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735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其主要包括(1)首先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注入模具中,初步释放混凝土内的气体及水分;(2)将一压板置于混凝土表面,对模具底部和置于其上的压板同时进行震动,使混凝土的上下平面产生震动;(3)固化模具中轻质混凝土;(4)脱模。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成型的轻质混凝土板,具有表面光滑、质轻及强度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涉及。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轻便高强度的建筑板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除开发各种适合生产该种板材的建筑材料、和设计各种形态结构的产品外,对建筑板材的成型制造方法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点。轻质混凝土板材是一可以满足环保要求,并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产品,在建筑业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公知的轻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主要有流体成型法和挤压成型法。流体成型法是将水含量极高的轻质混凝土,在流体状态下,注入水平或垂直的模具中成型,在成型过程中对混凝土不加震动或只作轻微震动,以免轻质集料上浮集聚于混凝土的表面,但用此法成型的板材,一般强度不高,只可作非承重用途。目前的挤压法可采用两种挤压方式来进行成型,一种是把混凝土经螺旋叶片式挤压成型的方法,该方法一般采用长线台座(100m-300m长)作业方式,于挤压成长条状的混凝土板材并成型后,再切割成所需长度,此法也可应用于单模挤压作业方式中;另一种是垂直挤压成型的方法,该方法是置混凝土于直立模具中,然后于顶部垂直加压,此法只适合于制造短小的混凝土板材;但有这两种挤压成型法制造的混凝土板材,虽可达到理想的强度,而其缺点在于混凝土成型是时,因未震动,表面浆水不足,颇为粗糙,需再作处理,才能符合滑面板材的要求,成本较高。可见,上述公知的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都存在着各种缺陷,有待进一步改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特点,在生产技术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板材成型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轻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将该方法用于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成型,可使如陶粒之类的轻质集料能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而不会出现水泥沙浆分离的现象,从而可制造出强度可达到理论极限的轻质混凝土板材。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构思的出发点在于如何想法使悬浮于混凝土中的轻质集料达到均匀分布的程度,以得到一种质量好、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板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轻质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1)首先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注入模具中,初步释放混凝土内的气体及水分;(2)将一压板置于混凝土表面,对模具底部和置于其上的压板同时进行震动,使混凝土的上下平面产生共震;(3)固化模具中轻质混凝土;(4)脱模。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模具是置于一平台上的;本专利技术既可通过传统的插入震动方式初步释放混凝土内的气体及水分,也可通过附着在平台上的震动装置来对模具进行一短时间的平仓震动来完成。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使模具底部和置于其上的压板同时进行震动,是通过同时开动附着在平台和压板上的震动装置来完成的。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步骤(1)的使混凝土中的气体及水分初步释放的平仓震动的时间根据所用轻质集料的类型和成型构件的形状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以控制模具中混凝土的水分和气体含量分别为100-200kg/cm3和500-700L/cm3的时间为准,为2-10分钟,优选的时间为2-6分钟;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对模具中混凝土的上下平面进行震动的时间为2-10分钟,优选为2-6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适合于制作包含任何轻质集料的混凝土构件,例如其中的轻质集料非限制性包括陶粒、珍珠岩、页岩、沸石等。此外,也可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应用于各种中空的轻质混凝土板材或内部带有增强材料的轻质板材的制备过程。制作中空板材时只需在成型用的模具中预置管芯,然后于混凝土未达到终凝状态时将管芯拔出即可,而所述带有增强材料的板材中增强材料可以是如钢筋、玻璃纤维、竹竿等。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质混凝土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将轻质混凝土注入置于平台上的模具中并加以平仓震动的示意图;图3为对模具中的混凝土进行上下平面震动的示意图;图4为使用公知方法制造的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断面结构示意图。配制实施例陶粒轻质混凝土的配制所用配料有陶粒、添加剂、水、水泥和河沙,配制好的陶粒混凝土A、B、C备用。所用配料组成如表1所示。珍珠岩轻质混凝土的配制所用配料有珍珠岩、添加剂、水、水泥和河沙,配制好的珍珠岩混凝土D、E、F备用。所用配料组成如表1所示。表1 实施例1分别进行三组陶粒轻质混凝土板材的制备。分别取上述配制实施例制备的陶粒混凝土A、B、C,并分别将其注入三组如图2所示的置于平台2上的模具1中,开动附着在平台2上的震动装置4,三组试验的震动时间分别为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使模具中混凝土的气体被陶粒及水泥沙浆填充而溢出排走,而水分则从水泥沙浆中释放出来,使混凝土有较好的工作度;然后分别将一压板3置于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表面,同时开动分别附着于平台和压板上的震动装置4,使其同步上下震动,震动时间为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分别与陶粒混凝土A、B、C相对应);然后采用常温自然养护法使模具中的混凝土固化,脱模,得到陶粒轻质混凝土板材。测定三种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性能如表2所示。实施例2分别进行三组珍珠岩混凝土板材的制备。取上述配制实施例制备的珍珠岩混凝土D、E、F,将其分别注入三组如图2所示的置于平台2上的模具1中,开动附着在平台2上的震动装置4,震动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分别与珍珠岩混凝土D、E、F相对应),测得模具中混凝土的气体排走,水分释放;然后,如图3所示,将一压板3置于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表面,同时开动分别附着于平台和压板上的震动装置4,使其同步上下震动,时间为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分别与珍珠岩混凝土D、E、F相对应);然后采用蒸汽养护法固化,脱模,得到珍珠岩轻质混凝土板材。测定该三种珍珠岩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性能如表2所示。实施例3分别进行三组中空混凝土板材的制备。取上述配制实施例制备的陶粒混凝土A、B、C,将其分别注入三组如图2所示的置于平台2上的模具1中,模具中预置有管芯,开动附着在平台2上的震动装置4,震动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分别与陶粒混凝土A、B、C相对应),测得模具中混凝土的气体排走,水分释放;然后,如图3所示,将一压板3置于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表面,同时开动分别附着于平台和压板上的震动装置4,使其同步上下震动,时间为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分别与陶粒混凝土A、B、C相对应);待混凝土将达到终凝时把管芯抽出,使板材形成中空板材;然后采用蒸汽养护法固化,脱模,得到中空陶粒轻质混凝土板材。测定该三种中空陶粒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性能如表2所示。实施例4用配制好的陶粒混凝土,将其注入如图2所示的置于平台2上的模具1中,模具中预置有结构性钢筋;开动附着在平台2上的震动装置4,震动5分钟,使模具中混凝土的气体被陶粒及水泥沙浆填充而溢出排走,而水分则从水泥沙浆中释放出来,使混凝土有较好的工作度;然后分别将一压板3置于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表面,同时开动分别附着于平台和压板上的震动装置4,使其同步上下震动,震动时间为5分钟;然后采用常温自然养护法使模具中的混凝土固化,脱模,得到带有钢筋的陶粒轻质混凝土板材。测定该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性能如表2所示。表2 各种轻质混凝土板材的性能比较 注表中的板材1为市售的非轻质混凝土板材,板材2为市售的轻质混凝土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 (1)首先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注入模具中,初步释放混凝土内的气体及水分; (2)将一压板置于混凝土表面,对模具底部和置于其上的压板同时进行震动,使混凝土的上下平面产生震动; (3)固化模具中轻质混凝土; (4)脱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荣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建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