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测定钢带热辐射系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101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钢带热辐射系数的方法,包括:选取已知热辐射系数的第一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1;选取待测热辐射系数的第二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2;调整退火温度T2的数值,实现T2=T1;记录T2=T1时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测量值;其中,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连续生产作业过程中,即低碳钢后接高强钢时稳定控制退火炉退火温度,克服了因生产合金元素较高的高强钢时钢带表面热辐射系数发生变化(与普通低碳钢相差较大)而造成的测量温度不准确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选取已知热辐射系数的第一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1;选取待测热辐射系数的第二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2;调整退火温度T2的数值,实现T2=T1;记录T2=T1时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测量值;其中,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连续生产作业过程中,即低碳钢后接高强钢时稳定控制退火炉退火温度,克服了因生产合金元素较高的高强钢时钢带表面热辐射系数发生变化(与普通低碳钢相差较大)而造成的测量温度不准确的问题。且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测量精度高的特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带连续退火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连续退火炉广泛应用于连续退火和连续热镀锌线,其主要作用为通过连续运行状态下的高温加热和冷却来完成冷轧钢带的退火工艺。温度控制是退火工艺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内容,而作为温度控制依据的辐射高温计便成为控制退火工艺的关键。辐射高温计是根据物体在整个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存在函数关系来确定物体温度的,辐射系数是这个函数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常数,通常情况下,连续退火炉内辐射高温计的所使用的辐射系数为一定值,但是,当生产合金元素较高的高强钢时,如DP780,带钢表面辐射系数会发生变化,与普通低碳钢相差较大,如果仍使用相同的辐射系数会造成测量温度不准确。同时,由于是连续生产,如果低碳钢后接高强钢,当焊缝通过后辐射高温计测量的高强钢的温度会发生明显变化,不利于退火温度的稳定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了在连续生产作业过程中稳定控制退火炉退火温度,克服了因生产合金元素较高的高强钢时钢带表面热辐射系数发生变化而造成的测量温度不准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选取已知热辐射系数的第一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1;选取待测热辐射系数的第二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2;调整所述退火温度T2的数值,实现T2=T1 ;记录T2=T1时所述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一钢带、所述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进一步地,调整退火温度T2的数值包括:通过辐射高温计对所述第二钢带设定不同热辐射系数,进而实现T2=T115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钢带厚度和/或钢带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带是低碳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带是高强钢。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炉的温度保持不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在实际测量工作过程中,通过选取相同结构参数的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先后通过退火炉,并记录相应的退火温度和热辐射系数,由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第二钢带通过时的实际温度应与第一钢带相同,即通过设定不同的热辐射系数直到辐射高温计显示的第二钢带与先通过的第一钢带温度相同,此时辐射高温计设定的热辐射系数即为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连续生产作业过程中稳定控制退火炉退火温度,克服了因生产合金元素较高的高强钢时钢带表面热辐射系数发生变化而造成的测量温度不准确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lOl:选取已知热辐射系数的第一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1 ;步骤S102:选取待测热辐射系数的第二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2 ;步骤S103:调整退火温度T2的数值,实现T2=T1 ;步骤S104:记录T2=T1时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测量值;其中,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优选地,第一钢带是低碳钢,第二钢带是高强钢。且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结构参数包括:钢带厚度和/或钢带宽度。本实施例中,步骤SlOl通过辐射高温计根据第一钢带的热辐射系数,记录退火温度V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2通过辐射高温计对第二钢带设定不同热辐射系数,进而实现 T2=V同时,为保证第一钢带、第二钢带在测量过程中实际环境温度相同,步骤S101、步骤S102中退火炉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下面,通过测定退火温度780°C下DP780D+Z钢带的热辐射系数,即选用具体参数实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支持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选取热辐射系数为0.33为冷轧低碳钢带00510+2及待测冷轧低碳钢带DP780D+Z ;2、控制退火炉退火温度780°C ;3、将钢带DC51D+Z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为780°C ;4、将钢带DP780D+Z通过退火炉,此时在辐射高温计热辐射系数设定为0.33时测量钢带DP780D+Z温度为810°C ;5、更改辐射高温计热辐射系数设定值0.34-0.43,当热辐射系数更改为0.4时,辐射高温计显示测量温度为780V ;6、确定钢带DP780D+Z的热辐射系数为0.4。其中,所选取的钢带DC51D+Z、钢带DP780D+Z为厚度1.0mm,宽度1200mm的钢带各一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在实际测量工作过程中,通过保持退火炉温度不变,使用相同规格的第一钢带(低碳钢)与第二钢带(高强钢)先后通过退火炉,并记录相应的退火温度和辐射系数,当第二钢带(高强钢)通过时,由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且退火炉温度未发生变化,第二钢带(高强钢)通过时的实际温度应与第一钢带(低碳钢)相同,通过设定不同的热辐射系数直到辐射高温计显示的第二钢带(高强钢温度)与先通过的第一钢带(低碳钢)温度相同,此时辐射高温计设定的热辐射系数即为第二钢带(高强钢)的热辐射系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连续生产作业过程中,即低碳钢后接高强钢时稳定控制退火炉退火温度,克服了因生产合金元素较高的高强钢时钢带表面热辐射系数发生变化(与普通低碳钢相差较大)而造成的测量温度不准确的问题。且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测量精度高的特点。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取已知热辐射系数的第一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1 ; 选取待测热辐射系数的第二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2 ; 调整所述退火温度T2的数值,实现T2=T1 ; 记录T2=T1时所述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测量值; 其中,所述第一钢带、所述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调整退火温度T2的数值包括: 通过辐射高温计对所述第二钢带设定不同热辐射系数,进而实现T2=T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参数包括:钢带厚度和/或钢带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带是低碳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钢带是高强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火炉的温度保持不变。【文档编号】C21D11/00GK103436688SQ201310373534【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定钢带热辐射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已知热辐射系数的第一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1;选取待测热辐射系数的第二钢带通过退火炉,记录退火温度T2;调整所述退火温度T2的数值,实现T2=T1;记录T2=T1时所述第二钢带的热辐射系数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一钢带、所述第二钢带结构参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庆乔建军闻达娄德诚贾松王树岗何研忠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