形成环状囊体;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与执行机构的对挤轮形成相对挤压,将筒袋挤在二者之间;驱动轮的主动旋转驱动筒袋产生沿衬筒外壁的轴向运行,形成筒状的拖带;对挤轮对筒袋产生径向挤压,使其贴紧驱动轮,使其获得驱动轮的摩擦驱动力或啮合驱动力而产生循环运行;拖带是执行机构的辅助构件,安装在对挤轮上,传递对挤轮对筒袋的挤压力;拖带对筒袋形成径向支撑和挤压缓冲,提高驱动轮和对挤轮对筒袋的挤压驱动效果,同时调节筒袋沿衬筒纵向的松紧度;端头构造是设在衬筒两端端面上的构造,用以引导筒袋由内到外的顺利过渡,起减小摩擦和减缓弯折损伤的作用;同时,若将驱动装置设在端头上,则形成端头驱动的构造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斌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孙斌孙元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