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装置以及具有该除臭装置的冰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9860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臭效果好、使用方便、适应面广的除臭装置,其具有:除臭剂部、用于放置所述除臭剂部且一侧为开口的包装容器、用于覆盖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并具有透气孔的盖体、和用于覆盖所述盖体的透气孔的薄膜,所述除臭剂部包括除臭剂、和用于包封所述除臭剂的具有透气性的缓释膜,所述包装容器的内部为一个间室、或者内部由可拆卸的密封隔板隔成两个以上的间室,并且,每个间室与盖体上的至少一个透气孔相对应,在所述间室内,所述除臭剂部与所述间室的顶部以及底部之间均设有空间。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具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装置以及具有该除臭装置的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臭装置以及具有该除臭装置的冰箱。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冰箱除臭技术,有采用活性炭类吸附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多孔质结构来吸附产生异味的成分,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还有利用臭氧或紫外线类电气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利用臭氧或者紫外线来分解产生异味的成分,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但是,活性炭类吸附技术存在着吸附饱和度的限制,而电气技术,由于安全性的限制,臭氧或者紫外线浓度一般要求控制的较低,因此效果均比较差。并且由于这两种技术在用于冰箱时,只能固定在冰箱的一个地方,不能根据需要来更换使用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装置,其具有:除臭剂部、用于放置所述除臭剂部且一侧为开口的包装容器、用于覆盖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并具有透气孔的盖体、和用于覆盖所述盖体的透气孔的薄膜,所述除臭剂部包括除臭剂、和用于包封所述除臭剂的具有透气性的缓释膜,所述包装容器的内部为一个间室、或者内部由可拆卸的密封隔板隔成两个以上的间室,并且,每个间室与盖体上的至少一个透气孔相对应,在所述间室内,所述除臭剂部与所述间室的顶部以及底部之间均设有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除臭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除臭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除臭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中的除臭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中的除臭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中的除臭装置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中的具有除臭装置的冰箱的剖面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中的具有除臭装置的冰箱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a、10b、10c…第一除臭剂部、第二除臭剂部、第三除臭剂部11a、11b、11c…第一除臭剂、第二除臭剂、第三除臭剂12…缓释膜13…包装容器14a、14b、14c…第一间室、第二间室、第三间室15…盖体16a、16b、16c…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第三透气孔17a、17b、17c…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第三薄膜18…密封隔板19…支撑筋20…焊接部21…阻挡部22…顶部空间23…底部空间24…定位凸部25…卡爪100…除臭装置31a、31b、31c…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32…装饰条A1、A2…冰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一.除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除臭装置具有:除臭剂部、用于放置所述除臭剂部且一侧为开口的包装容器、用于覆盖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并具有透气孔的盖体、和用于覆盖所述盖体的透气孔的薄膜。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除臭剂部>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部包括除臭剂、和用于包封所述除臭剂的具有透气性的缓释膜。(1)除臭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除臭剂为掩蔽除臭剂,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芳香油、香料等能够散发出强烈芳香气味的芳香物质来掩蔽臭气。该除臭剂是属于物理除臭剂中的一种,主要是对很多难以去除的臭气或者除臭比较麻烦的环境,在不改变臭气组分的条件下通过释放出具有强烈芳香气味的芳香物质来降低臭气的局部浓度,并且有些芳香物质具有冷感作用可以使人的嗅觉细胞钝化,从而使人感觉不到臭气,达到掩蔽臭气来除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含有芳香油和基质。作为除臭剂中的芳香油,可以举出薄荷白油、柠檬醛(柠檬提取物)、柠檬烯(金桔提取物)、菠萝油、熏衣草精油、玫瑰精油、茉莉精油、桂油、茴油、黄樟油和白樟油等能够散发出芳香成分的物质,其中,从安全性、成本以及使用者的适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清凉薄荷味的薄荷白油、具有柠檬的芳香气味的柠檬醛、以及具有金橘的芳香气味的柠檬烯。这些芳香油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从除臭效果的观点出发,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中的芳香油的含量为36.2~58.8重量%,优选为36.5~43.9重量%,更优选为37.1~41.2重量%。如果除臭剂中的芳香油的含量超过其上限时,会造成除臭剂过多,释放量太大,冰箱内芳香味太重,使芳香味吸附到冰箱内食物上,造成串味。如果低于其下限时,则无法很好地达到掩蔽臭味的效果,从而造成除臭效果不佳。作为除臭剂中的基质,可以举出松香酯、石蜡、吸水树脂、油脂、琼脂、卡拉胶等。其中,从成本、制造性、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松香酯、石蜡。这些基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从除臭剂的稳定性、制造性,以及从长期持续缓慢恒速释放芳香油中的芳香成分的观点出发,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中的基质的含量为41.2~63.8重量%,优选为56.1%~63.5%重量%,更优选为58.8%~62.9重量%。如果除臭剂中的基质的含量超过其上限时,会造成芳香油挥发速度过慢,挥发量不足。如果低于其下限时,会造成芳香油挥发速度过快和泄露。并且,当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的基质由松香酯和石蜡构成时,其中,松香酯的含量为24.7~32.3重量%,石蜡的含量为16.5~31.5重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在含有上述芳香油、基质之外,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除臭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例如作为稳定剂的抗氧化剂、作为增稠剂(抗硬化剂)的食用油脂等物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剂的使用形态,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除臭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为凝胶状、粉末状、颗粒状或固体状。(2)缓释膜本专利技术的缓释膜用于包封上述除臭剂,并且可以让除臭剂中的芳香成分缓慢地释放出来。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缓释膜可以由无纺布、以及选自PP、PE、PVA、PET、PC等的一种以上的材料层叠而成,并且只要能够将除臭剂部的芳香成分的释放速度控制在0.37~7.50μg/cm2·h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发挥芳香成分的缓释效果即可。<包装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用于放置所述除臭剂部且一侧为开口。为了防止除臭剂部的除臭剂所含的芳香成分泄漏至包装容器的外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由透气性差的材料,例如PP、ABS、PE、PS构成,其中,从材料安全性和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由PP构成。所述包装容器的一侧为开口,用于将所述除臭剂部放入该包装容器的内部。并且,为了确保除臭剂部的芳香成分在该包装容器的内部具有充分的发散空间,优选该除臭剂部在该包装容器的间室的内部,与所述间室的顶部以及底部之间均设有一定的空间。该包装容器的内部可以仅由一个间室构成,也可以用可拆卸的密封隔板隔成2个以上的间室。在内部仅由一个间室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在该间室内放置一个以上的除臭剂部,并且该除臭剂部中所含的除臭剂可以相同或不同。在内部被密封隔板隔成2个以上间室的情况下,每个间室内可以放置一个以上的除臭剂部,并且该除臭剂部中所含的除臭剂也可以相同或不同。<盖体>本专利技术的盖体用于覆盖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并具有透气孔。本专利技术的盖体的大小与上述包装容器的开口一致,从而可以封住所述包装容器,以防止芳香成分泄漏。从密封性的观点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盖体优选由透气性差的材料构成,更优选与构成上述包装容器的材料一致。并且,在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透气孔。在使用前,该透气孔用下述薄膜覆盖以防止芳香成分泄漏,在使用时,将薄膜剥离,则该透气孔成为除臭剂部的芳香成分流向外部的通道。关于透气孔在盖体上的设置位置、大小以及数量,在满足所有透气孔的面积之和相对于所有除臭剂部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除臭装置以及具有该除臭装置的冰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除臭剂部、用于放置所述除臭剂部且一侧为开口的包装容器、用于覆盖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并具有透气孔的盖体、和用于覆盖所述盖体的透气孔的薄膜,所述除臭剂部包括除臭剂、和用于包封所述除臭剂的具有透气性的缓释膜,所述包装容器的内部为一个间室、或者内部由可拆卸的密封隔板隔成两个以上的间室,并且,每个间室与盖体上的至少一个透气孔相对应,在所述间室内,所述除臭剂部与所述间室的顶部以及底部之间均设有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除臭剂部、用于放置所述除臭剂部且一侧为开口的包装容器、用于覆盖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并具有透气孔的盖体、和用于覆盖所述盖体的透气孔的薄膜,所述除臭剂部包括除臭剂、和用于包封所述除臭剂的具有透气性的缓释膜,所述包装容器的内部为一个间室、或者内部由可拆卸的密封隔板隔成两个以上的间室,并且,每个间室与盖体上的至少一个透气孔相对应,在所述间室内,所述除臭剂部与所述间室的顶部以及底部之间均设有空间,在所述盖体朝向所述间室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筋,所述除臭剂部设置在所述支撑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剂含有芳香油和基质,其中,芳香油在所述除臭剂中的含量为36.2~58.8重量%,基质在所述除臭剂中的含量为41.2~63.8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油为选自薄荷白油、柠檬醛和柠檬烯中的一种以上的芳香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含有松香酯和石蜡,其中,所述松香酯在所述除臭剂中的含量为24.7~3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颖俞国新铃木久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