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双螺母循环机构的冲击贯入式星壤潜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0053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3:20
一种利用双螺母循环机构的冲击贯入式星壤潜入器,主要由下潜壳、冲击重锤、储能弹簧、缓冲弹簧、擒纵机构、双向螺母机械换向单元、驱动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双向螺母机械换向单元主要由左旋螺母、右旋螺母、滑套、卡簧套、限位键、滑动键和拉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巧,设计合理,自动化控制运转,工作过程平稳流畅,专门为星体表面探测设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依靠双螺母自适应机构的潜入器,主要由下潜壳、冲击重锤、储能弹簧、缓冲弹簧、擒纵机构、双向螺母机械换向单元、驱动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潜壳为封闭壳体,头部为锥形,有利于贯入下潜;壳体与锥头通过弹性连接套柔性连接,潜入头又分为两部分由锥尖头(21)和锥头体(22)组成,锥尖头(21)可在锥头体(22)内一定范围内移动,用波形弹簧(19)复位;冲击重锤在驱动单元和储能弹簧(30)作用下,由擒纵控制提升高度储能与脱开实现撞击壳体;储能弹簧(30)为冲击重锤(27)储存能量;擒纵机构由弹簧钩(26),楔形挡块(28)和特殊形状的螺母组成,以实现螺母与弹簧钩(26)嵌合与脱节;双向螺母机械换向单元主要由左旋螺母(12)、右旋螺母(9)、滑套(10)、卡簧套(11)、限位键、滑动键和拉杆(14)组成;驱动单元主要由行星减速机(5、联轴器螺杆组成,为潜入器提供动力;而该潜入器所需的电能以及信号通过潜入器尾端的电缆来传递;?整个下潜壳主要由潜入头、弹性连接套(24)、毛毡圈(20)、密封圈、下部壳体(25)、滑道、中部壳体(8)、上部壳体(2)及上盖(1)组成;冲击重锤由重锤用锤头(18)与弹簧钩(26)固定连接在一起,有两道对称分布的滑动槽,限定在壳体的滑道(13)内,只能延滑道(13)上下滑动;中心开有腰形长孔,限定拉杆(14)在孔内上下滑动,当螺杆旋转时螺母上下移动,带动拉杆(14)拉动冲击重锤提升实现储能;?储能弹簧在冲击重锤提升时被压缩而储能,为冲击重锤撞击锥头提供动能;缓冲弹簧延缓驱动单元向上冲击时的撞击时间,大大减小机构向上的撞击力;擒纵机构主要由楔形挡块(28)、弹簧钩(26)、特殊形状拉杆(14)组成,随着拉杆上下移动实现拉杆(14)与弹簧钩(26)的嵌合与脱开,从而完成重锤储能与撞击;双向螺母机械换向单元主要由左旋螺母(12)、右旋螺母(9)、滑套(10)、卡簧套、限位键、滑动键和拉杆(14)组成,卡簧套向上可与机架(6)接触,向下可与重锤接触;电机右旋,左旋螺母(12)与右旋螺母(9)交替工作,从而实现机构向上向下移动,推动拉杆(14)与弹簧钩(26)脱开与嵌合;以实现重锤上移储能,弹簧钩(26)与拉杆(14)脱节实现重锤向下冲击与壳体撞击;右旋螺母(9)工作时换向组件和重锤组件向上移动,当卡簧套与机架(6)接触时,卡簧套被向下推动,卡簧套带动限位键和滑动键向下移动,到一定位置后限位键与右旋螺母(9)脱离,右旋螺母(9)停止工作,组件停止上升,电机继续旋转,左旋螺母(12)与右旋螺母(9)随双向螺杆(31)一起右转,当限位键与左旋螺母(12)侧面接触后左旋螺母(12)开始工作,机构组件向下移动;当下移到卡簧套与重锤接触时,同样过程完成左旋螺母(12)向右旋螺母(9)工作交替;卡簧套凸起头部分与拉杆(14)球形面接触,球形面两端分别是光滑环槽,卡簧凸起头在上升阶段与上面环槽接触,下降阶段与下面环槽接触,限制限位键只与左旋螺母(12)或者右旋螺母(9)中的一个侧面接触,控制一个时刻只有一个螺母工作;滑套为两个螺母提供一个封闭空间,两侧开有滑动槽,限位键与滑动键在槽内上下移动;?双向螺杆螺(31)旋升角足够大时螺旋机构不能自锁,当一个螺母工作时另一个螺母被动向上或向下随动;驱动单元主要由行星减速机(5)、联轴器、双向螺杆(31)、推力轴承(7)、机架(6)组成,为整个潜入器提供动力来源,该单元只能限定一定位置内上下移动;与缓冲弹簧(3)共同作用下减缓向上的冲击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齐全沈毅节德刚姜生元秦艺伟侯绪研邓宗全殷森王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