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40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其搅拌腔内装设有搅拌轴、装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臂以及固装在搅拌臂尾端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装在搅拌轴上的连接板及一通过其轴心孔固定套装在搅拌臂头端上部的调整盘,该连接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中心孔以及若干绕设于中心孔周围的螺纹孔,调整盘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长腰形通孔;搅拌臂的尾端插装在连接板的中心孔内,调整盘通过螺栓锁固在连接板上,螺栓穿过长腰形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搅拌臂头通过调整盘、连接板、螺栓与搅拌轴紧固连接,利用调整盘的长腰形孔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整搅拌臂上的搅拌叶片的排列角度,可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设定搅拌叶片的排列角度,提高搅拌机的搅拌能力,提高整体搅拌产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特别是一种高速铁路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
技术介绍
参照附图说明图1。现有改良稳定土搅拌主机的结构是在其搅拌腔1’内装置有两根平行布置的搅拌轴21’、22’,在搅拌轴上固定焊接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搅拌臂3’,搅拌臂3’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大体呈长方体型搅拌叶片6’,搅拌叶片6’与搅拌轴21’(22’)成一定的倾角a布置;两搅拌轴上的搅拌臂3’分别沿轴向间隔设置,搅拌腔1’内的两搅拌轴同步反向旋转,带动相对应的搅拌叶同角度同步反向旋转搅拌物料。现有改良稳定土搅拌主机存在以下不足1、搅拌叶片与搅拌轴的成角a固定不可调,无法根据不同物料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搅拌叶片的排列角度,拌合效率低,成本高;2、现有大体呈长方体型搅拌叶片的刀头部与物料的接触面大,易粘料、搅拌阻力大,搅拌叶片的刀口易磨损,能耗高、产量低;3、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排列不适应搅拌土质物料,搅拌轴每旋转一周,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就会有四次轴向重合机会,不利于料流连续行进,整体搅拌产量低。以WJ500型主机为例,其搅拌高铁稳定土产量只能达到350T/H左右,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以解决现有搅拌主机的搅拌叶片排列角度不可调导致搅拌阻力大、产量低的技术问题。另一目的是改进叶片结构,提高稳定土的拌合效率,延长搅拌叶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其搅拌腔内装设有搅拌轴、装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臂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臂尾端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连接板以及一通过其轴心孔固定套装在搅拌臂头端上部的调整盘,该连接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中心孔以及若干绕设于中心孔周围的螺纹孔,调整盘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长腰形通孔;搅拌臂的尾端插装在连接板的中心孔内,调整盘通过螺栓锁固在连接板上,螺栓穿过长腰形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所述搅拌叶包括固装在搅拌臂尾端的叶片座和耐磨刀头,该叶片座的上部表面设有用于安装耐磨刀头的凹部,耐磨刀头通过锁紧件可拆地固定在叶片座上的凹部中。所述叶片座的顶部与耐磨刀头的背面设有相吻合的切削斜面,以减少搅拌叶刀头部与物料的接触面,搅拌阻力大,搅拌叶的刀口易磨损,能耗高、产量低。所述搅拌腔中设有两根平行的搅拌轴,两搅拌轴上对应的搅拌臂错角布置,使得两搅拌轴上对应的搅拌臂具有一定的错开角度,避免拌合过程搅拌臂包括搅拌叶在物料行进方向上重合,影响料流,保证拌合过程中料流连续行进。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本搅拌主机,其搅拌臂头端上部固套设有长腰形孔的调整盘,在搅拌轴上固接对应设有螺孔的连接板,调整盘与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利用调整盘的长腰形孔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整搅拌臂上的搅拌叶片的排列角度,可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设定搅拌叶片的排列角度,提高搅拌机的拌合效率,提高整体搅拌产量;且搅拌臂与搅拌轴为可拆式连接,使得搅拌臂的拆装十分方便。其二、在搅拌叶片的刀头部装设可拆换的耐磨刀头,以提高搅拌叶片刀口部位的耐磨性能、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刀口受损后,只须更换耐磨刀头,这样使得更换叶片更简单,不需整块叶片拆卸,降低了工作劳动强度和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在搅拌叶片刀口部位背面设有切削斜面,大大减小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减小搅拌叶片与物料的摩擦阻力,减轻搅拌负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搅拌产量。其三、搅拌叶片排列采用错开角度方式,保证拌合过程中料流连续行进,搅拌更轻松自如,实现了对稳定改良土高产量、高质量的搅拌过程。本技术与现有搅拌主机相比,可大大提高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产量,现有WJ500.0型主机搅拌高铁改良稳定土产量为350t/h,本改良稳定土搅拌主机GWJ500A.0型搅拌高铁改良土产量为460-500t/h。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稳定土搅拌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稳定土搅拌主机的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搅拌叶的正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连接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的调整盘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6中的搅拌叶的主视图。图10是图6中的搅拌叶的俯视图。图11是沿图10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5。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其搅拌腔1内装设有两根平行的搅拌轴11、12,搅拌轴11、12上分别装置有搅拌臂3,搅拌臂3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搅拌叶6。参照图5、图6。搅拌臂3的头端分别通过连接板4、调整盘5及螺栓9可拆式地固装在搅拌轴11(12)上,搅拌臂3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搅拌叶6,搅拌叶6包括可拆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叶片座61和耐磨刀头62,叶片座61以常见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搅拌臂的尾端。参照图7。上述连接板4的顶面中部设有供搅拌臂头端穿过的中心孔41,连接板4上设置多个围绕中心孔41布置的螺纹孔42。参照图5、图6,连接板4的底面与搅拌轴表面相吻合,连接板4的底面紧贴在搅拌轴的表面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搅拌轴上。参照图8。上述调整盘5的中部设置有与搅拌臂相匹配的中心孔51,调整盘5上设置有与上述连接板上的螺纹孔42一一对应的长腰形孔52。参照图5、图6。调整盘52通过其中心孔51套装在搅拌臂3头端的上部,且与该搅拌臂固定焊接在一起。调整盘5与连接板4通过螺栓9紧固连接,利用调整盘5上的长腰形孔52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整搅拌臂上的搅拌叶6与搅拌轴的成角a,实现搅拌叶6的排列角度可调。参照图9、图10、图11。上述搅拌叶6包括固装在搅拌臂尾端的搅拌叶片座61和耐磨刀头61,叶片座61通过常见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搅拌臂的尾端(见图5、图6)。叶片座61的上部表面设有用于安装耐磨刀头62的凹部,叶片座61与耐磨刀头62对应设有穿孔,耐磨刀头62通过螺栓63、螺母64固定安装在叶片座的凹部上,螺栓6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耐磨刀头62、叶片座61的穿孔后拧上螺母64将耐磨刀头62固定在叶片座上的凹部上。叶片座61的顶部与耐磨刀头62的背面设有相吻合的切削斜面B。耐磨刀头62采用耐磨的合金材料制成。参照图5。上述搅拌腔内装设的两平行搅拌轴1、2同步反向旋转,两搅拌轴1、2上的对应搅拌臂改变现有同步同角度的排列方式,两搅拌轴1、2上的搅拌臂3、3采用错开角度排列,在整个拌合过程中,杜绝两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6在轴线方向上重合的机会,使得拌合过程中料流为连续式,搅拌更轻松自如,实现了对稳定改良土高产量、高质量的搅拌过程。装配时,首先通过焊接将调整盘5固定穿套在搅拌臂3头端上部,利用螺栓63、螺母64将搅拌耐磨刀头62固定在搅拌叶片座的凹部上,同样通过螺栓、螺母将安装有耐磨刀头的搅拌叶片座61固定锁紧在搅拌臂3的尾端,最后,将伸出调整盘5的搅拌臂3头端插置于连接板4的中心孔内,且使调整盘5上的长腰形孔52与连接板4上的螺纹孔42对位准确,通过螺栓9将焊接在搅拌臂3上的调整盘5固定锁紧在连接板4上,使带有搅拌叶6的搅拌臂3与搅拌轴连接在一起。搅拌叶片排列角度的调整方法旋松螺栓9,转动搅拌臂3利用调整盘5上的长腰形孔52将搅拌叶6与搅拌轴的成角a调整到预定的角度,再拧紧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良稳定土的搅拌主机,其搅拌腔内装设有搅拌轴、装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臂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臂尾端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连接板以及一通过其轴心孔固定套装在搅拌臂头端上部的调整盘,该连接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中心孔以及若干绕设于中心孔周围的螺纹孔,调整盘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长腰形通孔;搅拌臂的尾端插装在连接板的中心孔内,调整盘通过螺栓锁固在连接板上,螺栓穿过长腰形通孔后与螺纹孔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明陈慕斌黄文景付飞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