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焕林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混凝土防火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755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纤维混凝土防火板的制作方法,用水硬性材料或气硬材料为原料,以传送带为动力带动做底层的膜一起运动,将各种材料形成料带,料带通过同步剪锯切成板片,板片通过传送带加速使板片之间的间距加大,当板片运行至端部,真空箱产生的吸力将板片吸附在传送带上,运行至托板的上方,当料片前端运行到托板右端时,辊道开始运动,与传送带一起带动托板右行下机。这种新方法制作防火板生产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强度高,整个生产过程省略模板,板片经过碾平辊碾平并且进行控制精度,解决了现有制造防火板的方法存在的多种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建筑防火材料的制造方法目前,建筑业广泛使用的混凝土防火板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这么几种方法①、带模板挤压法;此法只能生产薄型板,存在的缺点是模板投资大导致生产费高,产品的质量因为厚度误差大也较差。②、螺杆挤出法,此法生产硬性混凝土防火板只有60mm一种规格,比重较大,造价也高,范围较窄;③、模盒注入成型法,模盒用量大,效率低,一次性投资比较大。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强度高、质量好的连续生产纤维混凝土防火板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以水硬性或气硬性固结材料为原料采用下列步骤生产a、料辊借助玻璃布2和底层膜24的带动将高强度材料1涂复在底层膜24上,形成下层;b、用隔板5和辊子7形成料仓,堆积高强度材料4和轻质材料6,底层运动和辊子7的滚动使高强度材料4通过隔板5形成肋,在肋的两侧充满轻质料6形成料带中层;c、上层料辊借助玻纤布和布料辊将高强度材料8涂复在料带中层上,形成上层;d、板坯料带通过同步锯12切割成板片13。e、板片13通过加速带19加速使板片间拉开间距;f、当板片运行到加速带右端时,真空运送带15将其吸附并运至托板17上;9、当板片到达托板右端时,辊道运动将托板及其载着的料片运送至传送带16上,右行下机。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机器并且带有自动控制的连续生产的方法进行生产,不但生产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整个过程没有模板托载料片,而只是料片经过控制板片厚度的碾平辊进行成型,不但省去了大量模板,而且还具有厚度控制精度高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的隔板带有使料形成肋的型腔,料充满型腔,并从型腔流出形成肋片,肋片两侧充满轻质物料,形成料片,此料片与上下层结合构成板的承力结构,提高了板材沿板面方向的受压稳定强度和板材的抗弯曲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2为隔板结构视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多孔型板结构视图;图5为图3的K向视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用传送带23、19、15、16做动力,带动做底层的膜24一起运动,将高强度材料(包括水硬性材料如水泥,气硬性材料如镁水泥、填料玻纤、粉煤灰)1、4、8轻质材料6(或快硬石膏轻质材料27)、面料10,借助玻纤布2.9,带型腔隔板5(或多孔型板25)、碾平辊7、塑料膜11均匀地涂复在底层上形成料带,在隔板5上下方的振动器22、26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对料带不间断振动进行排气、密实,在上层料辊和面料辊下方加辊20、21,料带通过同步剪12锯切成板片13,板片通过传送带19加速,使料片间距加大,当料片运行到传送带19端部时,真空箱14产生的吸力将料片吸附在传送带15上,运行至托板18上方,当料片前端运行到托板18右端时,辊道14开始运动,与传送带15一起带动托板右行下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厚板,分三层制作,上下两层受力大,用玻纤增强混凝土制作,中间层用高强度材料沿板的纵向布置适当数量的肋与上下层连接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其它部位用轻质料充填。对于薄板,只做上下两层,省略中间层。制作厚板时,形成肋用的带有型腔的隔板将置于传送带底层上的高强度材料(在板前)与轻质材料(在板后、挤压辊前)之间利用传送带移动为动力,将两种料复合在一起,在传送带的对应制作中间层的上下部,施加振动,使物料排气同时可增加密实度,并使物料顺利通过隔板上的型腔。上层所用的高强度材料用辊缝布料,在其上覆上塑料膜或其它面层,在板的上表面,在其未固结前可以压制图纹或图案。制作带有中空轻质夹芯板时(如图3所示),只需将隔板5换成多孔型板25(其上带有振动器26),轻质料6换成快硬轻质石膏。采用快速碳化微集料,快速碳化水泥做板,并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氛养护,降低混凝土碱度,从而可以在制作料带时使用中碱波纤布和矿渣水泥作板,这样大幅度降低产品造价。权利要求1.,以水硬性或气硬性固结材料为原料,其特征在于a、料辊借助玻璃布2和底层膜24的带动将高强度材料1涂复在底层膜24上,形成下层;b、用隔板5和辊子7形成料仓,堆积高强度材料4和轻质材料6,底层运动和辊子7的滚动使高强度材料4通过隔板5形成肋,在肋的两侧充满轻质料6形成料带中层;c、上层料辊借助玻纤布和布料辊将高强度材料8涂复在料带中层上,形成上层;d、板坯料带通过同步锯12切割成板片13;e、板片13通过加速带19加速使板片间拉开间距;f、当板片运行到加速带右端时,真空运送带15将其吸附并运至托板17上;g、当板片到达托板右端时,辊道运动将托板及其载着的料片运送至传送带16上,右行下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隔板5的上下方都安装有的振动器在整个防火板的制作过程中不间断地振动,对料带排气、密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厚板分三层制作,上下两层采用玻纤增强高强混凝土制做,中间层用高强度材料沿板的纵向布置数根肋,与上下层连接形成整体,中空部分充填轻质材料,或用快硬轻质材料做成中空夹芯层。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有型腔的隔板将置于传送带底层上的高强度材料与轻质材料之间利用传送带移动为动力,将两种料复合成一体。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层高强度材料用辊缝布料制作,其上覆有塑料膜。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板的上表面在其未固结前压制有图纹、图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有型腔的隔板换成带有振动器的多孔型板,将轻质材料换成快硬轻质材料,来制做中空轻质夹芯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为快速碳化微集料和快速碳化水泥,料片下机后需将其置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氛中养护。全文摘要一种纤维混凝土防火板的制作方法,用水硬性材料或气硬材料为原料,以传送带为动力带动做底层的膜一起运动,将各种材料形成料带,料带通过同步剪锯切成板片,板片通过传送带加速使板片之间的间距加大,当板片运行至端部,真空箱产生的吸力将板片吸附在传送带上,运行至托板的上方,当料片前端运行到托板右端时,辊道开始运动,与传送带一起带动托板右行下机。这种新方法制作防火板生产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强度高,整个生产过程省略模板,板片经过碾平辊碾平并且进行控制精度,解决了现有制造防火板的方法存在的多种问题。文档编号B28B1/52GK1209379SQ97114480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葛焕林 申请人:葛焕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混凝土防火板的制造方法,以水硬性或气硬性固结材料为原料,其特征在于:a、料辊借助玻璃布2和底层膜24的带动将高强度材料1涂复在底层膜24上,形成下层;b、用隔板5和辊子7形成料仓,堆积高强度材料4和轻质材料6,底层运动和辊子 7的滚动使高强度材料4通过隔板5形成肋,在肋的两侧充满轻质料6形成料带中层;c、上层料辊借助玻纤布和布料辊将高强度材料8涂复在料带中层上,形成上层;d、板坯料带通过同步锯12切割成板片13;e、板片13通过加速带19加速使板片间 拉开间距;f、当板片运行到加速带右端时,真空运送带15将其吸附并运至托板17上;g、当板片到达托板右端时,辊道运动将托板及其载着的料片运送至传送带16上,右行下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焕林
申请(专利权)人:葛焕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