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少勇专利>正文

仿砂岩制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6847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仿砂岩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产品模具,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不饱和树脂、石粉、石英沙、环皖酸钴、过氧化环己酮、羟甲基纤维素加水拌合后涂覆于模具表面固化而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制品、建筑用品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砂岩雕刻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砂岩雕刻艺术已走向大众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目前,砂岩雕刻品主要可分为工艺品及建筑用品两大类。工艺品方面,由于人工雕刻的成本高,所以其价格很难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同时由于砂岩雕刻本身的重量因素,在运输使用方面受到了许多限制;建筑用品方面,目前的砂岩雕刻品主要用于建筑饰面上,但其笨重、可塑性差、安装成本高的缺点制约了其实用性和推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制作方法简捷,制得的产品质轻体薄、透光性强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产品模具,由不饱和树脂、石粉、石英沙、环皖酸钴、过氧化环己酮、羟甲基纤维素加水拌合后涂覆于模具表面固化而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25%-45%、石粉5%-58%、石英沙25%-55%、环皖酸钴0.1%-0.36%、过氧化环己酮0.8%-5%、羟甲基纤维素0.03%-0.045%,水按总重量的0.2%-0.25%加入。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可调试成重量配比不同的第一、第二两层原料,先后涂覆于模具表面。所述第一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34%-55%、石粉3%-5.5%、石英沙35%-55%、环皖酸钴0.3%-0.5%、过氧化环己酮1%-6%、羟甲基纤维素0.01%-0.055%,水按总重量的0.2%-0.4%加入。所述第二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21%-36%、石粉12%-25%、石英沙40%-55%、环皖酸钴0.1%-0.4%、过氧化环己酮1.2%-2.4%、羟甲基纤维素0.01%-0.465%,水按总重量的0.21%-0.465%加入。在模具表面还可涂覆铺层用原料,铺上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用加强层原料浸透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在高温下固化。所述铺层用原料由不饱和树脂、石粉、羟甲基纤维素加水拌合而成,加强层原料由不饱和树脂、环皖酸钴、过氧化环己酮加水拌合而成。所述铺层用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40%-48%、石粉42%-55%、羟甲基纤维素0.01%-0.040%,水按总重量的0.18%-0.46%加入。所述加强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35%-45%、环皖酸钴0.5%-1%、过氧化环己酮1.2%-2.4%,水按总重量的0.18%-0.46%加入。第一层原料涂覆于模具表面后在常温下的固化时间为12分钟-17分钟;第二层原料涂覆于模具表面后在常温下的固化时间为8分钟-12分钟;涂上铺层用原料,铺上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用加强层原料浸透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需在200℃左右的高温下固化,固化时间为12小时-16小时。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各组分原料,尤其是第一层原料及第二层原料中皆含有不饱和树脂、石粉、石英沙等组分,且各组分配比合理,保证了产品的质感细腻、真实自然,具有很好的仿天然效果。2、本专利技术在制作产品过程中,铺上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用加强层原料浸透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再在200℃左右的高温下固化12小时-16小时,从而加强了产品的牢度和承载能力。总之,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质轻体薄、透光性强,同时产品还具有质感细腻、真实自然、耐腐蚀、耐冲击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雕塑制品、复杂的建筑饰面、家具、家庭装饰摆件、工艺雕刻灯具、圆雕工艺品、市政用品如花盆、垃圾桶等产品的制作。具体实施例方式制作产品时,根据产品的形状先自己制作模具或在现有产品模型的基础上翻模制作,可以采用橡胶模或钢模或玻璃钢模具。然后根据产品的规格和设计要求,按一定比例和组分调试好第一层原料、第二层原料、铺层用原料及加强层原料。其中第一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34%-55%、石粉3%-5.5%、石英沙35%-55%、环皖酸钴0.3%-0.5%、过氧化环己酮1%-6%、羟甲基纤维素0.01%-0.055%,加入按总重量的0.2%-0.4%水搅拌而成;第二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21%-36%、石粉12%-25%、石英沙40%-55%、环皖酸钴0.1%-0.4%、过氧化环己酮1.2%-2.4%、羟甲基纤维素0.01%-0.465%,加入按总重量的0.21%-0.465%的水搅拌而成;铺层用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40%-48%、石粉42%-55%、羟甲基纤维素0.01%-0.040%,加入按总重量的0.18%-0.46%水搅拌而成;加强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35%-45%、环皖酸钴0.5%-1%、过氧化环己酮1.2%-2.4%,加入按总重量的0.18%-0.46%水搅拌而成。将第一层原料涂于模具表面,在常温下固化12分钟-17分钟,再涂上第二层原料,常温下固化8分钟-12分钟,然后涂上铺层用原料,铺上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用加强层原料浸透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再在200℃左右的高温下固化12小时-16小时,待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半成品,然后进行喷砂、修整、上色、罩漆等工序即成成品。当然在实际制作时,第一层原料及第二层原料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多次涂抹于产品模具表面,以增强产品的厚度和牢度。同时第一层原料及第二层原料也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合二为一,并多次涂抹于产品模具表面固化。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产品模具,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不饱和树脂、石粉、石英沙、环皖酸钴、过氧化环己酮、羟甲基纤维素加水拌合后涂覆于模具表面固化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25%-45%、石粉5%-58%、石英沙25%-55%、环皖酸钴0.1%-0.36%、过氧化环己酮0.8%-5%、羟甲基纤维素0.03%-0.045%,水按总重量的0.2%-0.25%加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可调试成重量配比不同的第一、第二两层原料,先后涂覆于模具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34%-55%、石粉3%-5.5%、石英沙35%-55%、环皖酸钴0.3%-0.5%、过氧化环己酮1%-6%、羟甲基纤维素0.01%-0.055%,水按总重量的0.2%-0.4%加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21%-36%、石粉12%-25%、石英沙40%-55%、环皖酸钴0.1%-0.4%、过氧化环己酮1.2%-2.4%、羟甲基纤维素0.01%-0.465%,水按总重量的0.21%-0.465%加入。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模具表面还可涂覆铺层用原料,铺上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用加强层原料浸透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布,在高温下固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层用原料由不饱和树脂、石粉、羟甲基纤维素加水拌合而成,加强层原料由不饱和树脂、环皖酸钴、过氧化环己酮加水拌合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层用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不饱和树脂40%-48%、石粉42%-55%、羟甲基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少勇
申请(专利权)人:董少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