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音管的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6097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21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听器。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这样类型的助听器,其中,助听器的接收器(2)被至少部分地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中。助听器进一步包括在声学上连接至接收器(2)的声音端口开口(8)的音管(6)。音管(6)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部,并且音管(6)具有大约18至40毫米的总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音管的助听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听器。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这样类型的助听器,其中,在使用期间接收器被放置于使用者的耳朵中。
技术介绍
已知,耳后型的(BTE的)传统的助听器(其中,将来自传声器(microphone,麦克风)的音频信号处理成听力损伤补偿信号,并通过放置于后面耳套中的接收器转换成声音信号,然后经由音管(soundtube)传送至耳机)提供比已知的耳内(ITE)助听器、完全在耳道中的(CIC)助听器、或耳内接收器(RIE)类型的助听器更高的最大声压级(SPL)。这对具有中度至严重听力损失的人来说会产生问题。ITE、CIC和RIE助听器没有传统的BTE助听器显眼。这是由于以下事实:ITE和CIC助听器没有BTE单元,并且RIE具有比传统的BTE助听器小得多的BTE单元,因为在RIE助听器中,将接收器(其是大零件)放置于耳机中,该耳机在使用期间适于被放置于使用者的耳朵中。因此,CIC、ITE和RIE助听器均比传统的BTE助听器更吸引使用者,因为它们不太显眼。这会造成这样的风险:与传统的BTE助听器相比,得到这些不太显眼的CIC、ITE或RIE助听器的人将会对这些助听器的性能感到失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听器,通过该助听器,能够给予助听器的使用者同时得到不太显眼的助听器和高听力损失补偿性能的好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放置于接收器壳体中的接收器的助听器,其中,所述接收器被构造为被至少部分地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中,并且其中,助听器进一步包括在声学上连接至接收器或接收器壳体的声音端口开口(soundportopening)的音管,并且其中,音管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部(longitudinalextensions,长度的延伸部),并且其中,音管进一步具有至少16毫米的总长度,例如大约18至40毫米。因此,实现了一种没有传统的BTE助听器显眼的助听器,因为将接收器(其是相对大的助听器零件)构造为在使用期间被至少部分地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内。此外,通过将音管连接至接收器输出端口以在使用期间将所产生的声音传送至使用者的耳道中,由音管产生的声共振效应将增加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其结果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如上所述的音管结构的助听器在使用期间将能够在使用者的耳道内产生比通过传统设计的助听器可实现的更高的声压级。此增加的声输出还具有这样的附加好处:与本领域已知的传统助听器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助听器将具有增加的动态范围。然而,为了实现足够的共振效应,需要足够长度的音管,并且模拟和测量已经表明,需要至少16毫米(例如大约18至40毫米)的音管。由于音管连接至被至少部分地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中的接收器,所以不可能使用具有足以产生所需共振效应的长度的直音管,因为普通人的耳道很短。因此,通过具有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部的音管,可应用更长的音管,同时可应用在使用者的耳朵或耳道中可用的有限空间中,同时产生足够高的共振效应,其进行可能更高的放大或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助听器能够提供更高的输出声压级。在本申请全文中,短语“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部”可能表示“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具有多个纵向延伸部”。即,音管可能沿着由管形成的通道的方向在多于一个方向上延伸,该通道被构造为从接收器朝向使用者的耳膜引导声音。这在本说明书的各种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例如,图1、图2、图4、图5、图6、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因此,通过具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延伸的音管,与不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延伸的音管可能的长度相比,对于由例如耳道和/或助听器的第一壳体导致的给定尺寸限制,可能获得增加长度的管。如果管被定位于被构造为至少部分地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中的第一壳体内,那么这可能尤其是这样。音管的总长度可能是从管的第一端到管的第二端由管形成的通道的长度,例如,沿着通道的中心的长度。接收器的声音端口开口可能是接收器的开口,该开口被构造为从接收器传送声音,该声音的目的是在使用助听器时被助听器的使用者听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音管可能沿着音管的两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至少部分邻接于接收器壳体(即,壳体的表面)。因此,实现一种更紧凑且由此更小的耳机,这也使得可能解决音管的所需长度和可用空间之间的平衡,以实现为了解决使用者的听力损失所需的放大。计算机模拟已经表明,具有比现代助听器接收器的纵向延伸部短的纵向延伸部的音管并不足够有效,即,共振效应并未足够大到提供适当的放大。因此,音管的纵向长度(longitudinallength)可能是接收器的纵向延伸部的长度,或优选地大于该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接收器壳体被构造为在使用期间被完全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中。因此,实现了一种不太显眼的助听器,因为在使用期间将相对大的接收器零件完全放置于耳道中。然而,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接收器壳体可能被构造为被至少部分放置于外耳或耳甲艇(cimbaconcha)中,位于使用者的耳朵的三角窝的正下方。根据另一实施方式,音管沿着至少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纵向长度可能大于接收器的纵向长度。通常,助听器接收器将产生大约3kHz的共振,其由接收器的机械特性决定。这些是接收器悬挂系统的刚度和膜后面的空气体积,以及接收器的移动系统及其前方的空气的质量。通过将音管连接至接收器端口开口,音管的波导效应将产生额外的共振。对于20毫米至24毫米的管长范围,共振将出现在大约3.5kHz至4.4kHz之间。可能表明,在最简单可行的系统中(即,这样的系统,其中直的音管在一端连接至硬活塞而另一端打开),将精确地在以下频率时呈现出共振:其中,c是声速,通常可设置为343m/s(对于20摄氏度下的干空气),并且L是音管的长度。现在,在实际的助听器中,该系统比上述系统复杂得多。例如,活塞是接收器内的膜,并且其驱动接收器壳体、声音端口和音管内的空气的前方体积。最后,端部由耳道和耳膜限定,而不是仅由音管的开口端限定。然而,计算机模拟和测量(例如,参见图9、图10和相关描述)已经表明,以上用于计算共振频率的公式非常接近于实际系统。因此,对于实际系统,可以预期共振频率将在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频率附近。因此,可能从上述公式推断出,如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助听器包括具有18毫米至26毫米之间的长度的音管,那么在第二共振峰值的位置和大小两个方面都实现最佳共振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音管具有20毫米至24毫米之间的长度,并且在又一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音管具有18毫米到24毫米之间的长度。关于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音管可能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实现一种可能影响音管的共振特性的方式。例如,可能通过沿着音管的长度具有增加的横截面的面积来形成共振室,前后具有更小的横截面的面积。共振室可能用作由音管引导的声音的过滤器。因此,共振室可能在期望频率对音管的频率响应增加峰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如果这两种不同的横截面面积都大于接收器端口开口的面积,已经发现这是可行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助听器可能包括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音管。因此,实现可能生产更紧凑的耳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音管的助听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4 EP 10159929.81.一种助听器,包含耳机,所述耳机包含音管和具有声音端口开口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被构造为至少部分地放置于使用者的耳道中,所述音管声学地耦接至所述接收器的所述声音端口开口,所述音管的至少一部分在至少两个不平行的方向上具有纵向延伸部,其中,所述音管位于所述耳机内并具有至少16毫米的总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含接收器壳体,并且所述音管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接收器壳体的至少两侧限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音管的总长度比所述接收器的纵向长度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音管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横截面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耳机进一步包含可拆卸的电插座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音管被形成为将安装在接收器上的预定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含接收器壳体,所述音管位于所述接收器壳体中,并且所述音管由形成所述接收器壳体的材料限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根据所需的声学性能,所述音管被独立地形成为具有与使用者相关的形状、长度以及一种或多种横截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音管位于通过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伊科·奥布拉多维奇亨里克·尼尔森波尔·罗森吉尔德·克里斯滕森
申请(专利权)人:GN瑞声达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