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943734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行走机构梁(5)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其中所述行走轮组(6)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8)的壳体(7)和支承在该壳体(7)内的并从该壳体(7)中伸出的行走轮(11)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进行校准。为了使行走轮组的更换更加简单而提出: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即在行走轮组(6)的连接面(8)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10),经过加工的平台(14)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并在实施完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之后将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5)和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行走机构梁(5)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其中所述行走轮组(6)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8)的壳体(7)和支承在该壳体(7)内的并从该壳体(7)中伸出的行走轮(11)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进行校准。为了使行走轮组的更换更加简单而提出: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即在行走轮组(6)的连接面(8)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10),经过加工的平台(14)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并在实施完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之后将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5)和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的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和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的方法,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在该方法中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并被拧紧在其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各种类型的行走轮组,根据设计这些行走轮组规定或者允许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更换行走轮或者行走轮组。由德国专利文献DE102004008552B3公知了一种带有壳体的长方六面体形的行走轮组,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承受起重力的连接面。在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中设置有用于支承行走轮的滑动轴承和/或滚动轴承用的旋转轴承支承面。为了将行走轮从壳体中拆下,滑动轴承和/或滚动轴承可以向外拆下以及行走轮可以朝向大致横向于此设置的侧面拆下。另外,由德国专利文献DE3134750C2公知了行走轮组,这些行走轮组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轴承壳体的半部构成。轴承用的旋转轴承支承面被压入轴承壳体内,行走轮的轮毂支承在这些旋转轴承支承面中。为了将行走轮组拧紧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梁诸如一个端梁上,在壳体的上部连接面和所有其他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紧固螺栓的孔。然而这种行走轮组的更换只能全套更换。在更换之后,整个行走轮组必须重新借助螺栓-完全如在初次装配时一样-固定在行走机构梁上。在这种情况下,行走轮组在其位置中必须相对于具有其他行走轮的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以便行走轮的旋转轴垂直于行走轮轨道延伸,行走轮在该行走轮轨道上滚动。这个装配过程由于校准的原因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不进行校准工序的话,存在行走轮由于在行走轮轨道上跑偏而磨碎(磨蚀)并因此加快磨损的危险。另外,在桥式起重机的应用情况中存在桥式起重机的行走状态敏感地受跑偏、碰撞和轮缘磨损干扰的危险。另外,随着跑偏角的增大将出现对行走机构梁施加超过运转载荷的压力的侧向力。在DIN15018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以此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行走轮组的更换的可能性。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阐述的结构得以实现。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的设计在权利要求2至9及11内加以阐述。这个目的还通过权利要求10中阐述的方法得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在该结构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对行走轮组的更换的简化: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即,在行走轮组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经过加工的平台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并在实施完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之后,平台与行走机构梁被固定连接。由于在因磨损或者损坏更换行走轮组时平台在行走机构梁上保持不动,新的、同样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槽的行走轮组无需重新对新的行走轮组的轨迹进行校准就可以嵌入。于是平台与槽根据槽榫原理构成一个形状适合的连接以保证校准。在本专利技术的这个结构中充分利用了在初次装配中实施的对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精细校准维持不变的这个设置。为此行走轮组连同松动嵌入的平台在行走机构梁上进行校准并且紧接着所述平台被不可拆卸地和不动地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梁上。在一个优选的构造中,槽和平台构造如下:对行走轮的轨迹实施的校准被保持并且以线性导向的方式使得行走轮的轨迹的宽度的可调节性维持不变。因此在新的行走轮组中可以立刻接受校准并且可以容易地通过行走轮组的侧移对仍然需要调节的轨迹宽度实施调节。在轨迹宽度调节之后将行走轮组螺栓拧紧在行走机构梁上。在优选的构造中平台与行走机构梁焊接在一起。为了实现轨迹宽度的简单的可调节性,规定如下:连接面内的槽构成相对的和线性的导向面,矩形的平台贴靠在这些导向面上。为此槽的线性导向面需要平行于行走轮组的行走轮的旋转轴校准。在行走轮组与行走机构梁之间的螺栓连接松动的情况下对轨迹宽度进行调节。根据有益的方式,通过螺栓连接将行走轮组真正地固定在行走机构梁上。特别有益地规定如下:连接面由两个分别位于外侧的、侧面的、隆起的平面构成,在它们之间设置有槽。根据有益的方式规定如下:平台具有与槽的深度相符的厚度。作为应用范围特别有益地规定如下:行走机构梁为移动式起重机、高架起重机或者起重小车的组成部分。原则上,在这种起重机中行走轮组相对于钢轨的校准很重要但是也很昂贵。只有在校准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够避免行走轮的高磨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和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的方法,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其中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并被拧紧在其上,在该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对行走轮组的更换的简化:在实施完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之后,将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行走轮组的连接面的经过加工的槽内的、经过加工的平台与行走机构梁固定连接。根据有益的方式,平台在装配行走轮组时首先被松动地嵌入槽内并与行走轮组一起在初次装配中被校准。然后平台才与行走机构梁为了持久保持不动而不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在这种情况下将平台与行走机构梁焊接在一起。【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由借助附图的实施例描述给出本专利技术其他细节,其中:图1示出了移动式起重机的示意性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的行走轮组的示意性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梁的端部的示意性的俯视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行走机构梁的端部的部分剖视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的是一个作为整体被标记为I的移动式起重机I,该移动式起重机构造成所谓的双梁桥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I可以在一条具有两根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开的钢轨的轨道上基本上水平地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移动。此处仅仅通过虚线示意性地画出所述钢轨。移动式起重机I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保持间距延伸的箱形横梁2A、B,这些箱形横梁构成一个水平的起重机梁并且用作带有提升装置4的起重小车3用的走行道。在这种情况下,起重小车3在箱形横梁2A、B上沿水平的起重小车移动方向k移动,该起重小车移动方向垂直于起重机移动方向K定向。同样箱形横梁2A、B相应地沿起重小车移动方向k延伸。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施利尔巴赫克诺布洛赫理查德·克赖斯纳格雷戈尔·詹森
申请(专利权)人: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