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山地使用的,手扶拖拉机牵引的旋臂山地犁。山区土地坡度大、地块小,不具备大型农机作业条件。目前山区使用的IB型双铧犁,前后犁刀呈三角形,两根臂直接同梁架连接,利用一个固定在梁架上的螺杆带动旋臂绕其同梁架连接处的螺栓上、下摆动,即利用旋臂偏离水平方向的角度大小来调节耕深。这种结构旋臂摆动大,耕深难于控制,耕作质量差,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手扶拖拉机牵引的带有尾轮,耕深稳定的旋臂山地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一个尾轮支撑着梁架,尾轮的支架上设置了不可升降犁体的升降装置及座椅。架上装有前犁刀和后犁刀,前犁刀、后犁刀均为凿形。梁架的前端装有两根平行的旋臂及旋臂调节板,调节板上开有定位槽。两根平行旋臂的前端与牵引板相连接。一根旋臂上装有旋臂转动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支座、定位板、防止定位板翻转的定位框,定位板紧压弹簧,调节手柄等。梁架和旋臂皆为空心柱体,牵引板上设有连接挂钩和止头螺丝。本技术结构简单、轻巧。造价低,操作方便,旋臂位置一经固定,不易摆动,耕深容易控制,耕作效率高,质量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附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转动装置局部构造图。梁架(16)前端为“匚”形,上面焊接有调节板(7),调节板(7)的前端作成弧形,并开有定位槽。可以转动的两根平行旋臂(20),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调节板(7)及牵引板(1)活动连接,旋臂(20)可以绕其连接螺栓作水平转动。为固定及调节其转动角度,在一根旋臂上焊有调节支座(4)、定位框(21)。焊接有调节手柄(10)的旋臂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臂山地犁,有一个安装前犁刀(18)、后犁刀(15)的梁架(16),梁架(16)前端装有两根平行的旋臂(20),一根旋臂上设有调节装置,旋臂的前端装有牵引板(1),其特征在于:a、在梁架(16)的尾端设置了尾轮(12),犁体升降装置 (13)、座椅(11)。b、在旋臂调节装置支座(4)在螺栓上,装有防止定位板(6)跳离定位槽的紧压弹簧(5)。c、旋臂调节板(7)装在梁架(16)和旋臂(20)的连接处。d、犁体升降装置(13)和尾轮(12)的支架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臂山地犁,有一个安装前犁刀[18]、后犁刀[15]的梁架[16],梁架[16]前端装有两根平行的旅臂[20],一根旅臂上设有调节装置,旅臂的前端装有牵引板[1],其特征在于:a、在梁架[16]的尾端设置了尾轮[12],犁体升降装置[13]、座椅[11]。b、在旋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富源县科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