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812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置于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生产机床等制造业中带来的安全保护效果明显,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损毁和人员的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生产情况下,在确保操作者安全的同时,也对机床做出适当的保护,不至造成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置于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在生产机床等制造业中带来的安全保护效果明显,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损毁和人员的伤害。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生产情况下,在确保操作者安全的同时,也对机床做出适当的保护,不至造成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可靠。【专利说明】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
,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机床两个活动模板之间用于避免由于活动模板距离变化引起机床损坏和人员伤害的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
技术介绍
在机床中,两个活动模板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减小,往往使在此距离范围内的结构受到不必要的损坏;有时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等事故。譬如在冲压等成型机械中,在活动板和工作台板间安装、调试成型装备等,特别是对成型装备的现场修配过程,由于人为错误操作或者机床故障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人身伤害。由于此类机械在生产中运用广泛,事故发生频率非常高,危害极大。在现有技术中,各种机械采用光电技术等对进入工作区间内的异常物体进行探测,如发现不明物体,则立即断电停机。也有采用固定活动板的方法。在成型机械中,常采用停机且机床电动机电源关闭,之后再进行成型装备的调试修配工作;但有时为了调试、修配的方便,更经常有采用停机但机床电动机电源不关闭情形下工作。采用光电技术探测异物安全法保护,是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在光电探测的有效区域内有作用,区域外不受限制;且不能制止模板的惯性移动造成的损害。采用固定活动板保护法操作者常常觉着麻烦,而违规操作,且在机床正常工作时常会遗忘将活动板的固定约束去除而造成机床损坏。在成型机械中为了安装、调试或者修配成型装备,采用停机且机床电动机电源关闭法是规范的工作过程,但是由于许多成型机械控制机构失灵、制动机构老化,活动板由于自重等原因而向工作台移动,造成危害。有的操作者为了成型装备的调试方便和修配过程方便,采用停机但机床电动机电源不关闭情形下工作,这虽违反正常操作程序,但此现象在实际生产中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容易出现控制机构失灵或者误操作而造成危害。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生产情况下,在确保操作者安全的同时,也对机床做出适当的保护,不至造成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可靠的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设置在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杆体的顶端还设有一具有中心孔的柱体,柱体与杆体通过螺栓组合,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杆体内腔体的直径;所述的滑杆包括上柱体和下柱体,上柱体与中心孔匹配,下柱体的直径与腔体匹配;滑杆的上柱体穿过中心孔并伸出中心孔。所述孔洞型腔体底端向杆体的另一端继续延伸成形有穿透的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小于腔体直径,安装孔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的末端安装有调节垫块。所述的定位杆为阶梯形,包括一圆柱头部以及一圆柱杆,圆柱头部设置在腔体内,圆柱杆安装在安装孔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生产机床等制造业中带来的效果明显,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损毁和人员的伤害。在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放置安全保护杆,当出现误操作或机床控制、制动部件失灵时,两活动模板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少,逐渐压迫安全活动杆内的滑杆,滑杆移动产生的信号被采集传递给机床电力控制装置,即时切断机床动力,使机床产生急停动作,避免机床损坏。通过活动杆本体阻止两活动模板的惯性移动,保证两活动模板之间的安全操作空间;其中,通过安全活动杆内的弹簧实现滑杆的复位。举例来说,在成型机械中的塑料注塑机或冲压用压力机上,在成型装备的安装、调试或修配过程中,由于电器控制故障与人为误操作而发生成型装备损毁、人员伤害事故屡见不鲜。若配有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安全保护,在成型装备的安装、调试或修配过程时将其放置于工作台与活动板间,则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减少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和显著的提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动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附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设置在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杆体1,杆体I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10,腔体10内设有一弹簧2,弹簧2的顶端设有滑杆3,滑杆3包括上柱体31和下柱体32 ;杆体I的顶端还设有一具有中心孔的柱体11,柱体11与杆体I通过螺栓12组合,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杆体I内腔体10的直径;滑杆3的上柱体31与柱体11的中心孔匹配,下柱体32的直径与腔体10匹配;滑杆3的上柱体31穿过柱体11的中心孔并伸出中心孔外一段距离1工。杆体I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10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3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4,信号采集装置4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使机床产生急停动作。孔洞型腔体10的底端向杆体I的另一端继续延伸,成形有穿透的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小于腔体10直径,安装孔内安装有定位杆5,定位杆5的末端安装有调节垫块6。定位杆5为阶梯形,包括一圆柱头部51以及一圆柱杆52,圆柱头部51设置在腔体10内,圆柱杆52安装在安装孔内。具体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置于两活动模板之间,当出现误操作或机床控制、制动部件失灵时,两活动模板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少,逐渐压迫安全活动杆内的滑杆,滑杆移动产生的信号被采集传递给机床电力控制装置,即时切断机床动力,使机床产生急停动作,避免机床损坏。在活动模板惯性移动I1距离后被杆本体I强制阻止移动(移动后状态如图2所示出),从而保证了两模板间的安全操作空间。滑杆3移动I1距离则根据机床控制反应时间确定,杆体I的长度I2依据安全操作空间确定,可通过增加调节垫块6调整,调节垫块6由定位杆5定位安装。应该注意的是:I)滑杆3移动产生的信号被采集传递给机床电力控制装置,信号采集装置直接与机床电力控制设备的紧急停机机构相联系,也可设计成与机床电力控制设备方便对接的端子式结构,这些变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2)滑杆3的可移动距离I1应不低于活动板惯性滞后停止距离,才不会对机床的控制、制动部件造成损咅。3)杆体I的长度I2应确保安全空间,不至于对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置于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文峰王乾廷陈鼎宁陈文哲王火生张丹黄锦江陈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福州钜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