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装置,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以间隔状态分布的一组横梁支座;一横梁,该横梁与所述的一组横梁支座的上部固定;一长臂作用缸,该长臂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在该长臂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设置有一管坯顶头。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横梁上的长臂作用缸将管坯自动地朝着轧管机的方向推送,因而无需人为参与而有助于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有益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便于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装置,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机械
。包括以间隔状态分布的一组横梁支座;一横梁,该横梁与所述的一组横梁支座的上部固定;一长臂作用缸,该长臂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在该长臂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设置有一管坯顶头。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横梁上的长臂作用缸将管坯自动地朝着轧管机的方向推送,因而无需人为参与而有助于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有益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便于保障安全。【专利说明】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 装置,用于将钢管管坯朝着轧管机的方向推送。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在轧管机轧制金属管材的过程中,需要将由前道工序例如穿孔机完 成穿孔后并且转移至备料架上的管坯推送至轧管机内。已有技术中普遍由工人以手动方式 将管坯向轧管机推送,这种作业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对 管坯规格具有挑剔性,因为对于小规格的管坯而言,凭借一人之力并不会存在推动困难的 问题,但是对于大规格的管坯,通常需要两人或多人协同作用,因而投入人力多并且造成劳 动力资源浪费;三是手工作业效率低,影响轧管机的轧制效率;四是由于存在管坯砸压工 人肢体特别是手指之虞,因而有失安全。上述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钢管生产厂商,并且期望早日予以解决,但是在迄 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也未闻有业界获得成功 使用的报道。为此,本 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 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 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轻工人作业强度、有利于显著节省劳动 力资源,有益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便于充分保障作业安全的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装置,包括以间隔 状态分布的一组横梁支座;一横梁,该横梁与所述的一组横梁支座的上部固定;一长臂作 用缸,该长臂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并且在该长臂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 端设置有一管坯顶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横梁支座各包括底板和一对支撑 架,底板在使用状态下伴随于轧管机而支承在地坪上或者支承在设置于地坪上的基座上, 一对支撑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架与底板的一端固定,而一对支撑架中的另一个支撑架与底 板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的横梁与一对支撑架固定;所述的管坯顶头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 长臂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所述末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支撑架的横截面形状呈匚字形, 并且彼此以背对背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支撑架上各以间隔状态设置有 支撑架增强覆板。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梁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横梁支 座的位置设置有横梁支承垫板,而在横梁的两侧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横梁支座的位置各设置有横梁固定翼板,横梁固定翼板连同横梁支承垫板与所述的支撑架固定,并且横梁支承垫 板位于横梁固定翼板与支撑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坯顶头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 述长臂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所述末端。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以间隔状态 固定有一组长臂作用缸固定座,所述的长臂作用缸与长臂作用缸固定座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长臂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横梁上的长臂作用缸将管坯自动 地朝着轧管机的方向推送,因而无需人为参与而有助于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有利于节约 人力资源、有益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便于保障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 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 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请见图1,图1中示出的一组横梁支座I在同一直线上间隔设置,各横梁支座I包括一 底板11和一对支撑架12,底板11在使用状态下伴随轧管机更确切地讲伴随于作为轧管机 的辅助设施的备料架6而设置在地坪上,但是也可以将底板11固定在另行配备的并且与地 坪固定的基座上。一对支撑架12优选使用支撑架固定螺钉122与底板11固定,具体由图 所示,一对支撑架12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架12与底板11的一端固定,而一对支撑架12中的 另一个支撑架与底板11的另一端固定。由于支撑架12的横截面形状呈匚字形,因而为了 确保其强度,于是在支撑架1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支撑架增强覆板121。依据图1的示意可知,一对支撑架12彼此以背对背状态由前述的支撑架固定螺钉122固定于底板 11上。给出了一横梁2,该横梁2与前述的一组横梁支座I固定,在横梁2的底部并且在 对应于横梁支座I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与横梁支座I的数量相等的横梁支承垫板21,而在横 梁2的两侧(相背的两侧)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横梁支座I的位置各优选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有 一横梁固定翼板22,横梁固定翼板22通过翼板固定螺钉221连同前述的横梁支承垫板21 与支撑架12的上部固定,横梁支承垫板21位于横梁固定翼板22与支撑架12之间。又,在 横梁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顶表面)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长臂作用缸固定座23。给出了一长臂作用缸3,之所以称之为长臂作用缸3,是因为相对于其作用缸柱31 的伸展长度而言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长臂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的长度达数米,因此长臂 作用缸3的长度超出了人们习惯接受的合理长度。前述长臂作用缸3以卧置状态固定在一组长臂作用缸固定座23上,并且在长臂作 用缸3的作用缸柱31的末端端部(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端部)设置有一管坯顶头311, 该管坯顶头311与作用缸柱31的末端端部相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使用紧固件3111将 其与作用缸柱31固定;二是在作用缸柱31的末端加工出缸柱外螺纹,而在管坯顶头311的 内壁同样加工出顶头内螺纹,藉由顶头内螺纹与缸柱外螺纹的螺纹配合而将管坯顶头311 固定于作用缸柱31上,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即采用螺钉充任的紧固件3111将管坯顶头311 与作用缸柱3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长臂作用缸3采用气缸,由管路与气源装置连接,然而,如 果将油缸(由管路与液压油装置连接)代替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应用例: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对应于前述长臂作用缸3朝向备料架6的 一端的侧部的并且支承于动力平台411上的一个管坯流转机构4的动力装置41,当要将备 料架6上的并且位于备料架6的V字形槽内的管坯5朝着轧管机的方向推送时(以图示位 置状态,将管坯5向右推送),那么长臂作用缸3工作,作用缸柱31向缸体外伸展,由作用缸 柱31末端的管坯顶头311对准管坯5的左端端面顶推,直至将整根管坯5推入轧管机,由 轧管机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管机用的管坯自动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间隔状态分布的一组横梁支座(1);一横梁(2),该横梁(2)与所述的一组横梁支座(1)的上部固定;一长臂作用缸(3),该长臂作用缸(3)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横梁(2)上,并且在该长臂作用缸(3)的作用缸柱(31)的末端设置有一管坯顶头(3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吕增宝,陈东武,薛志军,吕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