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及真空集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43256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3:10
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包括阀体、控制机构、引气管,阀体的出口连接真空系统,阀体内设置密封腔,引气管连接阀体出口与密封腔,密封腔内设置控制进口与出口连通和断开的控制机构,还包括防倒吸装置,防倒吸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座,气水分离座内部为两段空腔,下段空腔为气水通道,气水通道与阀体出口接通,上段空腔为分离腔,分离腔与引气管接通,分离腔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气水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还相应提供了真空集污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包括阀体、控制机构、引气管,阀体的出口连接真空系统,阀体内设置密封腔,引气管连接阀体出口与密封腔,密封腔内设置控制进口与出口连通和断开的控制机构,还包括防倒吸装置,防倒吸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座,气水分离座内部为两段空腔,下段空腔为气水通道,气水通道与阀体出口接通,上段空腔为分离腔,分离腔与引气管接通,分离腔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气水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还相应提供了真空集污系统。【专利说明】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及真空集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污阀及真空集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泵式真空集污系统的真空排污阀。
技术介绍
集便器等集污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列车、流动厕所等,泵式真空集污系统是其中的一种集污系统,主要采用真空泵抽取蹲便器、便池内的污水,排污阀设置在排污管路上,控制排污管路的通、断,目前的排污阀类型较多,有电动阀、气动阀等,也出现了利用真空源驱动的排污阀,这类排污阀内带有密闭腔囊,采用引气管路将密闭腔囊与真空系统接通,腔囊被抽真空后,腔囊收缩,依靠腔囊内部的弹性部件的移动阻隔排污阀内的管路。但这类带有腔囊的排污阀接入真空系统后,存在许多缺陷,首先,真空系统即与排污管接通,又与引气管接通,当排污阀内的腔囊的气压改变时,由于压力作用,排污管内的污水会通过真空系统、引气管被倒吸进入腔囊,污水会影响排污阀通、断管路的效果,而且污水具有腐蚀性,会腐蚀腔囊内的零部件;另外,排污阀内的弹性组件移动时,只能沿排污阀内管路的一侧阻挡截流,影响截断污水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并可防止污水经过引气管进入阀体密封腔内,并改进排污阀内的机构,上下挤压排污软管,截流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真空集污系统,使其排污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包括阀体、控制机构、引气管,阀体的出口连接真空系统,阀体内设置密封腔,引气管连接阀体出口与密封腔,密封腔内设置控制进口与出口连通和断开的控制机构,还包括防倒吸装置,防倒吸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座,气水分离座内部为两段空腔,下段空腔为气水通道,气水通道与阀体出口接通,上段空腔为分离腔,分离腔与引气管接通,分离腔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气水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更好地,所述气水分离座的分离腔、气水通道均为圆柱形腔体,所述气水通道内壁与分离腔内壁连接处由倒角过渡。更好地,所述防倒吸装置还包括引气接头,引气接头的下部连接气水分离座的上部,引气接头上部连接引气管,引气接头内带有孔腔,孔腔接通分离腔和引气管。更好地,所述引气接头内的孔腔与气水分离座的分离腔的接口处设置挡水板,挡水板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连通孔腔和分离腔。更好地,所述引气接头内的孔腔为圆形,挡水板为圆盘状。更好地,所述阀体进口、出口由软管连接,软管内部通道由弹性活动机构控制连通与阻断。更好地,所述弹性活动机构包括压簧、压簧座、导杆、滑架、下架;导杆的上端与阀体上部固定,下端插入压簧座,导杆可伸出或缩回压簧座内,压簧套在导杆和压簧座外,压簧座的底部固定在下架的顶梁,下架的底部与阀体底部固定;滑架的上端与阀体上部固定,滑架下端带有横杆,滑架的立柱套在下架外并可上下滑动,并且下架顶梁在滑架横杆上方,软管置于横杆和顶梁之间,滑架相对下架滑动上下滑动而阻断或连通软管内部通道。所述阀体包括上盖、上模板、壳体、下模板、底座;上盖、上模板、壳体、下模板、底座依次连接,形成密封腔,上盖中设置气口,引气管连接气口,上模板、下模板均为弹性材料制成,导杆的上端与上盖固定,下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还提供一种真空集污系统,包括真空泵、真空排污管、排污阀、吸污管、便池、控制单元、按钮;真空泵与真空排污管、真空排污阀、吸污管、便池接通,真空泵抽取真空排污管内的空气后,在压力作用下,真空泵抽取便池中的污水,真空排污阀可接通或阻断排污管路,按钮可启闭控制单元内的电磁气阀,控制引气管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阀为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一项防倒吸真空排污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引气管与阀体出口接通处设置防倒吸装置,防倒吸装置的气水分离座的内部空腔为上大下小的结构,当阀体密封腔中与软管内的气压不一致时,软管等排污管管路内的气水混合物通过气水通道进入分离腔,此时,由于分离腔的截面积相比与气水通道大,因空气与污水比重不一样,导致两者的上升速度无法保持一致,从而使空气与污水分离,空气进入引气管,而污水则会回流入排污管;2、引气接头与气水分离座之间设置挡水板,空气可穿过挡水板上的通孔,增强空气、污水的分离效果,气水通道内壁与分离腔内壁连接处设置倒角,依靠倒角过渡,气水分离座内部形成漏斗状,便于污水回流;3、阀体的上盖、上模板、壳体、下模板、底座组成密封腔,当密封腔内的气压降低后,密封腔上下收缩,固定于上盖的滑架向下移动,固定于底座的下架向上移动,压簧被压缩,使滑架的横杆与下架的顶梁间的间隙增大,软管管壁外扩,打开排污管路,当密封腔气压增大后,在压簧回复力作用下,密封腔扩张,上盖带动滑架上移,滑架横杆与下架顶梁相向移动,软管的上部、下部同时被挤压,阻断排污管路,截流效果好;4、下架的顶梁与软管的外壁的上部固定,滑架的横杆与软管的外壁的下部固定,这样在顶梁、横杆相对移动的同时,软管的上壁、下壁与随顶梁、横杆一体移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防倒吸真空排污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倒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气水分离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阀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7是滑架、下架、软管、导杆、压簧、压簧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是真空集污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阀体,101、出口,102、进口,103、软管,104、上盖,105、上模板,106、壳体,107、下模板,108、底座,109、导杆,110、压簧,111、压簧座,112、下架,113、滑架,114、连接件,141、气口 ;2、引气管;3、防倒吸装置,31、气水分离座,311、气水通道,312、分离腔,32、引气接头,33、挡水板;4、真空泵,5、真空排污管,6、吸污管,7、便池,8、控制单元,9、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包括阀体1、引气管2,阀体I内设置密封腔,阀体的出口连接真空系统,引气管2连接出口与密封腔,真空系统通过引气管2连接密封腔,密封腔在被抽真空后,可收缩并带动其内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移动可阻断阀体内用于连通污水管路的管道。为防止出口处的污水进入阀体的密封腔,在阀体的出口处增设防倒吸装置3,如图2所示,防倒吸装置3焊接在出口 101的管壁上,引气管2连接在防倒吸装置3上,防倒吸装置3包括气水分离座31,其结构如图3所示,气水分离座31内部为上、下两段空腔,下段空腔为气水通道311,气水通道311与出口 101接通,上段空腔为分离腔312,分离腔312与引气管2接通,分离腔312各处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气水通道311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当引气管2内的气压低于阀体出口 101处的气压时,气水混合物由气水通道311进入分离腔312,由于分离腔312的截面积相比与气水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倒吸真空排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控制机构、引气管,阀体的出口连接真空系统,阀体内设置密封腔,引气管连接阀体出口与密封腔,密封腔内设置控制进口与出口连通和断开的控制机构,还包括防倒吸装置,防倒吸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座,气水分离座内部为两段空腔,下段空腔为气水通道,气水通道与阀体出口接通,上段空腔为分离腔,分离腔与引气管接通,分离腔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气水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伊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