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备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589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01:27
一种变电站设备监控方法,包括步骤:将变电站的所有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息上传至站控层;在站控层分别构建数据单元、监视单元及控制单元;根据装置信息中的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及一、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变电站信息模型;根据变电站信息模型将上传的装置信息存储在数据单元中;通过监视单元访问所述数据单元,从数据单元中读取监视的装置信息并将其进行展示;以及根据所述展示的装置信息,并通过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指令对该装置信息对应的间隔层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现了站内系统数据完全共享,降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度和难度,提高了变电站的监控效率,降低了监控系统的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包括步骤:将变电站的所有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息上传至站控层;在站控层分别构建数据单元、监视单元及控制单元;根据装置信息中的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及一、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变电站信息模型;根据变电站信息模型将上传的装置信息存储在数据单元中;通过监视单元访问所述数据单元,从数据单元中读取监视的装置信息并将其进行展示;以及根据所述展示的装置信息,并通过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指令对该装置信息对应的间隔层设备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现了站内系统数据完全共享,降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度和难度,提高了变电站的监控效率,降低了监控系统的了维护成本。【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节点,是电网运行数据的基础,为了满足变电站设备的运行 需求,需要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监控。目前,针对于变电站各种类型的自动化设备的监控,建立了建设了大量设备监控 系统,不同专业领域的设备监控系统均独立设置,各自都有不同的操作与控制系统,操作界 面风格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导致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推广,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变电站内的设 备种类在不断增加,系统的繁杂与维护的困难将成为变电站运行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 变电站的监控效率,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独立设置的设备监控系统严重影响变电站的监控效率的问 题,提供一种。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将变电站的所有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息上传至站控层;在站控层分别构建用于处理和共享数据信息的数据单元、用于展示装置信息的监 视单元及用于控制指令交互的控制单元;根据装置信息中的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及一、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建立变电站信息模型;根据所述变电站信息模型将所述上传的装置信息存储在所述数据单元中;通过所述监视单元访问所述数据单元,从数据单元中读取监视的装置信息并将其 进行展示;以及根据所述展示的装置信息,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指令对该装置信 息对应的间隔层设备进行控制。上述,所有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息统一上传至站控层,通过 构建用于处理和共享数据信息的数据单元、用于展示装置信息的监视单元及用于控制指令 交互的控制单元;对变电站进行统一建模。针对于变电站各种类型的自动化设备的监控,各 个专业领域的设备监控统一进行设置,构建的监控平台具有统一的操作与控制系统和操作 界面风格,实现了站内系统数据完全共享,降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度和 难度,提高了变电站的监控效率,降低了监控系统的了维护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如下步骤:(I)将变电站的所有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息上传至站控层。在本步骤中,首先在变电站内利用数据总线搭建统一的站控层网络,该网络接入 所有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然后通过站控层网络上传各种专业的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 肩、O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I)的过程具体如下:根据IEC61850通信标准建立站控层 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利用前置通讯服务从站控层的数据总线上获取所有间隔 层设备的装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信息包括:变压器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及断路器位置信 息,开关信息、避雷器信息,保护设备上送的保护事件故障数据信息和故障录波设备上送的 录波故障数据信息,PMU设备数据,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以及一次设备在线监测主IED信息, 遥测数据、遥信数据、遥脉数据等。例如,220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设备、测控设备、 故障录波器、PMU设备、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设备、变电站辅助设备等智能 设备(IED)组成,将这些智能设备产生的装置信息统一上传到站控层。对于PMU设备数据等非IEC61850设备,可以采用IEEE stdl344规约通信进行上 传,其它类型的IEC61850设备信息采用IEC61850通讯标准进行上传。上述步骤中,通过在变电站建立统一的站控层网络,将间隔层的所有智能设备的 信息统一上送到站控层。(2)在站控层分别构建用于处理和共享数据信息的数据单元、用于展示装置信息 的监视单元及用于控制指令交互的控制单元。在本步骤中,可以采用智能远动机技术,其中,智能远动机是一种软硬件集合,可 以实现主站端与厂站端的数据交换,具备厂站数据单元功能的装置,具体的,即利用智能远 动机构建数据单元、监视单元及控制单元。数据单元用于对变电站内各种专业的间隔层设 备的装置信息进行统一的采集、统一建模与统一存储,并通过数据总线供数据共享和访问 服务。监视单元、控制单元作用于变电站内的监控业务平台,可以通过数据总线访问数据单 元,根据设定参数提取数据,并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处理及应用。(3)根据装置信息中的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及一、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关 系建立变电站信息模型。在本步骤中,是在站控层根据间隔层设备上传的装置信息进行统一建模,针对于 间隔层的各种专业设备,建立统一的涵盖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及一、二次设备之间 的关联关系的数据模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的过程具体如下:I)利用系统配置器对变电站的间隔层设备的IEC61850模型文件进行模型订阅, 获得变电站的全站系统的SCD文件。具体的,即对IEC61850的智能设备分别进行模型订阅得到变电站全站的SCD文 件,S⑶文件为全站系统配置文件。2)导出变电站设备实例的CID文件及IEC61850通信客户端通信配置文件,并将 CID文件下传至IEC61850智能设备中。其中,I⑶文件为智能电子设备能力描述文件,CID 文件为智能电子设备实例配置文件。具体的,将配置好的各个IEC61850智能设备的CID文件分别下载至对应IEC61850 智能设备,同时,配置好站控层中用于接收各个IEC61850智能设备上传数据的IEC61850通 信客户端的通信配置文件。3)根据所述S⑶文件建立变电站内各类型IEC61850 二次设备的数据模型,以及建 立非IEC61850设备的数据模型。具体的,即配置数据单元接收IEC61850 二次设备的数据模型以及非IEC61850设 备(如PMU设备)的数据模型。4)利用图形编辑器创建一次设备图形;具体的,根据变电站内一次设备信息,利 用图像编辑技术创建所有一次设备的图形,得到站内一次设备的数据模型。5)根据所述数据模型将图形上的一次设备与所述二次设备进行关联获得变电站 的变电站信息模型。具体的,根据IEC61850 二次设备、非IEC61850设备的数据模型以及一、二次设备 之间的关联关系,在一次设备的图形上关联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以一次设备中容纳二次 智能设备的方式进行关联,得到变电站全站统一的变电站信息模型。通过上述统一建模的步骤,由此,站控层可以获取到统一格式的一次设备运行状 态、一次设备检测信息,对应二次设备信息及其之间关联信息。(4)根据所述变电站信息模型将所述上传的装置信息存储在所述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变电站的所有间隔层设备的装置信息上传至站控层;在站控层分别构建用于处理和共享数据信息的数据单元、用于展示装置信息的监视单元及用于控制指令交互的控制单元;根据装置信息中的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及一、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变电站信息模型;根据所述变电站信息模型将所述上传的装置信息存储在所述数据单元中;通过所述监视单元访问所述数据单元,从数据单元中读取监视的装置信息并将其进行展示;以及根据所述展示的装置信息,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控制指令对该装置信息对应的间隔层设备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铭胡荣余江陶文伟李鹏汪际峰房萍陈宇恩潘合玉赵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