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高频交流侧串联实现紧调整输出的组合变流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601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转换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频交流侧串联实现紧调整输出的组合变流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调节前级隔离型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现辅助变压器输出的调节,从而将辅变压器后的Dc-Dc变流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控制在调整目标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变压器的利用率最大化;输出侧的闭环控制通过不隔离Dc-Dc变流器实现,提高了反馈控制的可靠性;易实现软开关,实现高频高效率;宽电压范围输出时不影响辅助变压器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副边的整流电路更容易采用同步整流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转换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该方法是通过调节前级隔离型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现辅助变压器输出的调节,从而将辅变压器后的Dc-Dc变流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控制在调整目标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的利用率最大化;输出侧的闭环控制通过不隔离Dc-Dc变流器实现,提高了反馈控制的可靠性;易实现软开关,实现高频高效率;宽电压范围输出时不影响辅助变压器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副边的整流电路更容易采用同步整流技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型Dc/Dc电能转换器,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辅助Dc-Dc变流器调整组合变流器输出电压的Dc/Dc变流器。
技术介绍
很多电能转换的应用场合需要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还需要输出电压的紧调整,以便保证负载扰动或者输入电压变动时,输出电压仍然恒定。为了实现输出的紧调整,一般采用带有高频变压器隔离Dc/Dc变流器,如图1所示,通过原边开关管的占空比或者开关频率的调节,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这样的方案虽然简单,但是效率较低,尤其是变压器的工作占空比也会随着电路的占空比调节而变化,导致变压器的利用率降低。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可以采用两级Dc/Dc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级DC/Dc中的变压器在工作在固定占空比的状态,依靠后级不隔离的Dc-Dc变流器实现输出电压的紧调整。采用这样的结构,虽然前级作为DCX,可以看作一个等效的直流变压器,实现效率的最优化。但是,所有的输入功率要经过两级变换,效率降低。文献(CN102185493A)中提出了一种交流侧串联,直流输出侧并联紧调整的高效变流电路拓扑,如图3所示。为了简化说明,将图中的逆变器等效为交流源Vin。由于该拓扑的输出电压调整能力的实现依靠并联的Dc-Dc变流器,因此当输出电压变化范围较宽时,并联Dc-Dc变流器的输入侧承受电压变化很大,并且其处理的功率变化范围也很大,因此其电压应力过高,不利于变流器的效率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获得很高的效率,又可以实现输出紧调整的Dc-Dc变流器组合变流器的。通过调节前级隔离型逆变器的驱动信号,调节辅助变压器的输出,从而使辅变压器一侧的Dc-Dc变流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可以控制在最佳范围之内。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是通过调节前级隔离型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现辅助变压器输出的调节,从而将辅变压器后的Dc-Dc变流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控制在调整目标范围内;该方法具体包括:通过利用高频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串联结构,将部分功率经过主变压器的直接处理流入负载,另一部分功率经过辅变压器和Dc-Dc变流器的处理再流入负载;在该过程中,利用输出侧的反馈电路采样Dc-Dc变流器前后的电压,并通过反馈电路来控制Dc-Dc变流器的输出实现输出电压的紧调整;同时,通过比较辅助变压器的输出和主变压器的输出后,由反馈电路对原边的交流输入电源进行控制,使辅助变压器输出跟随主变压器输出的变化而变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用于实现前述方法的高频交流侧串联实现紧调整输出的组合变流器,包括主变压器和辅变压器,主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辅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串联后,各自的另一端分别接到高频输入源的两端;主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一个输出端设有一个整流器Reel,整流器Recl的一个输出端接输出地,另一个输出端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端;输出电容Co另一端接输出地,负载RL并联接于输出电容Co两端;所述辅变压器副边绕组的输出端设有一个整流器Rec2,整流器Rec2的输出端接至电容Cl的两端,同时Dc-Dc变流器的输入端均接于电容Cl的两端,该Dc-Dc变流器的一个输出端接至输出地,另一个输出端则接于输出电容Co的正端;在辅变压器副边绕组的输出侧还设有反馈电路,该反馈电路一端接于辅变压器输出端和电容Cl之间用于米样,另一端接于Dc-Dc变流器与输出电容Co正端之间用于米样;反馈电路中设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Dc-Dc变流器输出的正端同时接至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整流器Rec2输出的正端也接至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至Dc-Dc变流器的控制端,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到高频输入源Vin的控制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馈电路还包括两个分压电路,分别是电阻R1-R2串联组和电阻R3-R4串联组;所述的整流器Rec2是设在辅变压器副边绕组同名端与电容Cl正端之间的二极管D12,二极管D12的阴极同时接至电容Cl的正端和电阻R3-R4串联组的一端,电阻R3-R4串联组的另一端接输出地,其中点同时接至误差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误差放大器的反馈网络Z的一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电阻R1-R2串联组的一端均接至输出电容Co正端,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至Dc-Dc变流器的控制端,电阻R1-R2串联组的中点接至误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电阻R1-R2串联组的另一端接输出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接至反馈网络Z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则接至设于变压器原边绕组侧的开关管Ql的控制端;开关管Ql的一端接两个变压器串联原边绕组的一端,开关管Ql的另一端接输入的地;两个变压器串联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接高频输入源Vin的正端,输入源Vin的负端接输入的地;与整流器Rec2对应,所述整流器Recl是设在主变压器副边绕组的输出端与输出电容Co之间的二极管Dl ;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主变压器和辅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均为中心抽头结构,且各自与两个二极管构成整流器Recl和整流器Rec2 ;所述整流器Recl具有如下结构:主变压器副边第一绕组的一端接道二极管Dl的阳极,二极管Dl的阴极接到输出电容Co的正端;主变压器副边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同时接至输出地和副边第二绕组的一端,主变压器副边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则接到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接到二极管Dl的阴极;所述整流器Rec2具有如下结构:辅变压器副边第一绕组的一端接至二极管D3的阳极,另一端则同时接到电容Cl的负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同时接至电容Cl的正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则接到辅变压器副本第二绕组的另一端;所述反馈电路还包括两个分压电路,分别是电阻R1-R2串联组和电阻R3-R4串联组;电阻R3-R4串联组的一端接至电容Cl的正端,另一端则接输出地,其中点同时接至误差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误差放大器的反馈网络Z的一端;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电阻R1-R2串联组的一端均接至输出电容Co正端,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至Dc-Dc变流器的控制端,电阻R1-R2串联组的中点接至误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电阻R1-R2串联组的另一端接输出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接至反馈网络Z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至设于变压器原边绕组侧的半桥驱动器;高频输入源Vin侧包括开关管Q1-Q2串联组,其一端接高频输入源Vin的正端,另一端同时接输入地和谐振电容Cr的一端,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接两个变压器串联原边绕组的一端;两个变压器串联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接谐振电感Lrl的一端,谐振电感Lrl的另一端接开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频交流侧串联实现紧调整输出的组合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调节前级隔离型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现辅助变压器输出的调节,从而将辅变压器后的Dc?Dc变流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控制在调整目标范围内;该方法具体包括:通过利用高频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串联结构,将部分功率经过主变压器的直接处理流入负载,另一部分功率经过辅变压器和Dc?Dc变流器的处理再流入负载;在该过程中,利用输出侧的反馈电路采样Dc?Dc变流器前后的电压,并通过反馈电路来控制Dc?DC变流器的输出实现输出电压的紧调整;同时,通过比较辅助变压器的输出和主变压器的输出后,由反馈电路对原边的交流输入电源进行控制,使辅助变压器输出跟随主变压器输出的变化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