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39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其特征是将筛分机安装在地面上,采用筛分冷骨料的办法在骨料烘干之前将废料剔除,同时改变了生产热沥青混合料时的骨料的流程;而且采用冷料筛分前后的两次配比计量来控制配比精度,和一次混合称重来减少搅拌机候料时间。本拌和设备可以方便拆装,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具体的说,涉及用于生产热沥青混合料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在全世界的二十几家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制造厂商所制造的近百种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中,按设备工作流程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连续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这种设备的制造厂商主要分布在美国,并服务于美洲。由于中国的国情限制,该种类型的设备不被中国施工企业所接受。另一类是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这种设备的制造厂商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我国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来源于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近几年来,在我国的湖南、西安、沈阳、无锡等地,相继出现了合资、合作等不同形式的沥青混凝土制造厂商,无论是进口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还是我国制造的产品,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生产热混合料时的骨料(各种规格的砂石)生产流程都是相同的。即四、五种或更多的冷骨料被装在冷喂料斗内,通过冷喂料斗下方由变频马达驱动的出料皮带进行初级配比,通过集料皮带机送至烘干滚筒内烘干,骨料达到设计要求的温度后,由热骨料提升机提升至处于设备最高点的热骨料筛分机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热骨料被分别储存在热骨料分类储存仓内,不同规格的热骨料使用累加计量法配比(最终按比例配比)和称重(按设备设计生产能力称重出每搅拌批次的重量),卸入搅拌机,加入混凝土、沥青进行搅拌,生产出的热混合料进入成品料仓。此种流程的问题在于1、骨料没有筛分前,沙石料中含有很多杂物和超大粒径石块,就对骨料进行烘干处理,不合格的骨料烘干后被丢弃掉,浪费了能源。2、热骨料筛分机处于整套拌和设备的最高处,热骨料被提升和筛分时,会产生热损耗,再一次造成能源浪费。3、现有技术设备的热骨料筛分机位于设备的最高处,一般在14米至26米之间,一台小吨位产量的拌和设备配备的筛分机也有几吨重,大吨位配备的筛分机十几吨甚至二十几吨重,安装时需要大吨位吊车。吊车起重体现三角力学,被吊装物吊起的越高,使用的吊车吨位也就越大,费时费力。4、热骨料筛分机在工作状态时,产生很大的振动力,对筛分机以下系统的电子元器件产生振动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计量精度。5、热骨料进入搅拌机时使用的技术是累加计量法,骨料累加计量的时间占用了搅拌周期,降低了搅拌设备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以方便拆装,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变骨料流程,将现有技术的热骨料筛分改为冷骨料筛分;将振动筛分机安装在地面上,位于冷喂料系统的后面,烘干滚筒的前面,在烘干之前将废料剔除;将现有技术中骨料的一次初级配比加一次分类配比称重改良为两次配比计量(冷料筛分前和冷料筛分后)加一次混合骨料称重,即冷骨料经冷喂料斗下方的出料皮带进行第一次配比计量,再送至冷骨料筛分机进行筛分,筛分后的冷骨料被储存在冷骨料分类储存仓内,再经其下方的出料皮带进行第二次冷骨料配比计量,经过两次冷骨料配比计量,骨料配比已经完全达到最终成品料的配比要求,此时的冷骨料再经集料皮带机送至烘干滚筒内进行烘干,达到设计要求的温度后,经热骨料提升机提升至混合热骨料仓内,热骨料再在混合热骨料仓下方的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内被称重,即一次混合骨料称重,再释放到下方的搅拌机与混凝土和沥青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好的成品料卸放到搅拌机下方的成品料仓内等待卡车来运走。因此,本技术设备与传统的现有技术设备相比优点在于1.本技术设备是冷骨料筛分后再进入烘干程序,不合格的骨料在烘干前就被筛分丢弃掉,节约了能源。2.本技术的冷骨料筛分机筛分冷骨料,在筛分时不存在热损耗。而且骨料加热后提升高度降低,也减少了能耗。3.本技术的冷骨料筛分机安装在地面上,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高度,使用的吊车吨位就大大的降低,设备现场搬迁更为方便,也就节省了大笔组装和搬迁费用。4.本技术的冷骨料筛分机安装在地面上,且与主机分离,这就完全避免了对其它系统电子元器件产生精度影响。5.现有技术搅拌设备每批次的搅拌周期为48秒至1分种,热骨料进入搅拌机时使用的技术是累加计量法,也就是说,第一种骨料进入称重器称重后,再对第二种骨料进行称重,以此类推。如果是四种骨料(大多数公路建设设计要求四种,随公路建设质量提高,现在出现五种骨料或六种骨料),称重四次,最后出现一个累计数字,这个周期一般约为每批搅拌周期的二分之一(加上热骨料仓逐一卸料称重和称重器向搅拌机卸料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是48秒一个搅拌周期的话,骨料累加计量全过程需要约24秒的时间。由于本技术在烘干骨料时,已经将骨料进行了混合,这样才能有条件在搅拌机上方设计制造一个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等搅拌机卸放搅拌好的成品料后,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将已经称重精确的准备搅拌的骨料一次性卸放给搅拌机,这样大大缩短了搅拌周期(约缩短了二分之一的时间)。现有技术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吨位产量的计算公式是例3600秒(1小时)÷48秒(一个搅拌周期)=75批次/小时;每批次3吨的搅拌机每小时产量为225吨/小时(3×75=225)。本技术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吨位产量的计算公式是例3600秒(1小时)÷24秒(一个搅拌周期)=150批次/小时;同样每批次3吨的搅拌机每小时产量为450吨/小时(3×150=450)。采用本技术,同样的搅拌机,耗用同样的电力,但产量是目前世界上现有技术设备生产能力的两倍。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设备布局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设备布局图。在图1中,骨料工作流程为冷喂料斗1→出料皮带2→集料皮带机3→烘干滚筒8→热骨料提升机9→热骨料筛分机14→热骨料分类储存仓15→称重器16→搅拌机12→成品料仓13。在图2中,本技术的生产热沥青混合料时的骨料流程是冷喂料斗1→出料皮带2→集料皮带机3→冷骨料筛分机4→冷骨料分类储存仓5→出料皮带6→集料皮带机7→烘干滚筒8→热骨料提升机9→混合热骨料仓10→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11→搅拌机12→成品料仓13。即四、五种或更多的冷骨料被装在冷喂料斗1内,通过冷喂料斗1下方的变频马达驱动的出料皮带2,由皮带速度来控制各种骨料配比,此为第一次配比计量,将已经接近最终成品配比要求的骨料由集料皮带机3送至冷骨料筛分机4进行筛分。筛分后的冷骨料被储存在冷骨料分类储存仓5内,这个阶段已经将不合格的骨料筛分掉,被留存在冷骨料分类储存仓5内的骨料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的骨料尺寸(所以被称为冷骨料筛分式)。冷骨料分类储存仓5下方同样安装一套与冷喂料斗1下方相同的一套出料皮带6,进行第二次冷骨料配比计量,经过第二次冷骨料配比计量,骨料配比已经完全达到了最终成品料的配比要求。出料皮带6下方的集料皮带机7将骨料送至烘干滚筒8内,骨料在被烘干的同时,滚筒的旋转使骨料进行了混合,骨料达到设计要求的温度后,由热骨料提升机9提升至混合热骨料仓10内。在混合热骨料仓10的下方有一个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11,热骨料在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11内被称重,并为下道工序作好准备。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11下方是一个搅拌机12,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11内准备好的热骨料一次性释放给搅拌机12,添加混凝土和沥青后进行搅拌。搅拌合格后的成品料卸放到搅拌机下方的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包括冷喂料斗(1)、出料皮带(2)、集较皮带(3)、烘干滚筒(8)、热骨料提升机(9)、搅拌机(12)、成品料仓(13),其特征在于,改变骨料流程,将冷骨料筛分机(4)安装在地面上,位于冷喂料斗(1)的后面,烘干滚筒(8)的前面,并且采取两次配比计量,分别位于冷料筛分前和冷料筛分后,加一次混合骨料称重,即冷骨料经出料皮带(2)进行第一次配比计量,再送至冷骨料筛分机(4)筛分后储存在冷骨料分类储存仓(5)内,再通过出料皮带(6)进行第二次配比计量,再经烘干滚筒(8)烘干后经热骨料提升机(9)提升至混合热骨料仓(10)内,再经混合热骨料称重准备仓(11)称重,即一次混合骨料称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拓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